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喧嚣还未散尽,元宵节香甜的气息又扑面而来。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元宵节俗正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现在元宵节的习俗越来越淡了,年味也越来越不像以前浓了。今天在微信上,我外甥女发了一张“洋粉粥”的照片给我。这激起了我儿时在家过元宵节的回忆,眼前浮现着元宵节这一天妈妈忙碌着为我们做“洋粉粥”的一幕幕情景。我的家乡在上海青浦,上海城市里的人这一天必吃宁波汤圆,但我们青浦尤其是农村里各家各户都是自制汤团,个头比宁波汤圆大一倍还不止,並以咸口味为主,亲朋之间互相作礼品相送。在我们青浦还有一个元宵节的习俗很有物色,使我非常留恋。元宵节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吃“洋粉粥”,是一种糊涂羹。是青浦地区传统美食。主要原料是荠菜、青菜、油豆腐、梗米粉、黄花菜、红枣等做成。各家一般都用大铁锅做一大锅,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吃得有香有味,大人往往吃上几碗才罢休。农村里更有特色的是吃洋粉粥不在家里吃,大人小孩盛满一大碗洋粉粥后,端着它不约而同地来到一个广场上,大家边吃边聊,非常高兴,非常和谐,大家感觉只有这样吃,洋粉粥更有味道,元宵节更加热闹,年味更浓。吃洋粉粥的寓意是祝福新的一年大平无事,糊里糊涂过好一年。我们农村里吃完洋粉粥后,年轻人还要在田野里挥野火,挥舞稻草火把在田梗上跑一圈,边跑边喊:“喔路晓,大家好!”意思大概是驱魔除邪,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好。我儿时也和村上孩童一同玩过这样的风俗,回味着这一切,我又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快乐无比!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还有一种叫“ 扛三姑娘 ”。 农村里农家有元宵节“扛三姑娘” “迎紫姑”习俗。“紫姑”俗称“坑三姑娘”,是传说中的“厕神”,即用一只淘米箩,箩上插一只银簪,由几个姑娘“通神”邀请田角姑娘、场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或用淘箩或畚箕下缚一只筷,由二人扶着,让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写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妇女参加。询问吉凶祸福,这种习俗是一种迷信活动,现在已消失了。


  我外甥女在与我视频聊天中,她说:“现在过元宵节没有儿时热闹了,年轻人都进城,村里留下的仅是老头老太,吃洋粉粥在自己家里独自吃,没有意思!”,是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元宵节的文化习俗将会有所变化,但我们中国人过节的团圆亲情始终如一,永久长存。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在这花好月圆夜,愿我和我的家乡亲人们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住美好,也留住爱,喜度元宵美好夜晚,愿我们共同幸福快乐到永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