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三月初的一个晚上,春寒料峭,我们的军列缓缓的驶入了保定军站,带兵的杨三波技师让我们下车,我们这些刚穿上绿军装的新兵如梦初醒,才知道到了部队所在地。就是从这天起我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活。

  下了火车,来到站台上,排好队开始点名,我们被分别带到各自的解放车旁上车,随后进入营房。

  忘记走了多久,穿过闹市区,在昏暗的路灯下,军车开进了一个满是苏式楼房的营区,这就是我的部队。

  第二天早上六点,随着起床的军号声,在班长的催促下我们这些新兵起了床,迅速来到操场集合。只见得我们通信营的几个连队都已集合完毕开始出操,那“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响彻云天,各连队整齐的步伐看呆了我这个刚入伍的新兵。

  还没回过神来,班长一声嘹亮的“立正”声,把我从恍惚中震醒。新兵们的站姿五花八门,队列也前后不一。随着班长“向右转、齐步走”的口令,我们这些新兵迈开了军营的第一步。

  初到军营,一切都是新鲜的,老兵们那红领章和红帽徽映衬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煞是精神,整齐划一的步伐英姿飒爽。

  初到军营,一切都是艰苦的,离开父母,一切都靠自己,难以下咽的“二米饭”,南方兵做的辣乎乎的炒菜。自己洗被子,自己洗衣服,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

  初到军营,一切都是紧张的,“向左转,向右转……”的枯燥军训,每天三顿饭前都要唱军歌,每天晚上都要学习《毛主席著作》,每天都要整理内务,每天都要按点熄灯。

  初到军营,一切都是拮据的,一个月六块钱的津贴,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生活用品需要自己购买。

  新兵连的日子,需要用心体味从老百姓转变成军人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是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至少是要剥皮掉肉的。我入伍的部队是38军的113师通信营,我1.76米的身高,笨手笨脚,胆子很小。走队列经常被班长呵斥,整理“豆腐块”式的内务经常最后一名,班务会上经常被讲评,说实话当时很难堪的,当一名合格的战士真的很难。

  通信营刚入伍的新战士有一百多名,来自山东、河北、北京、四川各省市。我们新兵班九位新兵,加上班长十个人住在一个大通铺,第一次感受住集体宿舍的热闹。

  入伍后,每天就是枯燥的军事训练,十分紧张。没过多久,还不断的搞夜间紧急集合,黑着灯穿衣、打背包,然后跑到操场集合,紧接着就是跑很远的距离,中间还有发现敌情的卧倒和隐蔽等动作。回到营房的时候,“狼狈相”可想而知。等打开灯,大家相视而笑。班长却还要很严肃的进行点评。

  有一天,紧急集合后刚进入梦乡,又一声紧急集合的哨子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们又急忙摸着黑打背包,穿衣服。等我从铺板上跳下来时,全班的战士都走光了,动作似乎都比我快,当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队伍里时,发现脚上的鞋子连鞋带都没系好,背包也没打好,让战友们见笑。一路的急行军,竟然是抱着被子走完的。紧急集合完了,连长检查背包,手电筒照在我们几个的背包上,被喊出队列,在全连战友面前展览那丢盔卸甲的狼狈相。

  训练是艰苦的,年轻的我们从一个老百姓变成一位纪律严明的军人,新兵连就是一个开端。一位叫刘广成的四川战友伸出了冻得满是冻疮的双手给我看,用浓重的四川话说,很不习惯北方的天气。

  当年新兵连的训练不仅仅是艰苦,每天还有晚点名,每天还有班务会,每晚还要自觉学习《毛主席著作》,每天早上还要争先恐后的去打扫卫生。每天都是天天讲,天天搞总结,天天提高认识,天天还要讲学习心得。有幸的是我还被新兵连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登上了新兵连黑板报。

  现在想起来,军营的每个“第一次”,每个“天天”都是历练和成长、都是收获和感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闯过去这道关,迈过去这道坎,这些记忆都会历久弥新,始终支撑着你努力前行,受益终身。

  新兵连的生活很暂短,短短三个月的训练我们就要被分配到老连队,战友们有了很深的感情。临别时有的含着泪和朝夕相伴的连首长和战友告别。记得一位叫王凤昌的战友分别时哭的一塌糊涂,他入伍时仅仅一米七的个头,一年后竟然长高到了一米八。我的班长叫李龙云,一位很和蔼的河南战友,临别时他给我们很多叮嘱,最后我们新兵班还照了一张合影。

  我比较特殊,新兵连生活还没结束就被分到了通信修理所。在这里和通信修理所的老兵们一起工作和生活。我记得,从新兵连出来,我黝黑的脸庞上长出了胡须,我多少感觉到我似乎长大了,我渐渐地理解了战士的含义。

  军营的生活精彩斑斓,在军营我第一次听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口音,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毛主席那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含意。记得一位七五年湖南兵叫黄建兵,我问他是哪里人,人家连续说了好几遍我都没听懂,湖南俩字竟让我理解不了。山东蓬莱战友肖增明浓重的胶东话听起来如同走进了他国,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海蛎子”的味道。北京兵王志辉和薄如冰那字正腔圆的京腔让我羡慕不已。保定那带着拉着长调的儿字的口音让我感觉新鲜有趣。

  军营严明的军纪,让我学会了正确面对挫折、勇敢接受挑战,读懂了使命与责任、勇敢与刚强、激情与梦想。军营这个大熔炉让我淬炼成钢。

  如今,四十六年过去了,新兵连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新兵连战友们那青春的脸庞也还历历在目,让我难以忘怀,今生永不忘怀。

  正是:

  当年十八顶朝霞,气宇轩昂胸带花。

  别母离乡辞故里,参军报国到新家。

  风吹雨打山间走,雪舞冰封月下爬。

  戈甲裹身怀大志,一腔热血献中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