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我们的军队在坚守着,假若有一面国旗升在那四行仓库的顶上,使这般太阳旗黯然无光,那是何等庄严灿烂的事情啊!”说这番话的是《八佰》中冒死送旗的爱国女学生杨惠敏。她在目睹了八百壮士们面对日本军队勇敢无畏的战斗后,自己的爱国热情也被点燃了。于是,她身裹国旗,游过苏州河,向八百壮士献上国旗。这一番壮举,让全中国人民都无比震撼,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勇敢的女孩。


  童军冒死献旗

  1916年,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的丹徒县,在七仙女传说发源地的槐荫村,30岁的农妇生下她的第七个女儿。父亲自己不识字,特意请了读书人给女儿取名“惠敏”。这个小小的女孩儿,没有想到母亲继续给她生下四个妹妹后,终于有了一个弟弟。更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她成为万众瞩目、享誉世界的抗日女英雄。多年后,她的事迹由林青霞来演绎。父母没有文化,但重视子女的教育,不分男女都送进学堂读书。杨惠敏六岁进入崇实小学(现崇实女中)。后随出嫁的姐姐来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初级中学读书。接着三姐夫入职铁道部,她迁居南京,从三民高级中学,毕业后,又入江苏省省立土地测量学校,专事研究工程学识。22岁时杨惠敏在海宁洋行总厂工作,沪战爆发,她领导该厂男女工友,参加救亡工作。上海童军战时服务团成立,遂前往报名,以第41号团员身份,被派在厦门路131号收容所服务,任队长之职。

  从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与蜂拥而至的日军展开激战后,杨惠敏曾数次来到苏州河边,向对岸瞭望、祈祷。10月27日,四行仓库的三面建筑上插满了太阳旗,而国军蹲守的仓库,显得异常孤零零。听说有人捐赠了一面国旗,但没有人可以送至对岸时,杨惠敏主动请缨,前往送旗。由市委张秘书的协调,在租界守卫英军的默许下,28日凌晨,杨惠敏将国旗裹在脖子上,趁着黑夜,采用匍匐和奔跑,迅速通过垃圾桥,惊动了对岸日军机枪手,在枪林弹雨中,她逃到了仓库墙外。已经得到消息的国军,放下绳子将她拉了进去。国旗由雷雄连长接收,递交到谢晋元团长手中,在场的士兵都热泪盈眶。这是送来的第一面国旗,由于尺寸不够大,就挂在了窗口。待第二批赶制的特大号国旗送过来,才升上了楼顶的旗杆。杨惠敏的壮举,给了舍命抵抗的国军战士以鼓励和信心,也燃起了南岸百姓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

  同时,杨惠敏是第一个知道仓库里号称800壮士实际只有423人的。谢团长抱着必死的决心,将人员花名册交给杨惠敏带出。但是在原有的400多名单后,捏造了300多人名单,凑成八百。天光大亮,陆路无法通行,杨惠敏将花名册以及战士们交寄的200多封遗书,用油布包好,裹在自己贴身,当将士对日军开火吸引火力掩护时,纵身跳入苏州河,泅渡到南岸。这一幕被在场的记者拍照,撰文发表在各国报纸上,杨惠敏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女英雄,被称赞为“东方贞德”。


  形象宣传大使

  四行孤军撤退以后,被租界软禁,媒体们争相报道他们的事迹。其中顺带提及了献国旗的故事和杨惠敏,后来又有媒体单独对其进行报道,甚至以大幅照片作为封面,这个时候杨惠敏开始有些名气。她以童子军的身份经常出入孤军营,帮营内的壮士们干一些力所能及活,也获得了大家的好感。团长谢晋元有感于局势日益恶化,怕杨惠敏继续待在上海会有危险,给她写了一张条子介绍她到后方去工作。最终她被安排到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手下,组织抗日救亡宣传。

  1938年初,影片《八佰壮士》完成拍摄,由当时著名演员陈波儿扮演杨惠敏的角色,对献旗的故事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宣传。当时是武汉会战前夕,正在武汉的杨惠敏被邀请参加游行对电影进行宣传,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尤其是电影播出以后,更有大量媒体对她进行报道,她也成了名动一时女俊杰,还得到了宋美龄的接见。

