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冬月二十三,不敌病魔的母亲在刺骨的寒冷中离开人世。辛丑年过年,母亲不在了,我们虽然和女儿女婿、外孙女们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但难以名状的酸楚还是时不时地袭上心头。

        除夕晚上,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尽管节目精彩不断,但我却始终提不起精神,不为别的,只是心中想着母亲。

        父亲二十一年前去世后,母亲执意守着老宅,哪儿也不去,自由自在地独居生活。我们居住在小城,经常给她打电话,询食问安。个把月也驱车回老家一趟,探望母亲,听她絮叨家常。

        往年,一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机米面,磨豆腐,蒸馍头,炒花生,炸蚕豆……其实她一人吃不了多少,大多是为了我们。忙过年,其他的事情母亲不要我们做,给我们布置的唯一任务,就是写春联贴春联。每年腊月二十三四,我就写好了春联。除夕,吃过午饭,我们夫妇俩一个抹浆糊一个贴春联,用上小半天时间,便“新桃换旧符”,将门庭装扮一新。春联贴好后,母亲便吩咐我们焚香燃烛,举行简单且庄重的“辞年”仪式。然后将香喷喷热腾腾的年夜饭菜摆满一桌。干豇豆(或干扁豆、干咸菜、小茨菇)红烧肉、红烧鳊鱼、青菜烧豆腐,这些都是我们的最爱。还有水芹菜炒百叶、单炒豌豆苗(又称安豆)等等,寓意着来年全家人的生活节节升高,平平安安。吃完年夜饭,我们便来到门前小河边,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4月10日傍晚,母亲在老家摔了一跤,不省人事,经送医抢救,转危为安。但医生忠告,母亲年事已高,可能多种疾病继发,不宜独居。为难之时,权衡再三,我们说服母亲,将她送进了养老院。往后,母亲多病缠身,听力减弱,头脑也不那么清醒,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生活已离不开护工的照料,春节也只能在养老院度过。住进养老院头两年的春节前,母亲还记得叮嘱我们两件事,一是回老家打扫卫生,贴好春联,二是准备好糖果和香烟,以备大年初一邻里上门拜年。后两年母亲的记忆力快速衰退,临近春节,这两件事也不记得提起了。但是,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去做了。前年除夕,我将手机上新贴春联的老家门庭照片给母亲看时,母亲好象瞬间有了记忆,朝我们点头微笑。虽然母亲嘴角微微颤动,说不出话来,但我们从她的神情上能够看得出,对我们所做之事她是满意的,也放心了。

        这几年过春节,节前节后我们难隔一天不去养老院看望母亲。节前,我们给母亲买好新衣和营养品,送到她的床前。除夕,我们等母亲吃完晚饭方才离开。大年初一,我们一早便到养老院看望母亲,同时给院长、护工和住院的老人们祝贺新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母亲不在了,今年过年我们没有去养老院,心中顿觉失落,伤感难抑。新年的钟声敲响后,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往年和母亲一起过年的情景,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与母亲一起过年的日子多好啊!即使母亲住进养老院,每年过年能够见上几面,叫她几声,也是一种幸福。

        往后过年,虽然母亲不在,但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老家打扫干净,贴上火红的春联,以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