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在中国的日本遗孤遗属开始陆续返回日本国,这些被万恶的侵华战争发动者遗弃的妇女儿童受到中国人民宽宏大度的国际人道主义关怀、照顾、抚养,他们不只是在异国他乡生存,而是健康成长,甚至过上了幸福生活。
黑龙江省延寿县是日本遗孤遗属存在的多人区域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延寿县首次接待了来自日本国的友好访问团体,为了表示对来之不易的中日人民友谊的重视,县里对来访的日本友人的吃、住、行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包括他们到来的晚上为他们放映了我们录制的反映抗联斗争的电视片《在东山里》,我是编创人员之一,自然很想知道这些日本朋友看后有什么反应 。
大概过了两三天,我上班刚到办公室就接到有关接待同志的一个电话,说有一封信,是私人的,但经过日本有关部门审查过的,马上送过来,让我等候。不一会信到了,来人告诉我:县里懂日文的人不多了,这封信经过三中刘云非老师(是个老教师),和文化馆老馆长张一新先生翻译了,但仍不知所言,听说我在学日文,就给我送来,看看是说什么?
我吓了一跳,我学日文是为了查日文资料(在东北地方党史、抗联斗争史料中,资料几乎全是日文),而我也只能靠《中日辞典》把日文内容翻译过来。我只好把这封信接过来,打电话告诉接待办同志:容我点时间,还得说试试看!
我提出要见见那个带信的日本朋友,县领导同意了。我去了宾馆,在约好的房间门口前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日本人,他先说了声:你好!原来他会中国话,我们进屋他告诉我他也是遗孤,也是中国爸爸妈妈养大的,接着他和我说看了电视片《在东山里》,很受感动,特别看到了那颗山梨树!
他告诉我,写信的人在信里提到了一棵山梨树,那是他的养母带她常去的地方。他还告诉我,写信的人,回日本后不会日语,还一再宣传中国妈妈对日本遗孤倾心关爱,他呼吁日本和中国友好,他揭露日本侵华的罪恶,所以当地政府对他很反感,限制很严。
我回到办公室打开这封信,是十六开纸手写的,字很公整,只是字写的不熟练,(证实了日本朋友说的写信的人回国后学的日文。)。我又看了刘云非老师和张一新先生的翻译稿,心里顿时敞亮了,原来两位老先生翻译过来的全是日文单词!这样我对照中日辞典,这个翻译任务我就可以完成了!
原来这封信是想了解她的养母近况和表答他对养母的惦念和问候。
看了这封信,我想了很多……
1945年9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上,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些战争制造者的军国主义分子不仅给世界人民造成上千万的流血牺牲,也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当他们举手投降的时候,那些滞留在中国的上百万的无辜的开拓团民、妇女儿童遭到了难以想象的劫难,无助的生命都在死亡线上挣扎!
但是,正当这些无辜的战争受害者走投无路时,是中国人民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中国人民以宽宏大度的襟怀接纳了上百万濒临死亡的妇女儿童,把他们救活,把他们养大,教他们做人,让他们认识到军国主义分子发动战争给世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罪恶,何等残忍!
就说这个写信的人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从信里知道:他留在中国,是撤退的母亲狠心丢下亲生的骨肉,用一半毛毯写上出生年月、家族姓氏,并标明另一半毛毯带走留作日后相认的标志,但没有留下名字!他很幸运,他遇到了好人!(信看到这,我很高兴——中国人都是好人!)这就是他的养母,就是他要找的:中国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的给他生命,又教他做人一位普通又伟大的母亲。
他想知道一下养母的近况,和对养母的问候。看了这封经过日本当局检查带出来的信,觉得写信的人有很多话要和母亲说,只是多用了……代替!他不知道养母还在不在?信里说:在中和镇只要提到小锅盔山那棵山梨树,是都会知道的。难怪日本朋友看见电视片《在东山里》中一棵山梨树发出惊叫!
这封信里真的提到了山梨树!
我很奇怪,号称民主自由的日本一封问候养母的信还要限制,还要检查!
我把信译完了,余下是如何回信了,我们的信要光明正大地宣传中华民族的国际主义精神,告诉日本朋友,他的养母——一个中国母亲的现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又十几年过去了,经过旧中国战乱、贫困,虽在新中国过上了幸福生活,毕竟是年纪不饶人,这位平凡的母亲近况如何还不得而知,县里领导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办公室,于是我们同中和镇打了招呼,我和一个同志开车又一次去了东山里。
我们到中和镇一打听没人知道这位母亲,当我们提到锅盔山山梨树,还真的像日本朋友写信说的那样有人知道!而这个人更使我高兴,他原来就是我们拍电视片《在东山里》时的向导梁会发老人!(他是县公安局原政委张延录岳父)老人两耳重听,但他是东山里的“活地图”,我们见面老爷子居然还认识我。
我告诉他我来的目的。
大概是重听的人都觉得别人无法听清他的话,老人几乎是喊着告诉我:这个女人已经不在了。她那时没有名字,山东人,嫁给了王山,都叫她“王山媳妇”。我担心老人喊着说话累,让他用笔写,老人说,要写的是你们,王山媳妇不出名,但她是队上的(这里说明:队上,是东山里的人对抗日军的称呼。)插签的(插签的,原本是胡子行话:内线,情报人员)。你要知道详细就去一趟王山媳妇原来住的地方好吗?