  8月份,她被国府选派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青年第二届和平大会。国民党希望借助这个“形象宣传大使”对在美国的华侨和留学生宣传祖国的抗日形势,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杨惠敏在美国受到了华侨的热情欢迎,在和平大会结束以后,她又接连到各个高校演讲,报告自己的故事,争取捐款和留学人才回国。

  关于这一系列活动,负责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张伯谨写了一个报告给陈诚:“自去年9月15日起至12月15日止,共至90城市,讲演200余次,听众7万余人,捐款8000美元。除美国干事会方面因招待筹备等工作用去6000余元外,所余2000余元已先寄呈蒋夫人1500元……”没错,华侨为抗日而捐的钱,大部分被他们用于接待和组织筹备工作了……钱是没剩下多少了,不过杨惠敏的宣传应当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美国她也得到了大量媒体的追捧,名气日益旺盛。

  1939年4月,杨惠敏回到重庆,受到了国府高层极大的关怀。不仅得到了时任财政部长孔祥熙的资助,还再次得到了宋美龄的接见。最后经宋美龄安排,让她到中央大学读书。但她受不了这个当时中国第一学府的严规,最后又被送到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就读,但在这里她仍然不习惯。此时的她一心想要更为惊险的生活,创造比献旗更加辉煌的壮举。在1938-1939年这段时间,媒体对她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报道的篇幅甚至多于谢晋元。她的人生也在此时进入最高光的时刻。


  营救在港同胞

  就在杨惠敏在香港准备转往美国之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留学计划落空。杨惠敏只好化装成小商贩,夹在难民之中转回大陆。她经广东惠州赴曲江,在曲江县得到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的收容。该委员会在曲江设有难民接待站,主任为陈志皋。陈志皋问杨能否接受秘密接运困滞香港的各界爱国人士回内地的任务。此时的杨惠敏充满幻想,一心想投身惊险生活,再创辉煌,不加考虑地就答应了,随后,按照陈志皋提供的名单,杨惠敏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营救在港人员,先后被她接回的要员有40余人,如东吴大学教授吴经熊全家与国府主席林森的亲属等人。

  在营救过程中,杨惠敏与一位军统局香港站通讯员赵乐天认识并结伴同行。赵乐天当时一面为军统服务,一面在“跑单帮”,即可能是利用职务之便,在香港到曲江这条线路上做药品等物资走私生意。赵乐天很快发现了杨惠敏的利用价值,又贪图其青春年少,所以对她大献殷勤,逐渐赢得了杨惠敏的芳心并与其同居。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杨惠敏被赵乐天利用,并被拉上了歧途。据杨自己回忆,她在转运人员期间曾替赵乐天托运过两批西药回内地。

  1942年,杨惠敏顺利完成了三批爱国人士的援救工作,赈济委员会对她进行了嘉奖,并拟对她进行妥善安排。据黄慕兰(曾为中共中央特科成员,从事党的秘密战线工作,后奉命脱党,以民主人士身份为中共工作,参与了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在自传中回忆,“到1942年10月间,陈志皋怕杨惠敏在香港活动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暴露被捕的危险,就打电报秘密通知她即速回来,打算另行派遣工作队去接替她。可杨惠敏却抱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态度,坚持要在香港冒险继续工作。”


  得罪戴笠蒙冤

  戴笠是军统局局长,对胡蝶更是十分感兴趣。此次胡蝶求援,戴笠当然要好好表示了。胡蝶把行李被盗窃的消息传出去,随后重庆报纸对杨惠敏展开舆论攻击,诬陷杨惠敏趁人之危。不用说,重庆的报纸一定有人推波助澜。要知道杨慧敏曾被蒋夫人、孔祥熙等一帮军政要员接见,对这种敏感人物是不会轻易报道负面消息的。而重庆报纸的措辞之激烈,仿佛证据确凿一样。

  在舆论攻击过后,戴笠迅速抓捕了杨惠敏以及杨惠敏的未婚夫。军统局最擅长的就是言行逼供,但是杨惠敏的地位特殊,军统局也不敢轻易用刑,只能对她的未婚夫严刑拷打。经过一番拷打,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确实遭到了抢劫,随后戴笠还派人去广东侦查。由于当时兵荒马乱,案子很难办下去,为了讨好胡蝶,戴笠派人去买了一批更好的珠宝。胡蝶看到这批新珠宝、衣服,自然就忘了旧珠宝、衣服,于是就当了戴笠的情人。这件事有几个疑点,其一、为什么劫匪能精确劫持杨惠敏?其二、重庆报纸为何肆意攻击杨惠敏?其三、为何长期不能释放杨惠敏?

