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五月节

  孩子们就爱过节。其中最吸引他们的就两样:一个是可以玩儿;另一个是可以改善伙食,大吃一顿解馋。“五一”节,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就没有什么气氛。“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因为有组织的活动,就非常隆重。清晨,各个小学校的小运动员,穿着颜色一致的服装,神气地走在队伍前面,到中心小学校参加比赛。十几个小学校的师生围坐在大操场周围,喊声阵阵,锣鼓喧天。孩子们的口号声震天价响。运动会开幕、团体操比赛、田径项目比赛、球赛,颁奖,整整持续一天。孩子们带着欢乐、带着荣誉回到自己的家里。就连学龄前儿童,也都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去看热闹。如果家长不让去,那可是要郁闷好几天的。

  “六一”过后没有几天,就到了端午节。我们那里都叫“五月节”。在风俗和节日饮食上,和南方的端午节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那里并不包粽子吃。除了“六一”以外,农历节日总比公历节日隆重得多,又多出一些传统习俗,内容就更丰富一些。这五月节虽说只有一天,可是传统风俗习惯可是有好几样儿呢!

  首先说说挂葫芦儿:这在前两天就要把葫芦儿准备好。买来五彩纸,折叠成大大小小的纸葫芦穿成串儿,再用彩纸剪成穗儿,钉在下面,等过节那天挂出来。最大的装饰是扎一个大彩球,直径有一尺多,红的、粉的、五彩的,煞是壮观。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是家家都有人会扎的,就有的人家扎好了送给亲戚朋友;或者求别人给扎一个,这个彩球在屋里一挂就是一年。

  在这个节日里还要扎香荷包。香草是上一年在园子里种的,收获后晾干准备第二年五月节用的。用布和彩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小口袋,里面装进去一些香草,给孩子门带在身上。散发着清淡的香气。不仅样式多样,而且有着丰富的民俗内涵。五月节佩戴香荷包有辟邪免灾之说。香荷包的款式有如意、元宝、寿桃、蝙蝠、柑橘等,这些形象都具有吉利祥瑞的意义。当然,孩子们戴香荷包就不会考究这些问题了,主要是漂亮、又香香的。香荷包主要是女孩子戴的,男孩子要挂一个香葫芦儿。香葫芦儿的做法和香荷包是不一样的,非常简单:用香草的茎杆扎成葫芦形状 ,葫芦的肚子里塞进去一些香草的叶和香草的种子,给男孩子戴。

  过节这天早上,天刚亮,孩子们结伴到三公里外的甸子(低洼沼泽地)上去采艾蒿。这时的艾蒿已经长到有一尺多高了。采回来的艾蒿就派上用场了。

  开春以来,家里的鸡、鸭、鹅生的蛋,积攒起来一部分过五月节吃。早晨,用孩子们采来的艾蒿放在锅里,和鸡蛋、鸭蛋、鹅蛋一起煮,这样煮熟的蛋清是淡绿色的,带点轻微的艾蒿味道。然后,每个孩子分得五、六个鸡蛋,另外搭配鸭蛋和鹅蛋。头一天扎好的葫芦儿,栓到艾蒿上,插在屋檐下、门框上、窗框上。屋里就飘浮着淡淡的艾蒿气味。

  春节后正规的吃肉就在今天!中午几乎家家都吃饺子。虽然大量的蔬菜还没有下来,但是,头一刀韭菜正是嫩的时候,早播的芹菜也抢在过节卖个好价钱,都是吃个新鲜。今天主打菜就是鸡蛋,晚上不管是蒸、是炒、是卧,还是要吃鸡蛋的。一个内容丰富的五月节就过完了。


  5、 抓蝈蝈儿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是说这个时候再播种,到秋天就收不回来了。这时,大地里的草、苗一齐长。因为人少地多,光靠劳动力会忙不过来。小学校的高年级班就要放几天“农忙假”,帮助大人铲几天地。