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山东窝棚。
我一下想到了日本侵略者欠下的一笔血债:山东窝棚大屠杀!——后来人们叫赵连泽沟。
这里顺便说一下山东窝棚大屠杀:
和影视里的闯关东人一样,九一八以前,在东山里深处有个山东人逃荒来的人家建了屯落,叫山东窝棚,大家以种地为生。日本占领了延寿,这里的人以赵连泽、陈亚彤为首摆起香案,建立红枪会,出山专杀日本人。1936年秋,中和镇汉奸刚文华引日伪军顺小遂河进山包围山东窝棚,虽经奋力拼杀,全屯的26口人壮烈牺牲,只有两人得以幸免。-----
那天,我问老人:幸免的两人是谁?
老人说:就是王山和媳妇——他两个被刘工作(特支书记刘世武)安排以走娘家为名去金高丽沟给队上送药品和子弹,而躲过一劫。
赵连泽沟我们去了,看到的是残垣败瓦,仔细辨认还可以看出曾经有人居住过,几十年过去,荒草树木特别茂盛,那是惨死同胞的血,滋润了这块山东同胞开垦的土地!
当我问到王山和媳妇的的后来时,天已经黑了,梁大爷说,王山后来上队了,他是个木匠,在金高丽沟密营,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的前两年(1943年),随密营撤退走了;他的媳妇据说是刘工作让她进了信浓村开拓团。(信浓村是日本人建的开拓团,即现在的国营庆阳农场)我们在中和镇住下,明天再去农场 。
中和镇到农场不算远,但我们去的三队却在山边附近。老人说,这是开拓团三号,日本人盖的住宅区。刘工作就把把王山媳妇按排在这里,干农活。王山这个媳妇老实厚道,还能干,人缘好,她还会看妇女儿童的小病小灾,所以就连日本人的家属对她都挺好。但是,开拓团的粮库被焚烧,运粮的军车被抗日军劫走,以及日本守备队员时不时地被枪杀,气得鬼子嗷嗷叫,就是不知是谁给抗日军报的信息!而开拓团的人谁也没有把这些轰轰烈烈事件和王山媳妇联系起来。
然而,天长日久日本人真的怀疑起王山媳妇,这里就包括写信的人的生母佳代子和她的丈夫川崎,正当川崎要想到中和镇日本守备队告发王山媳妇时,她们的唯一的孩子——就是写信的日本朋友突然抽搐不省人事,送团部看医生已来不及了,佳代子嚎啕大哭起来,这时王山媳妇出现了,她不慌不忙用一根绣花针在点着了的酒上烧一会儿,给这个昏死的孩子扎了几针,孩子抽搐停了,一会儿好了没事一样!佳代子情不自禁的给王山媳妇跪下了,可是,川崎大发雷霆,扯起佳代子打了个嘴巴,狂叫着,指着王山媳妇:她是支那人,给她跪什么!
王山媳妇很镇静,没有一点不高兴。
第二天,佳代子慌慌张张跑来告诉王山媳妇:川崎要去中和镇宪兵队报告:说王山媳妇是反满抗日分子,让王山媳妇躲一躲。王山媳妇一点也不惊慌,说了声谢谢你,问:川崎走了吗?
佳代子说:就要走了,他说走近路,过亮珠河,你快躲躲吧!
王山媳妇还在安慰佳代子:你是好人,谢谢你把这么大的事告诉我,川崎没告诉别人吧?
