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柜里存放着52本我用过的《听课笔记》,摞起来有30多公分高。确实,保留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之所以没有把它们随手扔掉,是因为这是我自1989年至2006年的18年来辛勤劳动的见证。那里面记录了我的同仁们当年上课的生动场面,也记录了我当时听课时的情景和感怀。

 

    责任在肩 

    教师听课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一个手段,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也是教学管理机构了解实际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的实用的一种方法。我作为一名教师、后来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当然要坚持常年听课,这是我的天职,这是我的责任。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刚刚18岁,初中一年的文化,教育教学的一些事,什么也不懂。加之,我的工作单位是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上至校长下至工友,全由我一人担当,想要听课学习也很不方便。好在我还很有正事,一切从头做起。我就把课串到星期日,跋山涉水到两公里地以外的兴山小学去听课学习。开始连听课记录都不会记,我就虚心请教老教师。一来二去,我的业务有了长足进步,很快就适应了小学教学,在识字教学上,还搞了全公社的观摩课。

1978年我被调到安山中学做初中语文教师,知识的专业化要求更高了,只有一般的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于是,在上课和备课之余,我就走进了孙兴德和华占鳌两位老师的课堂,听取他们的语文教学经验。

1986年我又被调到延寿一中做高中语文教师。延寿一中高手如林,而我深感力不从心,无奈,我还是拜全体语文教师为老师,一有空闲就去听课。

1989年以前,我的听课基本就是学习、吸收和借鉴同行的经验,使自己的文化业务迅速提高,以适应自己的发展。因为我总是这样想:人不能总停留在一个起点上,当走到新的起点时,又不能满足现状,敷衍学生和事业 ,而应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90年,上级提拔我做副教导主任工作,成为了一名教学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这时我听课的任务更重了,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不能光听语文课,还要跨学科听课,这样才能获得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也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吧,刚上任那一年就听了73节课,是这之前年平均数的二倍多。

2000年以来,随着教研活动的增多,我听课的量在不断地增加,每年都在八九十节上。

实言之,一个教师如果能听上这些课,也算是不容易了。人们宁可多上几节课,也不愿意去听课。我曾经就听课和上课作过比较。前者是消极地听,被动地等待,有时是痛苦地挨着时间;而后者是积极主动,时光是在滔滔讲述中和兴趣盎然的双边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滑过,有时下课了,还觉得余兴未尽。听课者如果能听明白,进入情境之中还有点意思和兴趣,如果听不明白,犹如鸭子听雷,呆呵呵,傻呼呼,一不小心很容易打瞌睡,为了避免影响,你还要顽强地抑制着抑制着,这能不说是一种苦痛吗?

为了提高听课效果,课前我做到几个准备。一是尽量和被听者打个招呼,让人思想上有个准备。二是带着问题或任务去听课。三是对所听的课题、内容作一个简要的了解 。课上我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听、看、思、记并举。听,不光听知识的传授,还要听教师的引导启发,听学生怎样回答,尽量听懂,争取听全。看的内容更多了,与其说听课不如说看课,诸如:教态、板书、手段、方法、气氛,等等,那时那刻恨不得“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堂课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思,就是随听课随思考,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要是我又该怎样处理等。记,就是作好记录,写好评语。评语既有眉评,又有总评。再这里我节录几段总评语:

——题与本结合,做题时不忘复习课本的内容;师与生结合,教师调动学生,学生配合教师;评与讲结合,学生做完练习题后,师生评说,然后教师系统补讲。(一节高三语文复习课)

——教学结构合理;语言较为简洁;积极性调动不够。建议:可满怀激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和鉴赏;可仿照高考题型设计问题去理解;可与课文后的知识短文结合起来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节诗歌鉴赏课)

——传授知识系统化,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课堂结构合理,体现了认识事物的规律;讲的多,练的少,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节历史复习课)

——知识讲授娴熟;语言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和蔼;“主体”发挥不够。

有时好的简笔画我也不放过,完整地留在我的《听课笔记》里。不必说数学课里的几何图形,不必说生物课里各种动植物的构造图,也不必说地理课的地理形势图,单说政治课里的漫画展示就让人反复欣赏和玩味,难以释怀。现在翻阅起来还是时时为那美妙的画图感到自豪,饶有兴趣。

课后做到及时交换认真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既不一劲灌蜜,也不猛泼冷水,使听者和被听者在评议中共同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没有听过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在学校里我什么事也没有做。”我现在虽然老之将至,但仍然以苏的话当作座右铭,每天都坚持听上两节课,发挥我的余热。尽管苏是顶顶有名的教育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者,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建筑着伟大的教育的高楼大厦。

责任既然在肩,听课当然不止。


     惠我良多  

    上海特级教师、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初听这话有点以偏概全,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作为特级教师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有研究成果 ,要培养年轻教师,这一切都要通过听课这一过程来实现。回顾我的教育生涯,总结我的听课体会,我与于漪老师有相同的感受。