  铲完头遍地,野草们经过这一番剿灭,势力大减。但是它们是“野火烧不尽”的,不用春风吹也会再生的。所以,还要铲二遍、三遍地。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这两遍就轻松多了,也不用再薅谷子了。铲三遍地的时候,已经接近雨季了。害虫们经过两个来月嫩绿的幼苗的滋养,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都长成成虫了。就又给孩子们增加了乐趣。他们又开始逮蚂蚱、抓蝈蝈儿了。

  有一种蚂蚱深灰色,个头儿最大,长大后体长有四厘米左右,可以短距离飞翔,展开的翅膀是紫红色的,飞起来声音很大,发出“撒—撒--”的声音,所以就叫“撒虫”。它在地面上趴着不动,和土地一个颜色,你还不容易发现它,一旦在你脚下起飞,“撒--”的一声,吓你一跳。据说这“撒虫”还是有来历的呢!当年著名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热恋横遭变故,马太守之子马文才,在梁祝化蝶腾飞之时,也变作飞虫,跟在后面飞,口中念道:“咱们仨--、咱们仨--”,这就是后来在田间飞窜做歹的“撒虫”。“撒虫”很笨拙,飞行技术也很差。短暂的飞行不是降落,好像是掉下来的,多数情况下都摔得跟头把式的。所以小孩子们很容易捕捉到它。然而,抓“撒虫”只是孩子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它们的兴趣主要是在蚂蚱和蝈蝈儿身上。蚂蚱要比“撒虫”灵巧,动作敏捷,天气热时,停在野草或庄稼叶子上,用两条后腿摩擦翅膀,发出“吱、吱、吱、吱”,或者“沙、沙、沙、沙”的尖叫。孩子们抓住蚂蚱后,用手捏住它的后腿,一屈一伸地摩擦它的翅膀,强迫它发出响声。但是,蚂蚱是没有什么欣赏价值的,玩儿一会就把大腿弄掉了,或者玩儿一会就放了。

  当大地里小麦开始变黄时,大平原上的青纱帐就起来了。大肚子蝈蝈儿就长大开始叫唤了。抓蝈蝈儿的难度要大多了。一方面,因为蝈蝈儿不但能跳能飞,而且很机警,不等你靠近,就逃跑了。另外,不管是草丛还是庄稼,都长高了,隐蔽性更强了。蝈蝈儿有两个品种:一身紫红色的叫“火蝈蝈儿”;一身翠绿色的叫“绿豆蝈蝈儿”。蝈蝈儿是用两只翅膀互相摩擦,发出 “锃儿、锃儿”的单音,好像是唱歌以前的试音,孩子们管这叫“打点儿”,“打点儿”之后,接下来就连续振动翅膀,发出嘹亮的歌声。抓蝈蝈儿就是循着叫声悄悄地靠近,成功的把握才大些。和蚂蚱不同,孩子们是无法强迫它发出叫声的。抓来是把它养起来,听它的叫声。孩子们对蝈蝈儿是没有性别概念的。带着产卵管的雌性蝈蝈儿,是不会发声的,孩子们也就不感兴趣,管它叫“山叫驴”,也算因祸得福吧,这“山叫驴”就摆脱了被监禁的命运。

  养“蝈蝈儿”就要有笼子。孩子们把高粱杆儿(俗称“秫秸”)的皮(叫做“席篾儿”)剥下来,用“秫秸”瓤扎成三角锥形做龙骨,用“席篾儿”在龙骨上扎成网状,形成一个笼子。另一种是不用骨架,用“席篾儿”编成两张网,将两张网扣在一起,四个角扎起来,就形成一个圆形,上下各有四条腿的飞碟型笼子。这种笼子起名叫“王八蝈蝈儿笼”。笼子里面装进去西葫芦或者窝瓜的雄花,这是蝈蝈儿们爱吃的食物。将笼子挂在窗外,听着蝈蝈儿们唱歌。这个时节,几乎家家户户的房檐下,都挂着几个形状不同的蝈蝈儿笼子。当接近中午的时候,就有蝈蝈儿开始打点儿、唱歌。很快发展成蝈蝈儿们此起彼伏的大合唱。要持续整整一个中午。

