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和很多果树一样是蔷薇科植物,只不过是杏属,梅子也是杏属,我们的先人早就看出梅杏的相似性,所以在种植上就把梅杏放在一起。比如,《齐民要术·种梅杏第三十六》题目就是这么写的。

  杏树是中国的原产,栽培历史应该和桃子一样早,但《诗经》多次提到桃、李、梅,就是没有提到杏。原因,不知道。但《诗经》不提,并不代表那时没有杏,我国最早指导农业生产的历书《夏小正》说了:“正月:梅杏施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还有最奇异的山川鸟兽图解《山海经》也说了:“灵山之下,其木多杏”。以及我国最早的管理大师管子在《管子》中也说:“五沃之土,其木多杏”。可见杏树的久远,我们古人栽培的久远。

  春天,百花盛开,但没有一样能超过桃、杏的明丽,娇艳,那是锦绣一般的美丽,云霞一般的壮美。桃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杏有“漫天云霞,红杏闹春”的烂漫。放下桃子,单表杏树。

  就挑杏田、杏坛、杏园说。

  杏田是和东汉一代名医董奉有直接关系,传说他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多年来治好了无数人,杏树也就栽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称“董仙杏林”。后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就成为歌颂医道高明如董先生的医生的专用名词了。

  再说杏坛,和孔夫子直接相关。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想想白胡子老头孔丘先生捻着山羊胡子眯着眼 睛摇头晃脑在开满杏花的杏林里满口之乎者也,也许那雪白的头发上还落了三五瓣杏花,此情此景甚是动人,那孔夫子除了“仰之弥高”外,顿时多了份亲切,温和,都是借杏花的缘故。

  杏园是喻进士及第的。据《辞源》讲故址在陕西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朝刘沧及第后颇为得意,选了个宴请亲朋好友的地方就是杏园,他选的好,杏园倒颇和书生们的情趣。原话他是这样说的:“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当然他是及第了,温庭筠就不够幸运,所以在“春日将欲东归寄先及第苗绅先辈诗”里叹到:“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知有杏园无计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可见先红后粉落白的杏花几度目睹书生们的苦乐也是身不由己的了。书生们雄心壮志赴考,先赠你“一枝红杏”鼓鼓士气,及第了粉中透些红意地为你笑逐颜开,落第了陪你伤心陪你一同的白脸。

  再说唐朝的杏,入诗很多,根本顾不上“一一道来”,就挑我感兴趣的说几句吧。就是那句妇孺皆知的“一枝红杏出墙头”,很有趣,只要说到红杏,似乎没有不出墙头的,从唐朝就开始了。

  先是吴融的《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后来到了宋朝,陆游在《马上作》中:“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显然是脱胎于吴融的“一枝红杏出墙头”,只不过叶绍翁的“一枝红杏”更有名而已。

  既然是说唐朝的杏,就把宋朝的“一枝红杏”搁下,回到唐朝,就从吴融的“红杏”开始。

  吴融是晚唐诗人,是经历了宦海沉浮的人,漂泊一生,性格不免忧郁,以及无事不在的哀愁。《途中见杏花》就是一例。

  早春,万花还蛰伏,杏花开了,娇艳的伸出墙头,见者原本应该高兴,毕竟灰蒙蒙的整个冬季,猛然有“一枝红杏出墙头”,该是何等的喜悦,但是吴融心事满怀,看的见红杏,感受不到喜悦,反倒正自惆怅。所以看到杏花只感到韶华易逝,时光难留。

  此时林中朦胧听得见黄莺啼鸣,只是春还早,杏花就是盛放,蝴蝶也因为寒冷不能来。不由得想起长安的五千杏树开放,犹如满天云霞笼罩神州,那是何等的壮观。

  大唐在吴融时代早已江河日下,帝都就算是杏花盛开,也不久长了,诗人途中羁旅,看到“红杏出墙”,心情反而升起对人世的点点无奈、哀愁。和后世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大异其趣。

  说唐诗里的杏,不能不提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也是妇孺皆知的名诗。诗通俗到不用解释,没有一处用典,但句句打动人心。清明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大节。缅怀先祖,踏青出游,情绪是在“慎终追远”和“风清气爽”中交替的。杜牧赶上清明下雨,内心涌动着愁绪,想要借酒浇愁,酒家挺远,那是杏花盛开的村庄。愁一下子在杏花的盛开处要化解开来。

  还想说一下温庭筠的小诗《碧涧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温庭筠行旅中,早晨醒来若有所思,赋诗一首。刚醒来,梦还没彻底遗忘,恍惚间知道自己在驿站,我认为的家乡楚国远在天涯,不免思念,外面月亮已经落山,“思归”的子归鸟也歇着了,打开房门一看,满院是盛开的山杏花,我心情不由为之一震,豁然开朗。

  这才是杏的妙用,所以特意以此结束唐诗中的杏。

  至于后人附庸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为杏花神,那就各看对眼吧。

  反正唐时红杏就出墙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