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军营退伍回乡后,被安排在县城里做教育教学工作。那时候的春节,人们还是很重视的,也很有年味。

       当时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工资不是很高,加上自己本身没有经济基础,所以生活还是很拮据的。住房就是一件很大的困难,别说住砖瓦房,就连土草房要想买上一间,那也比登天还难,因为那个时候我的月工资,只有三十七块钱。就连加上爱人的工资三十几块钱,每个月我们两个人只有六十多块钱的收入。没有小孩的时候,生活的开销还可以,勉强能维持过得去,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开销就马上紧张了。没有办法自己也想尽了办法,琢磨业余时间干点小买卖,赚点小钱来补贴家用。比如我利用假期和周末卖过面包,也卖过冰棍,还和同时们抬过木头归楞,从中也挣了一些小钱。

       一九八五年的春节前,我去市场里买鞭炮和对联,我看见有几个卖对联的人,都是自己手写的对联和福字,我回到家里找到同事赵老师说了这件事情。赵老师说;“咱俩也买一些红纸,银粉和金粉,然后再弄点汽油,再买一些墨汁,就可以自己写对联卖了。”我们两个人,在八六年放寒假时,说干就干,一切准备停当后,我们就在赵老师家里开工了。同时还刻挂钱,买一些五彩纸,自己画上图案,用笨重的原始工具,开始刻挂钱,我们写的对联有:金鸡满架,出门见喜还有各种小福字等等。我们利用寒假期写对联,在赵老师家里专门有一本书籍,参照那里的对联,用毛笔写金粉字、银粉字的,还有墨汁写的对联。

       我主要是用毛笔写对联,因为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学过写毛笔字,写的不算太好但有基本。后来到学校工作,自己业务爱好,也经常的写上几笔,不管写的如何,就是敢写而已。赵老师负责刻挂钱,这个挂钱很费事,因为需要画图案和写字,还要刻出来,所以比较费事。在写对联的过程中,我们也曾经向从前卖对联的人咨询过,可是并没有得到帮助。那些人只是说;“我们的对联也是从外面进的货。”具体如何进的货和从哪里进的货,那些人只字不提。我们得不到确切的信息,只能自己一边琢磨写对联,一边自己继续努力地做,因为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经过一个寒假期的努力,我们写了很多的对联,剩下的事就是等到春节前的一段时间里,去蹲市场卖对联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个日子是春节前的最重要的日子,过小年了,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等着过大年了。也从这一天起,就闻到了年的味道了,而且年味越来越浓了,我们也拿着自己写的对联来到市场开始卖对联了。也是检验一下自己的作品能否卖出去,说白了,看看能否赚钱。我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开始,就蹲在市场里开始卖自己写的对联。开始的头几天,只是星星点点的卖出去几副对联和挂钱,因为卖的量少,再说我们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买卖,我和赵老师心里也没有底,所以,很紧张。不管怎么样想要做买卖挣点钱,就得试一试,紧张也得做,就在这种心理活动下,我们继续卖对联。

        在年前的冬季里,黑龙江的天气室外还是很冷的,滴水成冰,我和赵老师穿着厚厚的棉衣和棉鞋,戴着棉帽和棉手套。守在市场上站着对联摊位上,吆喝着:“卖对联!卖对联了!庆贺新春好对联!”到了春节前的两三天,是买对联的人们最多的时候,我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到了年三十的上午,是我们的新春对联售卖的最后时刻,因为到了下午一两点钟,所有的人们都收摊回家过年了。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那一天开始,到了年三十上午,我们的对联几乎全部售光,最后一结算,我们扣去投资费用,每个人赚了百八十块钱的收入,这个收入是我们当年月工资的三倍多。我们很高兴,也很开心,因为毕竟我们一个寒假没有白忙活。

       那年的年三十下午,没有人再来买对联了,我们也收摊回家里过年了,因为毕竟还是挣了一百多块钱,我们也都买了一些年货,各自回家准备过年了。回到家里家里人也都是很高兴,因为一是忙活了一个寒假,写对联卖对联赚了百十多元钱,二是正好是过年,所以家里人都很高兴。我们按照传统的春节习惯,吃年饭,放鞭炮,开开心心过大年。第二天大年初一,我们走亲戚,串门子。那年的春节我们全家人都十分快乐,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坚持写对联,卖对联做了好几年这个小买卖。

       后来我们还去过农村,给结婚的人家送过喜字,也干了很多小买卖,总体来看,没有赚过大钱,小小的零花钱,还是可以吧。一晃而过,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如今的生活不愁吃不少穿,真的是幸福多多。如今的过年春联,都是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彩印,而且是五花八门的,不知道是手写的春联好,还是这些现代的彩印的春联好,我们也无法去辨别。不过尽管高科技的发展,代替了人们的手写体,我个人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书法不能丢,还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到幸福,我们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更要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