还记得四十六七年前的春天。这一天,蓝天白云,艳阳初升,我把课串到星期日,带着听课笔记本,迎着抚面的微风,踏着点缀着金黄色的蒲公英的绿茵小路,去兴山小学听梁彦明老师的课。

那是一节作文讲评课。当时正是“文革”的极左时期,上课伊始,梁老师在黑板的上方写上毛主席的一句语录:“社会是文科的加工厂。”然后板书本次作文的标题。接着讲评开始。第一环节是师生共同回忆本次作文的要求,教师加以板书。第二环节是教师总说本次作文的优缺点。第三环节是师生朗读文章和文段,来印证优缺点;在读的中间,由教师引导学生加以评论,从中学习和借鉴。第四环节是就其中某个薄弱点,写一个片段,加以巩固。这个作文讲评课的课堂模式,对于我,在当时是豁然开朗,在以后是受益无穷。

在安山中学任教时,我听过华占鳌老师的两节作文指导课。一节是学完秦牧的《土地》之后,指导学生写一篇旨在培养联想能力的散文。另一节是学完《坚强的战士》(节选自杨沫的《青春之歌》)之后,指导学生缩写。我听完之后,都运用到我的课堂之中,熟练之后我还加以改造和创新。华老师在指导缩写时是在学完课文之后进行,我呢,是在指导缩写时,把《坚强的战士》拿过来,作为材料,边分析边指导,缩写的技法讲完了,课文也学完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有人笑谈说我“学而致用,活学活用”。

1988年以前的《听课笔记》一本也没有保存下来,我是遗憾之至了。但是,有一点可以宽慰:有一页,仅仅一页,还保留了下来,它被我不知什么时候粘贴在1990年第一号(我把《听课笔记》已经编上序号)的《听课笔记》的扉页上。看样子应该是三四页,但只留下了一页。这一页就是我听当时一中陈光纯副校长的语文课。

听课的时间是我来一中工作那年——1986年的12月1日。任课班级是高29班,课文是高二学年的《论积贮疏》。上课前有3分钟的学生讲演,那天学生讲的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上得课来,陈校长环视一下课堂后就开门见山地交代内容,板书课题和作者。然后指令一名学生读文本下的注释,以便进一步了解作者。读后,陈校长补充讲解写作背景。再往下,就是陈校长带领学生们朗读、翻译、分析和讨论。每一环节,陈校长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就清清楚楚地记下来。陈校长那娴熟的知识,流畅的语言,和蔼的教态,文言文教学的途径,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于一个刚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我来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

当年我和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上,都很注重板书的设计,因为优秀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深邃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可以说,这是当年我们听了吴庆丰老师的课所受到的深远的影响。我听他的课每每被他简洁而科学的板书设计所吸引和陶醉。

我是语文教师出身,所以我的听课大多以语文科为主,仅以那52本为例,听了361节语文课,占总数的40%。30年来,通过对自己的和我听来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撰写出了几十篇语文教改论文,参加了省市级的教学研讨会和教改成果表彰会,参加了几部语文资料的编写,教改成果在县地市得以推广,在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近二十几年教导处的工作,使我听了很多语文科以外的各学科的课。这些东西使我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语文教学,也使我在教学管理和指导上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诸如《向管理要质量,靠科研上水平》、《开展教学月活动,提高教师素质》、《遵循规律,加强指导,决胜高考》等经验论文,在县市级会议交流。在2005年教师节前夕,我的26万字的第一部专著《教苑耕耘录》得以问世。

所以我如是说:听课惠我良多,听课伴我成长,听课助我成功。

                                                              

思贤念旧

      2016年寒假的一天上午,室外纤尘不动,室内鸦雀无声。我一人在办公室里整理着、翻阅着那52本《听课笔记》。一缕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在我的案头上,也辉映着那一本本、一页页有些破旧的《听课笔记》上。

笔记里的“姓名”栏内,显现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他们都是曾经和我并肩工作的同仁们;说陌生,是因为他们现在都不在我的身边,有的因为生计或生活质量“飞”往异地了,有的工作调转或已迁升了,有的年事已高打道回府了,有的不幸病故安眠九泉了。看到每一个名字,再看一看他们所讲课的内容,都会唤起我对他们的美好而深情的回忆,都会想起他们的或多或少的故事来。

这是物理科程俊明老师的课堂记录。时间:1992年3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课。班级:高一91—6班。授课内容:机械波。他讲得很有章法,辅以演示和板画。他上得认真,我记得也仔细。程老师当时是一位3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细高个,稍瘦,很帅气,也很有才气。事业心非常强,做什么事都要做最好。他在教学上,勇于开拓,善于改革;在担当班任上,兢兢业业,策略高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他转走的那年评上了我们学校的第一批“名师”。

