很多年了,我收藏一幅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旭宇先生的书法条幅,挂在客厅中,不少来寒舍造访朋友询问这书法是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会不厌其烦的给予解释,让客人明白。

  这是北宋诗词摘句,大诗人黄庭坚所写《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中题右颜鲁公诗,全诗是“不见鲁公断石,谁家为础为杠。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旭宇先生只写了后两句。

  马当山鲁望亭在江西彭泽县内。黄庭坚在《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诗中写了四个文化人。元亮,即陶潜,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仅八十天就辞官归隐,是我国著名田园派诗人。狄梁公。即神探狄仁杰,曾被贬为彭泽县令。陆鲁望,即唐朝诗人陆龟蒙,曾在马当山建鲁望亭。颜鲁公,即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寻访此地。这四位古人都和彭泽有着文化渊源。显然这第四首诗是写给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

  在这首诗里黄庭坚写颜真卿出生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域,他于书艺,勤耕善悟,深入钻研传统之清流,又融通时代递进,凭借深厚的诗文底蕴,入古出新,终具个人风貌,开创了一代书艺奇峰。黄庭坚谈颜鲁公书法体会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可见,颜真卿的书法其功其境,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

  黄庭坚自幼酷爱书法,少小曾练大仿,夯实其书法根基。之后作诗又重习书法。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开创一代江西诗派。

  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

  黄庭坚认为,“形美”“意美”的书法,才有价值。书法的交流,即是书理、技法以及书法情性上的互通。因此他把最适合表现“形美”“意美”之行草,作为习练定型的方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独特领悟,使其丰富视野,拓展学书思路。广泛涉猎,心追手摩,逐渐形成简淡清远、高古飘逸之书风。

  他的作品追求魏晋意韵,线条自然流畅,笔势清旷豪迈,不浮华、不流俗、不狂野,墨韵生动,意致幽深,气度高华,有灵气,有儒气,有豪气,入古出新,纵意所如,颖气夺魄。

  黄庭坚的这两句诗主要形容书家的藏锋笔法。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宋黄庭坚的诗是说:“鲁公的笔法屋漏雨,未减右军的锥画沙。” 宋姜夔在《续书谱》:“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锥画沙者,欲其匀而藏锋。”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则提出:“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亦省作“ 锥沙 ”。宋葛立方的《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书……用笔清劲,而刚方之气如其为人,真山谷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

  可见黄庭坚的诗教诲我们写字时,用笔当如锥画沙,力求匀称而锋芒不露。再者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在作品中线条犹如春蚕食叶,如锥画沙,如屋漏痕。横画要“蚕头”暗藏,“燕尾”明显,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如此才能让作品既具时代特征,又显个人风格,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整体布局才能不杂一丝浮躁之气。

  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书法讲究腕力劲健,能以寸铁刻玉如画沙。真草用笔,悉如画沙,则其道至矣。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

  画沙累土皆见佛,而况笔墨如此工。画沙借箸古来少,长枪大箭徒逍遥。於舆地险要,如聚米画沙。与公谋覆之,日夕同画沙。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天公示我鲁公诀,壁上双垂屋漏痕。似看墙上雨淋处,月影参差屋漏痕。

  鲁公曰:‘何如屋漏痕!这种效果也就是古人说的“屋漏痕”。古人讲“屋漏痕”就是“留”的效果。他说,“屋漏痕”用笔效果生涩,有流动感。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

  书法是中华第一国粹,我们今天当毕恭毕敬学习古人,多临帖,继承书法好传统,师古不泥古,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才能涵养正途,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