佳代子:没有,没有告诉别人。
王山媳妇又一次谢谢佳代子:我出去躲躲,你也不要和别人说。
佳代子点头答应了。
就是这一天,很晚很晚川崎也没回家。
几天之后,人们在亮珠河下游拐弯处发现了川崎尸体。
1942年以后,中日战场上日本败局已定,兵员、物质奇缺,在东北的日本男人包括开拓团、经商的日本男人都强征入伍,王山媳妇所在的开拓团几乎没有男人,种地的都是妇女儿童了。因此开拓团雇佣了当地妇女到开拓团种水田,王山媳妇人缘好,佳代子带头推举王三媳妇负责领着妇女干活,可是王三媳妇说自己怀孕了,不宜下水,佳代子居然说不用你干活,只要种好水田就行。王山媳妇只好同意了。
王山在金高丽沟,两人秘密见面都是延方特支安排执行任务的时候,王山媳妇不想要孩子,她一门心思要跟王山“上队”,现在怀孕了生怕在开拓团待不下去,影响特支交办的任务。谁想佳代子竟不让她下水,她不知佳代子想的什么,川崎死了她竟没什么反应,只是十分疼爱唯一的孩子,这使王山媳妇一时还没琢麽透。现在留下了,他不知刚走的王山现在哪里?还不知道特支让她和谁联系,对于佳代子他也不能轻信这个日本女人。
不久,王山媳妇得到了特支的传出的消息:金高丽沟还有留守抗日军!给她的任务就是给留守的战士解决吃的粮食。为此,王山媳妇想到了只有春种时从种子上解决。她找到佳代子说,今年水田春来土质板结,不保苗,要多下种子。佳代子正为孩子病发愁,她答应了王山媳妇多下种子的要求,而王山媳妇也答应给佳代子孩子看病,奇怪的是这个孩子在王山媳妇家病就好,离了王山媳妇孩子就犯病,佳代子不知道王山媳妇的针灸可以救人,对王山媳妇崇拜的五体投地,竟把孩子放在王山媳妇家。而一春天的水稻种子,除了撒到水里的,都被特支安排的人员运给了金高丽沟留守抗日军。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开拓团乱成一锅粥,开拓团里的妇女孩子接到佳木斯开拓团传出来的消息,她们将从佳木斯逆江而上,经过这里去方正。这时佳代子来到王山媳妇家,她关上门跪在地上,抱住王山媳妇大腿痛哭流泪:我此去,生死未卜,川崎人坏,死不足惜,唯一我牵挂的是我的孩子,我走后孩子归你,我只告诉你是我的儿子,我不能带走他,那是一条死路!
王山媳妇没有答应,她心平气和地说:孩子是无辜的,那些被遗弃在这里妇女是不幸的,这些罪孽的造成是万恶的日本侵略者,你要把孩养大,让他知道战争的罪恶,侵略者是没有好下场的。
佳代子哭着走了,就在佳木斯流浪的开拓团民快到方正时,三号的开拓团里的妇女儿童也集中起来,哭着,喊着,投河的,上吊的,母亲掐死孩子的,女儿杀死妈妈,哭着埋上生母的-----在延寿的开拓团的山边河沿都有发生!而,王山媳妇推开家门她惊奇的发现:用半个毛毯包得严严实的里边正是佳代子的孩子!
往下的故事就由梁大爷在小锅盔山的山梨树下讲给我们的。那棵树我们去时还在,虽年代久远,梨树还是枝繁叶茂,还能看出经过风风雨雨它仍然挺拔地生长着,树下一个看得出是人工堆垒的坟头,梁大爷说那是王山媳妇的孩子,他在两个孩子有病的情况下亦然绝然的把佳代子的孩子救活养大,她经常领着佳代子的孩子来到山梨树下,讲他死去的弟弟,讲他的生母在去方正的路上再没有消息,讲造成他母子分离是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罪恶!
王山媳妇的故事一直讲到中日邦交正常化,讲到他回到日本。
他没有忘记中国妈妈的教诲,宣传中日友好,虽受到限制、监视,他还在坚持自己对侵略战争的揭露。终于有访问团去延寿,写封问候信,任经过检查,也请人捎给中国的妈妈。
但,她的中国妈妈已经不在了!
梁大爷说:1976年,孤身一人的王山媳妇被山东一个侄女接走了,从此再无消息。
然而,有一年,一个在南方已成为厅级干部的老太太 重访东山里,问到王怀(给抗联当向导),问到谭振久(延方支部老人),他们都不在了!问到梁会发(我们见到的老人,)结果得知这个老太太是三军小炉匠崔录的女儿。
她说:1946年,冯仲云当选松江省主席,不久省委省政府迁来延寿,冯仲云提出要找三个人,一是崔录,二是田桂云,三是杨三妹。小炉匠崔录找到了,两人彻夜长谈,冯仲云问崔录有什么要求,崔录说:不要名利不要钱,就要把女儿带走。而这个女儿就今天回访东山里的老太太;田桂云是县里的个体印刷户,九一八事变,他积极宣传抗日、募捐,日本占领延寿,他回锦州,以放羊为生;杨三妹没人知道是谁?直到冯仲云后来写回忆录,提代金高丽沟木匠王山,才和王山媳妇对上号!但已不知人在哪里!
山梨树下的故事讲完了,给日本朋友回信已不重要了。我们只想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深情怀念一位普通的伟大的平凡的母亲!那个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出一切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