“飞”往绥芬河的有于林则和张去病两位老师,于还在那里当高三的“台柱子”。张当了副校长和市人大副主任,据说前不久已经荣退了。

“飞”往营口开发区高中的老师很多,有吴庆丰老师、姚旗老师、傅明仁老师、岳志老师和张淑敏老师。他们在自己的本学科中都成为了骨干教师。吴老师在那里还出过几本著述呢,很有名气。

“飞”往其他各地的还有很多,混得也都不错,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是语文科贾艳波老师的上课记录。时间:1991年12月20日下午第一节。课题:《庄暴见孟子》。班级:高二90- 3班。贾老师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女教师,天生聪明伶俐,教学灵活机智。这节课她打破陈规,废除烦琐的串讲,而是带领学生,抓住庄暴分别与孟子和齐王的对话,重点分析庄暴与齐王的对话。这里我记录下了她的三句板书:“重提论题,话不投机;借题发挥,挽回气氛;转换话题,为王说乐。”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总评的:“教态自然大方,青年教师很老练;删繁就简,重点突出;废止教师一言堂,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贾老师当语文教师没有多久,就“提干”了:校团委书记、县教育局副局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办主任,现在已经是县常委委员、县宣传部长了,一路顺风,步步登高。

我还听了当时青年物理教师丁长林的一节课,刚参加工作不久。他讲得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第二年,随着新春的节拍,跨入了县政府的大门,不久,也是“春和景明,政通人和”,先是在大院里当部员,后来到乡镇当党委书记,再后来当上了宣传部部长,现在“干部异地交流”去外县高就了。

这是历史科栗庆君老师的上课记录。时间:1989年11月29日上午第三四两节。班级:文科补习班。题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复习。栗老师可是“大腕”,人们尊称他为“栗老”。这节课他和学生共同回忆、讨论,采用“图示法”把这一段的历史系统地条理地展示出来,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让学生学起来识记方便。

现在栗老回归故里已经有十几年了,已经是年过古稀之人了。

像他这样的老教师还有崔玉芬老师、韦良军老师、侯福英老师等,虽然他们很早地退休了,但他们的优良传统、朴实教风将作为精神财富永久地在一中教苑中放射光芒。

这是已故崔庆勋老师的语文课堂记录。时间:1990年12月5日下午第一二节课。班级:高一、一班。课题:《荷塘月色》。他以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和圆形结构为重点,以学生诵读和教师引导为手段,用两节课结束了本文的学习。他是个朝鲜族的小伙子,面有棱角,腹有才艺,写得一手好字,性格憨厚朴实。但是,灾难没有因为人好而不降临在他的头上。转年,他以为得了重感冒,去哈尔滨治疗,结果是患了骇人听闻的白血病。没有几个月,他就再也没能回来。一个生龙活虎、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这么快就被无情的疾病所吞噬,多么令人惋惜和沉痛呀!

 

意外收获

自从我作为教学管理者出现在课堂上听课起始,就不光是听人上课,还要注意班级面貌,包括学生出席情况、教室卫生和布置情况、学生精神面貌,等等。还有,长时间的听课,锻炼了我敏锐的眼光,培养了我观察的能力。这样一来,在听课时我竟然看到了一些别的空间看不见的东西——“课桌文学”,我叫它“意外收获”。下面随意引录几则,让我们“奇文共欣赏”吧。

这是发现在一位同学写在书桌面上的一首词。词牌“虞美人”,标题是“题海”,内容是:

两点一线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屋昨夜又寒风,苦读不堪回首鸡叫中。   作业习题应犹在,只是难度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显然是从哪里抄来的,来表达当今中学生不堪学习负担的重压。

还有两则是化用流行歌词的文段,我是从墙壁上发现的:

——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觉最晚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最累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答案总是简单,答对太难。不会做的就别太勉强。

这两则同样抒发了当今中学生面对压力的无可奈何之情。

也有表达美好情感的诗句,例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留心这些东西并非一点意义也没有,起码可以算作“采风”吧,可以从中了解民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心态、感情、愿望等,如此看来,获得这些东西也算作“意外收获”吧。

在听课时,有时学生做作业了,课堂处于安静状态,我则可以在《听课笔记》上,或者写几句感怀和思想,或者跟随学生做一做练习。

记得2005年9月13日上午第三节,我听了语文教师张晓波上《致橡树》的课。她在练习环节中让学生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小诗,可自己重新立意。在15分钟里,我和学生一起构思着笔,一起完成。在这里我不揣浅陋,将这首小诗献给我可敬的读者:

你高耸入云/却没有忘记向我张开双臂/你花灿如火/却没有忘记照耀我的躯体

决不攀缘/是你应有的性格/终身相依/是你信仰的哲理

风云飞度/造就了你无比的刚/然而你骨子里的柔/也从来就没有失去

 

我对听课的回忆,可也真够繁杂、零散、破碎的了,至此也该收笔了。仿照央视《实话实说》,我在文章最后要说一句话:

“在对课堂的分享和研究中,心灵的欢愉与思想的快乐也是与日俱增。听课与成长有约,研究和乐趣相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