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是文人,只是爱写点文章。每次见到哥哥都想写写哥哥,但很遗憾始终没有落笔,总觉得欠哥哥一些什么。这是第一篇以哥哥为主角儿的文章,我坚信这不是最后一篇。

哥哥与我性格、脾气、爱好、长相、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都有所不同,但我们哥俩的感情一直都很融洽。小时候打没打过仗,我不记得了,但长大后哥哥与我从来没有红过脸。《弟子规》里有言:“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话是我后来才读到的,但之前哥哥就已经做到了。想来今生都会以此为原则处理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吧。

其实,写哥哥的想法由来已久,因为哥哥对我的影响非常巨大,并且哥哥又是一个一本正经,规规矩矩,非常方正的人,而哥哥与我之间的故事又有很多。写哥哥唯一的难度在于如何取舍剪裁,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还原一个本真的哥哥。

哥哥比我大三岁,哥哥从小就会为我遮风挡雨,身行言教一切都做在前头,承担起哥哥的责任,最后却落得个受气挨骂。记得我三岁时,妈妈让哥哥哄我玩。那时哥哥只有六岁,也是贪玩的时候。不知怎么弄的,我的脚不小心踩在了碎玻璃上,鲜血直流,便大声哭起来。哥哥可能害怕了,哄着我说:“你别哭,以后我就带你一起玩。”那时妈妈在地里干活儿,爸爸在大队里当会计,哥哥就背着我去姑姑家包扎,哥不让妈妈知道。但最后还是妈妈把我背回了家,把哥哥大骂了一顿。哥哥只是委屈地掉眼泪,哥哥从小就爱哭。这与我有很大的不同。

哥哥的爱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经常被同学打。哥哥上学比同龄的孩子早了一年,生日又小,长得又瘦,但却比大他的孩子们学习都好,所以便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孩子们就气不过,时常欺负哥哥,哥哥便哭着回家找妈妈。那时妈妈也年轻,我们又是从外村搬到这个村子里的,便选择了让哥哥忍让,从而养成了哥哥一生都隐忍的性格。敢怒而不敢言,硬是憋屈地过了这半辈子。而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都是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一方面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妈妈发现在哥哥身上的教育出现了偏差,从而对我娇生惯养的结果,应该说有些矫枉过正。哥哥成了妈妈在性格方面教育失败的牺牲品,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我。

哥哥经常被欺负,很少还手,但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记得在弟弟很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也非常牲口,好打仗。那次,哥哥抱着弟弟,这哥们儿一直祸害弟弟,终于把哥哥惹急了,他把弟弟放在地上就同这哥们儿干了起来。这哥们儿一下子就被打蒙了,可能是他欺负别人欺负惯了,没人敢跟他动手,也可能没有想到哥哥也有反击的时候。可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看到哥哥与他打起来,随后就上了手。哥哥抱着他,我在他的脸上,手上,身上一顿猛削,打得他满脸流血。其实,我早就想跟他干一仗,杀杀他的气焰,只是我知道一个人打不过他。这回逮着机会我怎么会袖手旁观呢?这哥们儿平生都可能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长大后,这哥们儿杀猪宰羊,打爹骂娘,实在也是牲口得很。

哥哥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在学习方面。哥哥从小就学习好,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我从小就爱钻进哥哥的被窝里,他就喊妈妈,妈妈就教训他:“你哄着你弟弟点儿,没看到我忙呢吗?”而我属于那种非常好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哥哥拿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他就把在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等等讲给我听。我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问这问那,动不动就会把哥哥问得哑口无言,并开始训我:“你问题怎么那么多呢?”然后我就喊妈妈,哥哥便会又一番挨训。你看,这辈子给我当哥哥,得多倒霉,能不憋屈吗?好在哥哥有个好处,不论自己多么生气憋屈,过几天一定会把被我难住他的问题给我一个合理的解答。我上学后,随随便便学学就会,其实哪里是随便学学呀!是哥哥已经早就给我讲过了而已。而至于我的经常马虎和犯错,纯属自己学艺不精罢了。

我这一辈子没有多少优点,爱读书勉强还算一个。而人生的第一本书也是哥哥帮我读的,一直到今天。记得是我六岁时,哥哥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小人书叫《方腊传》。封面上是方腊身着长麾英勇就义的画面。哥哥那时也只不过上二三年级,字也认不太全,但大概意思还是能明白的。结尾有一个词叫“就义”,我们都不明白啥意思。哥哥那时已经有了词典(现在那本词典还在我的家里,是妈妈省吃俭用,最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买下来的,那时生活实在是太难了)。哥哥就找到了“就义”这个词,我便深深记住了原来“就义”是指死了的意思,还经常与“英勇”连在一起用。那时我觉得哥哥太厉害了,读书竟然那么有趣儿。哥哥看小人书会经常挨妈妈的训,妈妈怕耽误了哥哥学习,而哥哥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即使再想看,他也得委屈着自己。对于我读小人书的问题,妈妈也劝过,可我从来没有听过,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甚至妈妈为了鼓励我好好学习,会奖励我小人书。哥哥与我的命运千差万别,好也罢,坏也罢,都各有因缘,而妈妈的“偏心”真的是让人情何以堪!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妈妈,我对女儿的教育就有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如果老婆给我生个二胎,我一定会把在女儿教育中出现的遗憾弥补在二宝身上。人生头一回当爹妈都不容易。