  这时候的麦子已经开始“定浆”了。有时孩子们到野地里收集些柴草,点起火来,拔几把麦子放到火上烧。烧好的麦穗放在手上搓几下,用嘴一吹,烧熟的麦粒就留了下来,吃起来一股浓浓的清香和甜味。孩子们吃得一个个两手乌黑,嘴巴留下一圈儿黑黑的印记。


  6、 雨季

  农谚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随着雨季的到来,雨就下得勤了,也大了。这时下雨,云彩来的快。黑压压的来势凶猛,还在外面的人就赶紧找近处避雨。很快就浓云密布,天阴的可怕,没有一丝风。沉寂片刻,一阵凉风袭来,接着就是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地从天上浇下来。要不人都说:“风在雨头里,屁在屎头里。”

  有时是大风将乌云推过来,眼见着乌云越来越近、越来越低,吞了太阳,遮蔽天空。一声炸雷,大雨点子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地面上、庄稼叶子上、树梢上顿时升起一片水雾,地面上立刻开始积水。雨点打在水面上,激起一层水泡。那雷有时轰隆隆地沉闷,有时咔嚓一声脆响,闪电明晃晃地耀眼。听老人说:那咔嚓脆响的雷是霹雷,专门劈那些幻化人形的蜘蛛精、蜈蚣精。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想起这些故事,每当一道闪电划过,一声霹雳炸响,都令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村头的大坑里已经积了一半的水。遇上雨水大的年头,大雨下得沟满壕平。平时两丈多深的井,现在伸手就能用盆舀上水来。人们就会说:“今年是一龙治水”。因为一条龙治水,它总怕天旱着了,经常行雨,雨下多了,所以就涝了。如果是天旱了,人们就说:“今年是二龙治水”。因为两条龙治水,就互相依靠了,反倒行雨少了,天就旱了。这个说法,有点像“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过了几天就听见青蛙叫了。有的孩子将自行车的辐条一头磨得尖尖的,尖头朝前固定在竹竿上,把它隐蔽在水面下方。顺着青蛙的叫声,慢慢地凑过去,瞄准了迅速出手,那只青蛙就被穿在钢丝上了。这一招儿叫扎青蛙。

  村头的大水坑虽然是个死水坑,水是浑浊的,但是仍然招来了孩子们的兴致。脱光了跳下去,水浅的地方齐胸,就在那里打水仗,或者游泳。他们的泳姿无非是扎猛子、搂狗刨、打漂洋(仰泳)。泡的时间长了,就觉得冷了,于是爬上岸来,赤条条围着大坑转圈儿跑。嘴里喊着:“日头热、日头火,日头出来晒晒我”。跑几圈又跳下去接着玩儿。就是上了岸,也不消停:有人提议,看谁撒尿滋得远!于是就有人迎战,几个小伙伴排成一排,尽量往前腆肚子,用手抬起小鸡鸡,就有抛物线发射出来。当时提出动议那小子光顾戏水,已经憋足了尿,夺得头筹几乎没有悬念。

  经他们这么一搅合,本来就不清澈的水坑就更浑浊了。不要说洗澡了,几乎就是“泥浴”。这样折腾几次,孩子们的身上就被晒得黑不溜秋的了。

  有时放猪的猪倌还把猪赶到水坑边,猪们就躺在大坑边的泥水里翻滚几下,这叫“打腻”,保不准还有的在此拉撒。你说这水该有多脏吧!

