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千百年前古老的唐风宋韵,中国式守望跨越祖国关山万重,从民族史上最壮烈卓绝的抗日战争着眼,在长达半个世纪多变动荡的历史时期里,以三位女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随战乱颠沛流离,伴命运悲欢离合。他们在危难中的抗争,无望中的坚守,屈辱中的隐忍,落寞中的无奈,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情感和苦难,以及在绝境中迸发的精神和力量。这种兼具个性和共性的立场和姿态,支撑起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式守望。


  家国情怀里的守望相助

  远处烽火滚滚,硝烟弥漫;近处断壁残垣,破败不堪。黑云压城却按不住曙光一线,满目苍夷中仍有万木待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封面插图的意象,也是秦明月出场时的社会背景。就是这些本来在山河破碎中流离失所的难民,成就了一批意志坚定、坚韧顽强的守护者。

  秦明月的父亲秦老师,铮铮文人风骨,可杀不可辱。面对侵略者举起的刺刀,他宁死也要守护的是学生们不能数典忘祖的民族记忆。

  唐贤齐身为军人,守土有责,丹心铁志,以身殉国,哪怕青山埋忠骨,他也要誓死守护宛平,守护一寸河山一寸金的国土。

  致远师父本来立志救死扶伤,奈何生于乱世,妻离子散,不愿为敌服务,只能遁入深山,栖身小庙。一面在宗教净土中修身养性,一面悬壶济世,抚恤孤寡,同时积极办学育人。他守护的是战争结束后,建设强盛祖国的责任和希望。

  玉国作为抗日国民军官,抗战胜利后没有随舰艇飘洋过海,而是选择投诚,宁可一身清贫,身份尴尬要留在故土。因为他心系年迈老母,不负兄弟临终嘱托,不舍对明月内心的眷恋,他所守护的是亲情、友情和爱情。

  铁塔从一名忠厚粗犷的矿工,成长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不管是在抗战困难时期对明月的资助,还是政治运动中母女被斗时的挺身而出,他始终像一座高高的铁塔默默保护母女平安周全。他所守护的是每一个不甘亡国的赤子之心。

  关姥姥本是锦衣玉食的官家少奶,遭遇社会地位和家庭环境一系列变故后,自立自尊自强,把对自己孩子的爱散播到整个慈幼院,她守护的是战乱时无家可归的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秦明月出生书香,因为父亲被害孤身逃亡,命运多舛中,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迅速成长为一个处事不惊,沉着冷静的母亲。她感念唐贤齐的救命之恩,敬佩他的尽忠报国,体恤他的舍身取义,所以在丈夫战死沙场后,毅然决定抚孤成人,视同己出。她既能在弹片横飞之际浑然忘我地保护宛之,也能在遭受屈辱之时不惜舍命为女,她所守护的,不仅是丈夫留下的血脉,更是对烈士许下的承诺,虽九死而不悔。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样一群人,各自失去亲人,没有血缘关系,之前素不相识,可是,他们却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宛之和承之,不幸成为战乱中无依无靠的孤儿,却又有了叔公奶奶,母亲舅舅,一帮兄弟姐妹。在同仇敌忾,抗击外侮的共同斗争中,他们守望相助,共同进退,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们联成了情浓于血的纽带。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在危难时刻,个体与民族的情感息息相关;在生死关头,小家和大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内忧外患中,大家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是抗日战争时期普通民众的缩影,不分阶层,不囿年龄,不论党派,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毁家纾难,以身报国。他们力向一心,心往一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四万万同胞一同守护的是民族必胜的信念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他们身上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国明志,持节自强,忍辱负重让守望贴上中国式标签。无数秦明月以及亿万中华儿女对爱人、家庭、国家的殷殷守望和使命担当正是炮火硝烟中弥漫的家国情怀。


  唐诗宋词里的人性救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秦明月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姐,变成纳鞋编筐,起钉干活的农妇;关姥姥从一个十指不沾春水的官家少奶,变成洗衣做饭,伺候主子的佣人;宛之从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学专家,变成受人唾骂的特务家属。在人生境遇的天差地别,人生轨迹的急转直下面前,她们选择了面对现实,隐忍坚持。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生存智慧和处世之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关山月,伤离别也。如果说秦明月与唐贤齐之间是战火纷飞里的阴阳永隔,那么唐宛之与宋步青之间则是隔海相望后的一世生离。从“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信誓旦旦到“断肠人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从“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音信难通,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怅惋无奈;从“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止如水,到“好生珍重,就此别过”的心意难平,宛之经历了一刻甜蜜,十年相思和一世煎熬。在爱情上,她和母亲一样,浅尝欢愉后便是独自守着地老天荒。