而我能考上学,跳出农门,也可以说是哥哥所赐。虽然说不是哥哥手把手亲自教我,但哥哥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哥哥在一九八八年考上了锦州师范学院,哥哥考上学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事,只不过是考到哪所学校的问题,因为哥哥回回考试,几乎都是学校的第一名。而我可就不同了,虽然也算是上等生,但总是差那么一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哥哥没有考上学之前,我就没有想过考学的问题。每天只是学着玩,玩着学。等到哥哥考上后我才紧张起来,下定决心考出去。在努力了两年后,也终于如愿以偿。

哥哥考上大学后,原本也想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但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爸爸原本在大队当会计,家里还有一些收入,但后来爸爸由于被借调到公社连续一个月的大会战,用坏了脑子,整天睡不着觉,得了神经衰弱症,而被迫回家务农,致使家里的经济方面每况愈下。而我又在一九九零年考上了学,更使家里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当时哥哥和我在外读书,家里共欠下了近万元的债务。一万元对现在来说并不算什么。可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均工资大约七八十元钱每月。而农村土地里出产更是少得可怜,一户普通的农村之家,一年吃喝花够用了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刚解决温饱问题。由于经济的原因没有供哥哥继续深造成了妈妈一生的痛。而哥哥没能继续深造也成了他的遗憾,从而使哥哥对读书学习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而这些是我后来才一点点在妈妈那里知道的,而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这一生活得没有一点压力,其实是哥哥一直在为我负重前行。

哥哥一直是这样沉默寡言,默默地承受着。而我只有人到中年反思人生的时候,才使一些事情慢慢地浮出水面。前几年,哥哥同我商量把爸妈接到他的身边奉养。爸妈的年纪大了,总需要人照顾,哥哥有两套楼房,又住在北票市里。爸妈住不惯楼房,经常跑回乡下。室内与乡下有公交车,大概需半小时车程。比我住在朝阳市里要方便得多。我知道这是哥哥在照顾我。于是,哥哥便经常在市内乡下跑动。哥哥还是那样沉默寡言,但生活各方面,事无巨细,操了不少的心,哥哥做任何事情都特别细心认真,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没有特殊事情,我只能一年回去两三趟看望爸妈。可以说有哥哥在爸妈身边照顾,我省心也放心。在我身边的许多朋友经常发生由于“孝顺”父母,而打打闹闹的事情。在远方的人总以为在父母身边的人占了便宜,或者没有照顾好父母;而在父母身边的人又抱怨自己吃了大亏,父母太难伺候了。而我们哥俩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哥哥做得确实比较好,我没有理由挑剔;另一方面我也理解哥哥非常不容易,哥哥就是这样压抑了大半辈子的人,宁可自己吃亏,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哥哥不但是我的好哥哥,在赵氏家族里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大哥。爸爸是爷爷的长子,下面有三个弟弟。而哥哥是爷爷的长孙,爷爷共有八个孙子。赵氏家族我们这辈的事情,无论是祖宗祭祀,红白喜事,买房乔迁,孩子上学,甚至各种投资项目,借钱的事情等等等等都要找哥哥商量。我一听头都大了,私下里问哥哥:“哥哥,你活得累不累呀?”哥哥沉默了半天才挤出了几个字。“唉,累能咋办呀?”唉,这就是命运!这都过了大半辈子了,哥哥都不曾为自己好好活过,他这辈子只能是累并快乐着。

哥哥的累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就连最简单的结婚生孩子都不能自由。哥哥跟嫂子结婚两年后就生下了儿子,妈妈也盼着抱大孙子呀!而我结婚后玩了六年,在妈妈再三商量下,也是我实在觉得没啥可玩儿的了,才决定生个孩子玩一玩。并且绝不会担心生男生女的问题,反正妈妈都有大孙子了。等女儿出生后,我又陪女儿玩了十六年。直到女儿上高中不再陪我玩儿了,才想起来写写文章玩一玩儿。我这一生就是一个“玩”字,颇有一点游戏人间的味道。哥哥就不同了,当了那么多年老师,想好好玩一玩也只能是寒暑假,并且有一堆乱事在等着他。现在大侄子又遇到了分配工作或深造博士的问题,随后就有给孩子安排工作,买房子,娶儿媳妇的事儿在等着他。你说闹心不闹心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也是有些变化的。去年回家,我发现哥哥比原来就想开了许多,但还是放不下。常听到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而现实中我觉得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时候往往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其实,无论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取舍的权利全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不过最终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是“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而已。时也,运也,命也……

哥哥这大半辈子活得不快乐,不自由,憋屈拧巴的根本原因在于背着沉重的枷锁。只是规规矩矩地做个好人,从来没想过离经叛道的事情。从小就做一个好儿子,稍大就想做个好学生,后来又做了个好老师,还想做个好丈夫,好爸爸,由于弟弟一大堆,还要做个好大哥……这么多的“好”压在一个人的身上,人这一辈子还哪有个好呢?

苏轼曾经给弟弟苏辙写过一首诗叫《和子游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就是成语“雪泥鸿爪”的出处,是苏轼借怀念弟弟而发出的人生感慨。在苏轼看来,人生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遇驻足雪上,留下印记,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一样充满了不可知。与佛教“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颇为相似。

我对苏轼非常喜欢。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感情甚笃,也一直为后人赞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酒醉之后,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而作。而苏轼在乌台诗案时,弟弟苏辙为了救哥哥,不惜冒着贬官杀头的风险而四处奔走,谱写了一曲兄弟情深的大戏。而苏轼由于误会,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也是首先想到了弟弟苏辙,从而写下了那首名篇《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哥哥,今天我也用苏轼的这句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并表达一下我的心愿——“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