  由于是死水,再过几天,就发现有小生物了,像小蝌蚪啦什么的。有一种小河蚌一样的东西,最大的也就五毫米长,张开薄薄的壳在水面游;还有一种小生物,外形像海里的鲎,十来毫米长,也在水面上背朝下游泳。孩子们叫它“翻车子”。你说学游泳能不喝水吗?打水仗能不呛水么?那么就不止是喝泥水了,有可能把这些小生物都一起喝下肚子去了。

  不会游泳,又想玩水的孩子。就把裤子脱下来弄湿,把两个裤脚系死,两手扯着裤腰,抡起来往水面一扣,空气就灌进去了,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大气球。把裤腰收紧攥住,两个裤腿朝上形成一个“V”字形,这叫“水牛”,下巴放在裤裆那儿,正好卡住,人就浮起来了。用两只脚在后面扑通扑通地打水,就能前进了,在那里自得其乐。

  小一点的和怕水的孩子就在水坑边,用手挖黄泥摔“泥炮”玩儿:将黄泥做成碗的形状,碗口朝地面使劲摔下去,“碗底”就会爆破出一个窟窿。另外一个孩子就用黄泥做一个补丁把窟窿给补上,轮流地一个摔、一个补。

  学校出于安全考虑,是不让孩子们游泳的,但是管不住那些淘气的孩子。有时学校就组织检查。办法是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用指甲划那些被怀疑游泳的孩子的皮肤,如果出现明显的白道道,那就可以判定他游泳了。再说,还有孩子去向老师告密呢。进而批评、教育,屡犯的就要受到惩罚了。有一次,体育老师对两个屡教不改的学生说:“看你们还洗澡呢,脖子怎么还跟车轴似的(比喻很黑)?今天给你们搓一搓。”就真的用砖头搓了几下,没想到下手重了点儿,搓破了皮,就渗出血来了。这一下家长就不干了,找到校长那里告状去了。校长和了一下稀泥,也就不了了之了。

  离村子北面三里地左右,有一条很小的小溪,当地叫“北沟子”,水只有膝盖深浅,从东北流向西南。那里是一大片草甸子,草根互相交错缠绕,很有韧性。用工具切成一块一块的,叫做“筏子”,用来砌墙。俗话说:“光棍儿跳墙狗不咬,筏子打墙墙不倒”,说明用筏子垒墙是很结实的。

  有些孩子不满足于水坑子里的嬉戏,就到北沟子去。在那里能够抓到泥鳅,装在瓶子里养起来。喂一点饭粒儿,能养好长时间。

  孩子们抓完泥鳅,从小溪附近搬来一些“筏子”,垒砌一个小的水坝,将水流拦起来,孩子们管这叫“憋坝”,水涨的很快,基本和垒坝的速度同步。孩子们就在这里尽情嬉水。毕竟是一条小溪,水流还是清澈的,相比于村里的大水坑,无疑是上了几个档次。对于这样的场所,学校肯定要关注的。最典型的一次,小学校的肖校长亲自去现场检查。孩子们玩儿的正欢,老校长就犯坏,不声不响地把孩子们衣服抱进玉米地里,在那里静等着孩子们出丑。有一个孩子在水里冷了,爬上岸来,发现衣服没了,急得大呼小叫。于是,大家紧张起来,一齐爬上岸来,赤条条地抻直了脖子,踮起脚尖四处张望,希望发现一点线索。好像动物世界里放哨的猫鼬。你想,这时候再能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校长面前还能不俯首贴耳么?!

  北沟子的草甸子上除了水草之外,还有“地丁”、“狼毒”、“倒根草”、“百合”等草药。夏末初秋之际,孩子们就去挖草药,洗净、晒干拿去卖钱。

  北沟子还出产一种低等植物,大家都管它叫“地瓜皮”。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像泡软的黑木耳。

  每逢夏季雨后,都有人去捡“地瓜皮”。回来挑拣一下,洗一洗,因为不多,就只能做汤喝,也就尝尝味道而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