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810311118957.png一场战争之所以会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其规模宏大又或是波及甚广,而是因为它标记了一代人的信仰和责任,更记录了一段为民族独立与自由而奋斗的无畏艰难岁月。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复刻的就是这样一段英勇岁月。

《跨过鸭绿江》站在后世人更为客观的视角里回首往昔,重现了那场传奇的战争。整部剧尽量减少创作团队的主观思想,而是以纪实的手法来重演抗美援朝的岁月,不仅毫无偏颇地演绎出国家领导人战前对这场战争的讨论与犹豫,也较为准确地拍摄出了当时普通群众和战士的观点与想法。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开启了即将刻上丰碑的正义战争。

后世看到的是毛泽东主席卓越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是英明领导下一场敌强我弱战争的伟大胜利,看不到的是毛主席在一九五零年面对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时,经历了异常艰难的决策过程。在当时看来出兵朝鲜这一决策更像是一场赌注。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世界形势最为波诡云谲的时期,美苏冷战势均力敌,冷战掩盖下更有重重叠叠的矛盾冲突。而国内刚刚结束了抗日战争又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国力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这样内外皆难的情况,当时大家普遍希望我们能先管好国内事,先重国内战后经济的重建,发展新中国,但毛泽东主席却看到了跟深远的局势问题——正义与独立。

没错,隔着一条鸭绿江,在当时很难看清楚朝鲜战争胜败到底会牵系中国多少政治问题,但却能直观的看到鸭绿江对面的朝鲜土地上的战争,对手是早已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的美军,以当时我国的军事装备来看无疑是以卵击石,即便身后有苏联可能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援,但依旧前路茫茫,这场战争未来将如何发展很难预料。就连美国在战场碰到志愿军之前都始终坚信我们会尽可能独善己身,继而使美军计划步步得逞。然而,我们并没有选择隔岸观火,而是选择了背负责任与压力奔赴战场。

周恩来曾说:“毛主席下这个伟大的决心,是根据他科学的预见、实际的分析。”彭德怀后来也说:“这个决心不容易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跨过鸭绿江》中将这一部分展现的非常真实,在是否出兵问题上,中共中央开会研究过多次,反对的人居多,毛主席本来想让十三野的原将领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对出兵持反对态度,称病不愿领兵赴朝,毛主席不得不从西北搬来了彭总,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彭总用了一晚上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才正式接揽下这一重任。剧中这些细节,与真实的历史一一对应的台词角色,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般来说战场的情况算是战争题材的剧集最难呈现的部分了,实景、群演和特效的加持只能用于保障场景的震撼感,难的是如何感染观众的情绪,达到共情的效果。这就需要呈现的战场部分从大的视角来看要真实可信,从小的视角来说也要有战士的情感流露,既要有战争的残酷无情,又要有枪林弹雨之下的战士们的真情实感。《跨过鸭绿江》在这点上呈现的非常好,我们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演绎,同时交织着那些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小战士的热血精神,战士们有血有肉的形象与冰冷无情的战场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打动了观众。

从一九五零年的十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39、40、42军及炮兵部队共二十五万人在彭德怀的带领下隐蔽开进朝鲜,抗美援朝的征途就此打响。抗美援朝的一年左右,我们经历了五次大的战役。首战两水洞的稳当可靠中的胜利,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激战云山城我军多次胜仗大有改写国际局势之姿;会战清川江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全线发起进攻,鏖战长津湖的缓胜战略,再到血战上甘岭初期的阶段性胜利,后期的失利及挽回。一年里我军在朝鲜土地上失去、赢得,艰苦的作战条件和落后太多的军事装备,无不打压着志愿军,但他们用热血与使命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才换来了那份坚持的决心,那份全人类都渴望的独立与自由,那片可以期待的未来的明媚蓝天。《跨过鸭绿江》将这五次战役较为完整准确客观的展示出来,体现了这部剧独特的价值。

如今再回首,我们看到了这是一场正义之战,更是新中国站稳脚跟的立国之战。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论述抗美援朝的胜利意义:“帝国主义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宏大历史风采和小人物情感相互穿插的呈现方式,让剧集更加接地气显真情,让每一个观影个体无不深受感染。战争是鲜血淋漓,是生离死别,是生命对少数人利益野心的顽强抗争,与其说抗美援朝最初像是一次不确定的赌注,其实那是前辈们对维护民族权利、世界和平的勇气与决心。鉴往事,知来者。七十年前的决心今天我们依然奋勇前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七十年前的旋律犹然在耳,那场不是赌注的战争,那些最可爱的人,书写着中国和平独立的决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