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3年从沈阳军区调至总参三部宣传部的,因参加处以上领导干部轮训班的工作,在南池子缎库胡同的总参机关的招待所住了一年多时间。由于我曾学过中共党史课程,早就听说五四运动前夕,北池子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在这里住过。当时我到北池子几条胡同打听过,附近居民都不知此事。


微信图片_20210221132910.jpg

  1999年5月4日,为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北京市修复了北大红楼。2002年4月,作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开放的头一天,我专程到那里参观。我观看了北京新文化运动的资料片,参观了经过复原的李大钊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等重要遗迹,还见到特邀佳宾蔡元培的女儿蔡睟盎。并与她一起合影。是她向纪念馆捐赠了黎元洪签署的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等重要文物。我从纪念馆导游手册的封底里,我意外找到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照片。手册上的文字说明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位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的《新青年》的编辑部旧址”。我当时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询问北池子旧居的状况,得到的回答是旧址早己成居民大杂院了,原来的四合院已经没了。我再也没去现场寻找了。在纪念馆里我购买了一套陈独秀的明信片。 


微信图片_20210221132130.jpg  2016年3月初,我从《新京报》一篇报道中得知,箭杆胡同的陈独秀旧居已经重新修复,准备在五月四日正式对外开放。我真想在正式开放前找个机会到现场寻访一下,来个先睹为快。3月18日上午,北京收藏家协会组织会员到首博参观《五色炫曜》特展,参观结束后,时间比较充裕。我便乘公交车到北池子下车,这里距北大红楼不远。找沿着北池子大街向南,从北池子头条穿过骑河楼南巷,约走10多米,便看到了箭杆胡同的红色标牌,向东走一点就看到了一个老北京的四合院。大门朝北,是新油漆的。从外型看,与我看到的老照片十分相似。门前还保留了当年的两根石柱。


  右侧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陈独秀旧居》。上端有一段文字说明:“陈独秀1917——1920年在京时的住所。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21年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历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2001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在标牌前留了影。 


微信图片_20210221131545.jpg

  到达陈独秀故居大门口时,正赶上那里的两个维修工人在大院内休息吃午饭。征得他们同意后,便进入院内参观。这个院子面积不大,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还有一间厨房和传达室。室内还在粉刷和装修。陈独秀旧居和《新青年》编辑部两块牌子都挂在北房。当年近30期《新青年》曾在这里进行编辑工作。部分展板暂时放置在院子中央。据有关资料介绍,陈独秀旧居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前,曾是一个大杂院,这里混杂居住着6户居民共22人,院内私搭乱建,昔日的旧居早已面貌皆非。


  经过艰难的腾退和复建修复,陈独秀居处和编辑部旧址才露出了真容。现在院子内陈列的物品虽然还不多,但旧居的基本框架一目了然。我抓住时机把挂牌的两间房子和部分展板拍摄了下来。从布展内容来着,《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日本留学归来的陈独秀担任主编。出版笫一卷后,因故停刊6个月,1916年9月复刊后更名为《新青年》,封面醒目印有陈独秀主编的字样。1917年1月,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相当现在文学院院长),该刊随之迁至北京。编辑部选在北大红楼附近的箭杆胡同一个四合院里。陈独秀也在此居住。新青年编委的重要成员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钱玄同等著名文人经常在此召开编委会。展板中展示了当年北大蔡元培、陈独秀等名人的珍贵合影。中国共产党创建后。《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1922年7月,该刊出版完九卷六号后休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