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独立成科成属,就是榆科榆属,是太寻常的树。城市里不常见,但村野山林处处都有。榆树因为长相寻常,不成大材,而且容易长树瘤,木质坚硬,人们形容一个人脑筋死不转弯叫“榆木脑袋”。

但更多的是想起榆钱,就是榆树的花果,青白,形如小铜钱,一串一串的,所以称为榆钱。春天,榆钱满树时,北方人兴高采烈采下,清洗干净,拌面蒸了吃,美味。

“榆木疙瘩”这样的贬称实在不适合榆树,榆树浑身上下都是宝,榆钱能吃不说了,榆树叶、榆树皮也能吃,而且是救荒的重要食源。还有,榆树可以制作家具、车辆、农具、器具、桥梁、建筑等等。皮还可以麻制绳索、麻袋或作人造棉与造纸原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榆木疙瘩”,简直是对榆树的污蔑。

榆树这样寻常,也遍及大江南北。也是很古老的树种,《诗经》时代就有,而且也被提及。那是不一样的榆树,不妨先看看数千年前的它吧。那时称为“枌”。

《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意思是:东门外有榆树,宛丘上有栎树。子仲家有好女子,林下婆娑起舞。

男女相会,榆树下婆娑起舞,那兴致那情绪能从数千年前感染到今朝的我,是我这“榆木脑袋”想不到的。

再过千年,看看唐时的榆树,不知是怎样的光景。

写唐诗中的植物离不开杜甫,他就写到榆树,《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但是但凡有可能,必须离开他,否则好像大唐没人才了似的。

这次找到了岑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说到岑参就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盛唐时的边塞诗人。边塞的辽阔,造成了岑参诗歌的慷慨激越,气势豪迈。不由好奇他写到榆树会是什么样。

这是岑参从新疆库车(安西)到了甘肃武威(凉州),进了城里,正是仲春时节,在一家叫花门楼的楼堂看见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在卖酒,老人跟前摆满了酒壶酒瓮。我心情不错,就想幽老人一默。看到道路旁榆树正在结出的榆荚,就跟老人说,我把那榆钱摘下来买酒,你可愿意?

不是想象中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豪迈,就是生活小景,有趣的小景。

榆树上的“榆钱”充当了幽默的媒介,甚是惬意。

岑参在秋天的时候又来到花门楼下喝酒,“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这样的痛快淋漓,纵横豪迈,不知此时他喝的可是七十老人的酒?他还记得“榆钱沽酒”的事吗?

再看在岑参之后几十年的孟郊如何写到榆树的。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和岑参完全不一样,和他的经历一样,他的诗“寒”,和贾岛的“瘦”一道,被人称为“郊寒岛瘦”。他写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刻骨铭心的诗句可以想象。

孟郊的榆树在《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这时的孟郊在洛阳,天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桥。此时是冬天的夜晚,洛水已经结了冰,洛阳的道路上没有行人。已经落叶的榆树和柳树此时很萧瑟,衬托的楼阁更加静谧清冷。抬头只见月色明亮,一眼就看到嵩山上的雪,和月色相映成辉。

冬日夜景,清冷寂寞,树叶凋零,河水结冰,但因为明亮的月色和嵩山被月色照亮的白雪,一下生动起来。榆树,没有叶子的榆树还是道具,是冬天的寂寞。

不同的人,不同的时节,看一样的榆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本不想说杜甫的榆树了,但是他的榆树很有代表性,“桑榆”,或者叫“桑榆晚景”已经形成固定程式,这是“榆树”在文化里躲不过的,那就再把杜甫搬出来吧。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此诗是杜甫已经举家来到成都,正是冬季,夕阳西下,那是“桑榆晚照”啊,正像我的现在,“桑榆暮景”,颠沛流离之后终于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亦喜亦忧,喜的是可以不再奔波,忧的是我那心心记念的家国。

榆树篇在这里结束好吗?其实我心里还是想着岑参的“道傍榆荚仍似钱”,如今,就是今年春天的时候,我还摘了榆钱,大快朵颐,当然不是为了救荒。这种感觉才是我要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