  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无数个无眠的夜晚,唐诗宋词给了秦明月和唐宛之悲苦心灵的慰藉和情绪宣泄的出口。帮她们构筑了一个逃避现实的避难所和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她们在此情境里演绎了中国古典爱情的忠贞、凄美、含蓄、克制,包括玉国和Y君对明月和宛之的发乎情止乎礼,在可望而不可及的默默守望和关注中,他们完成了对各自爱情的坚守,也完成了对各自信仰的献祭。

  生活已然困顿不堪,人格自尊不能侵犯,这是她们用生命捍卫的最后底线。两代人的归宿最后不约而同以决绝的姿态选择了玉碎。如果说明月的自尽是种完成心愿后的解脱,那么宛之的死更像是一种绝望后的自虐。哀莫大于心死,生无可恋,死亦何惧。她们的香消玉殒体现了儒家道德中“君子以玉观德”的文化内涵。在这里,能感受到书中叙事的强烈张力和一种信念道义的力量,更是生命在苦难中被反复践踏之后所爆发出的一种尊严的力量。

  致远师父一叶浮萍,一世伶仃,只能在佛教中寻觅内心依托,在儒家里追求生命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悲悯众生,忧患天下,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中报效国家的典范。玉国戎马一生,虽然命运几经波折,身份几度转换,始终没有放弃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晚年寂寥,只能寄情于中国诗词书法艺术,希望永结无情游,故人相期邈云汉。

  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帮助人们在离乱中与命运对抗,与命运相持,与命运和解。在信念猝然坍塌时维持平衡和秩序,构筑内心的防线,找到方向,不致迷乱沉沦。整本书中,唐诗宋词气象悠远,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浩浩汤汤,融入华夏儿女血液中。这些文化因子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塑造出书中人物的情感共识和性格底色,充分烘托出古典意象的美学意境和美学意蕴,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人生长恨后的不应有恨

  或许离愁别恨在唐诗宋词的渲染下平添了几分浪漫和温情,但在明月宛之的眼中,却只有痛彻心扉的刻骨相思。虽然她们放弃再嫁,但是人非草木,岂能古井无波。当秦明月被盼儿奚落又聋又瞎时,掉下泪来;当重逢时唐宛之听到步青提出带她走,她悲愤交加地质问,我算你什么人?从这些长久压抑后的情绪爆发能感受到,她们在暗流汹涌中对命运的不甘和愤懑。明月和宛之的遭遇令人唏嘘,她们自律自重,用一生的花样年华乃至生命捍卫自己的爱情信仰,令人钦佩之余不免扼腕叹息。在漫长的岁月蹉跎和煎熬中,她们通过价值判断和抉择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社会历史局限。

  两代人的爱情悲剧,折射了过去年代对普通人造成的身心摧残,小说用她们非人性的际遇痛陈了历史的沉重劫难,也为最后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埋下伏笔。如果说在战争年代,无数志士仁人用鲜血捍卫了国家的主权,改变了人民被奴役的命运,那么他们所谋求的无非是和平年代里,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生自是长恨,然而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不应有恨的权利。致远宛之盼儿,一家三代,医者仁心,却无法给自己的理想生活开出一张好药方。所幸小说最后,盼儿终于走出家族婚姻不幸的困惑,勇敢地去追求爱情,主宰自己的人生。

  在这里,一方面体现出和平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安定,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更新,女性们走出从前被动等待的状态,主动去创造和争取自己的未来。幸福面前,人人平等。坚守固然可贵,以攻为守则更体现了现代女性的自信和勇气,同时也为这个沉重凄凉的爱情故事添上了一线生机和希望。

  作者用含蓄委婉而又简洁精炼的古典语言作为脉络,琴韵书画作为晕染,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布局优美,蕴情丰富而又留白有致的历史画卷。小说里秦明月和唐宛之的爱情信物,荷花枕头和荷花毛毯,在文中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如雪泥鸿爪,像草蛇灰线,绵延千里串起双方的爱恨纠葛。即作为叙事线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彰显了人物的高洁品格,充当了触发情感的载体。另外,人物的名字也起得匠心独运,如唐贤齐、秦明月、宋步青,他们三人的姓氏便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宛之、承之则是挽救之、继承之,最后建设“盛华”,走向中华民族的太平盛世,体现了作者无处不在的古典风格和审美意趣。

  在《中国式守望》中,无数中国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抒发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感。同时,《中国式守望》也在守望中国的强盛,中国的未来。《中国式守望》,值得守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