  1:劫匪为什么能精准劫持杨惠敏?

  杨慧敏在大陆、香港之间走了八次,每次都没被劫,为什么唯独运送胡蝶财物时被劫?很有可能是有人通风报信,给戴笠制造“英雄救美”的机会,好让戴笠得手。

  2:重庆报纸为何肆意攻击杨惠敏?

  要知道杨惠敏的地位特殊,受过军政要员的接见,军统局都不敢轻易用刑。但是报纸却可以肆意攻击,很明显是有人推波助澜,想要毁了杨惠敏的形象。

  3:为什么长期不能释放杨惠敏?

  戴笠生前,明明知道杨惠敏是被抢劫的,为什么不能释放杨惠敏?很明显是做给胡蝶看的,故意侮辱杨惠敏,就算无罪也不释放杨惠敏。而戴笠死后,胡蝶前往香港,毛人凤开始重审杨惠敏,很快就判无罪释放。这个速度令人咋舌,不过也告诉我们了,杨惠敏不能释放的原因不是因为犯罪,而是因为戴笠不想放。

  所以坊间一直流传一个说法,那就是戴笠故意下套,让人抢劫胡蝶的财物,然后嫁祸给杨惠敏,让戴笠趁着“英雄救美”的契机抱得美人归。而戴笠死后,胡蝶也走了,毛人凤没必要再拘押杨惠敏,所以就释放了杨惠敏。因为戴笠、胡蝶的侮辱,杨惠敏长期下狱,自己的名声毁了,而且还错过了留学的机会。自此,杨惠敏对胡蝶是深深厌恶,自述:“我是天天以泪洗面。流不尽的眼泪!我痛哭,我呼天,我祷告神明,因为,胡蝶把我毁了,她毁了我一生灿烂的前程(我正拟赴美留学)!她杀死了一颗赤忱火热的爱国心,她侮辱了我冒险献旗给八百壮士的壮举,她以小人之心伤害了正人君子的自尊……我恨死这无知的演戏的女人!”


  劫后余生仍是劫

  两人释放后,曾在杨惠敏的老家住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赵乐天去了上海,两人分开。大陆解放前夕,杨惠敏去了台湾。此时的她已经33岁,仍然孑然一身,最美好的年华都在监狱当中度过了,以这样的年纪自然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最终在朋友们的介绍下,她跟年过花甲、刚刚丧偶的台大教授结婚。她自己也得到了在文化大学工作的机会,并且生育了两个儿子,一切其乐融融。

  但杨惠敏的罪名始终未得到平反,对于将近4年的冤狱,她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阴影,一直患有抑郁症,不愿提及之前的任何事情。一直到1975年,台湾电影《八百壮士》拍摄完成,林青霞饰演杨惠敏,制片方再度找到杨惠敏做宣传。经过一番开导,她的心结才慢慢打开,并答应出席电影的宣传活动,那段尘封的往事才又在人们心中浮现。杨惠敏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人关注和慰问。

  然而就在这时,厄运再次找上了她。1977年10月28日,杨惠敏因事外出,遭遇车祸,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左半身瘫痪不能动弹。比这更为痛苦的是,1980年2月,她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取出脑中血块,但因神经受损过深,从此变成植物人,虽生犹死。在这种痛苦中煎熬了12年以后,1992年2月19日,她在医院停止呼吸,苦难的人生终于走到了终点。

  身上裹着的是国旗,手中捧着的是信仰。杨惠敏,以其勇敢无畏的精神,令人震撼的壮举,饱满而忠诚的爱国热情,向我们展示了民族英雄的气概。她献出的那面国旗,不仅仅是一面国旗,更是我们整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