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这首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富有浓郁农村气息的歌曲,我还是在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电视剧中听过。五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我的大姐也会唱,而且还唱的字正腔圆、优美动听,我真的打心底佩服大姐。

  说到大姐,其实,我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然而,感情却依旧和其他姊妹一样深厚。

  这些年,我在教育系统工作,常常到挂包的乡镇学校督导、检查,总是路过这个叫“桂五”的乡镇。

  “桂五”,我从局里出发,在通往山区片的道路上行驶,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车辆从桂五街道穿过,对于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桂五安乐大队”,这个我儿时就常常听父母提起的地方,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大姐曾经插队的地方。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大姐的文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下笔。那日,闲聊时,我和母亲又聊起有关大姐的事。九十高龄的母亲一下子哭了起来,看着母亲哭的如此伤心,我不敢再问,顺手递了两张纸巾给母亲。母亲掀起了高度近视眼镜,一边擦拭泪水,一边回忆说:“那是一九六八年的冬天,你还没有出生,年仅十六岁的她,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到农村插队。你大姐是顶天立地的人,我们家什么艰难困苦的事她都愿意去做。”我知道,大姐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跨进牛年,大姐已经七十岁了。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八十、九十也不足为奇。但对于做了一辈子体力活的大姐,就不一样了。这几天大姐的坐骨神经痛又发了,痛的厉害。昨晚,我和大姐睡在一起,我帮她盖被子,让她不要受凉,大姐说:“现在条件多好啊!铺的盖的样样都好。过去在农村插队时,冬天大雪压下,知青点的门缝有一本书那么宽,风雪长驱直入,屋里冷的像个冰窖,冻的我们夜夜都无法入眠。”听着大姐的诉说我几乎彻夜未眠。

  今夜,我睡在大姐的身旁,听着大姐发出微微的鼾声,心中也松了口气。我轻轻的侧过身,借着充电宝一闪一闪发出的光,我静静的望着熟睡的大姐,花白的头发,一张黝黑但很端庄的脸庞,我想到了大姐这辈子所吃过的苦和受过的罪。

  八年的光阴,大姐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桂五,奉献给了那片黄土地。大姐所经历的那些苦与痛,从没有和父母及姊妹说过。

  最近,我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里面讲到了习总书记插队的几年中过“四大关”的事,我想我的大姐作为女孩子也许要过的关会更多、更难吧!八年的农村生活,的确把大姐变成了农民。她插秧、收麦、耙田、打场样样都会。她勤劳勇敢,她省吃俭用,每年秋收过后,总会带回来许多红薯干,干豆角、玉米面,大姐把自己省下的口粮都带回帮助我们这个穷苦的家庭。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也是大姐回城的日子。八年的农村生活结束了,大姐被分配在县水泥制品厂工作。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大姐没有读过书,所以,不识字的大姐,工作岗位就是在室外做水泥行条和预制板。一年四季,风吹日晒,那一块块水泥地平,就是大姐的工作岗位。

  那些年,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水泥制品厂的效益非常的好,大姐常常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记得那年夏季,中午的太阳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炙烤着大地,大姐带着草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蹲在那高温的水泥地面。每次我递饭给大姐时,大姐总是把单位发的那一小瓶汽水留给我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懂事的我还很羡慕大姐的工作,现在每每想起此事都想流泪。

  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就是这份工作,大姐干了一辈子,可是她没有嫌弃这份工作,她常常对我们说:“每一样工作都总是要有人做,我不吃苦,别人就要吃苦。”大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对工作很有热情,她做起事来也很认真,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那些年,大姐年年都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我真的被大姐的精神所感动,为有这样的大姐感到自豪和骄傲。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的大姐就是这样认真的、重复的做着简单而又平凡的事。

  大姐没有读过书,但是她很喜爱和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大姐回城一年后就出嫁了,那是一个冬天,凄凉的景加上离别的痛,母亲哭着告诉我们:“你大姐出嫁了。”说实话,我活了这么大,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冷清的出嫁!值得庆幸的是大姐嫁的不远,而且大姐夫也是一位温文尔雅、通情达理的读书人。婚后大姐的生活特别幸福,一年后,大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只是大姐格外的忙碌了。大姐既是单位里吃苦耐劳的优秀工作者,也是勤劳善良孝顺公婆的好儿媳,还是贤惠的妻子和称职的母亲。

  时光就在大姐的忙碌中,奔跑着。大姐虽然没读过书,但她勤学好问,跟着大姐夫学了很多知识,也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公务员。人生就像一场戏,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如今大姐已成了婆婆和奶奶,她还在不断的学习,争取做一个好婆婆和好奶奶。

  大姐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女人,记得她的二儿子刚到南京大学读书时,问大姐是否愿意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学校做医学研究,大姐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了。每次当国家遇到大灾大难,大姐都主动要求捐款。大姐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但不代表她没有才华,大姐的红歌唱的特别好,几乎每一首都会唱。

  大姐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大姐也是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人。我看过作家梁晓声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他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样的定义我喜欢,大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用她身上特有的能量,闪着光、发着热,照亮和温暖了身边爱她的和她爱的每一个人。

  大姐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可她的思想并不普通,她说:“这辈子除了父母,最想感谢的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如今退休了,不工作了,还能过上了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我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