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326458387113.jpg从凤阳采风回到淮北后,细细品味,明白了不少事情,一是见识了藤茶;二是知道了家谱里说的事情就在凤阳;三是知道了凤阳与古钟离子国的关系;四是基本弄清了那里的建而又废的皇城。

                                                     一、初识藤茶

       处暑过后,天就凉爽了,这应该是夏天与秋季的一个分水岭。然而,这些天还是有些炎热,屋里要开启空调来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氛围。

      午后,我打开在凤阳时东道主赠送的礼品——藤茶。从凤阳回来后,这盒藤茶就放在茶几上,我一直没把它当回事。用剪刀剪开包装锡纸,捏了一撮,放进玻璃杯里,用开水冲泡。我把玻璃杯放在电脑桌的右边,一边打字,一般观察茶的变化。我看见茶叶在开水的滋润下缓缓下沉,一种特殊的茶香飘来,我伸头靠近茶杯嗅嗅,有股“六安瓜片”似的香气。我小心地啜了一口,在满口的茶香中,里面还含有天然植物的清气,还有些许淡淡的苦味。在凤阳,我是第一次知道藤茶之说。今天,也是第一次品尝藤茶的味道。

       藤茶,又称长寿藤、白茶、龙须茶,野生于凤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酿生“凤阳藤”特殊品质,自古以来,当地百姓采其叶芽炒制加工为饮。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领兵驻扎在凤阳山时常饮此茶,后派内宫官员回家乡凤阳炒制供其饮用。“凤阳藤茶”说明书上说,藤茶似茶、名茶、非茶,是集营养、保健、药用功效为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长期饮用可疏风散热,并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那天,在凤阳采风中,最后一项活动就是在四星农家乐景点——藤茶山庄举行“走进狼巷,韭山探幽”文学笔会论坛。午饭后小憩时,天空下着丝丝细雨,我杂草丛生的土路上漫步,路边便有许多藤茶。看得出来,它们在阳光抚育下,加上雨露的浸润,藤茶芽叶肥硕,叶质柔软,色泽翠绿。现在,再看玻璃杯里的藤茶,汤色明黄透亮,尽管又加了两次开水,依旧香气清爽,口感醇厚鲜美。

       在文学笔会论坛上,我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感动得几乎哽咽,我说,这次来凤阳,我是来认祖的。我说,我从淮北来,父母都在怀远老家,但是,我的祖上是凤阳的。尽管距离不算远,可我是第一次踏上凤阳这片热土,这片我思思念念的“祖居地”……

       

       二、家谱故事

       虽为家谱,也含国事。这是一个《怀远宋氏原谱引》,是万历己丑年仲秋原任广西柳州府通判第八世孙宋允殖编撰的。

       他说,据先世收藏部颁户帖系,临濠府中立县七都民籍回考,府志临濠,即今之临淮。春秋时为钟离子国,秦汉以来为钟离县,隋唐为濠州,又为钟离郡。宋初为团练州辖钟离等县,元至正十三年为濠州安抚司,十四年为濠州路,十五年为临濠府,二十三年仍为濠州领钟离等县。

       太祖高皇帝于元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朔先即吴王位,本年为吴元年仍为濠州,又改为临濠府,至洪武三年始置中立县属之,吾先世所藏之贴即此年所颁也。则前代以来为濠州之民久矣,是年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改中立县为临淮县,定中都筑新城于临淮西二十里,洪武七年十月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从治于新城,析临淮县太平、青洛、广德、永丰四乡民置凤阳为附郭,而吾先世拨入凤邑南八都一图四甲,今八土民是也。其余族属尚在临淮,今长春门、宋北门外宋氏办拨入凤邑与吾先世同,在宋时本系一族,惟谱贴失传故渐疏远耳。前朝祖墓今在:淳陵东南隅名曰宋家小山。蒙太祖仁慈,以年湮代元未令迁移。迄今子孙渐盛,行辈难稽,谨择杜诗一首,以一字为一世,排列使无紊乱,以便稽考,此诗毕另为赓续,则俟诸后人矣!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早起,祝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诗满腹中。

       这样一段记载,就是说凤阳宋氏是土著民,唐宋时期就在这里生活了,还有比较具体的行政属地,“凤邑南八都一图四甲”。祖坟在明皇陵的东南角,一个叫宋家小山的地方。承蒙太祖仁慈,在建造皇陵时,没有命令迁走。在续家谱时,用了一首杜甫的诗,四十字,作为四十个辈分,往后延续。四十辈续完了,就是后人的事了。

       在平心堂藏版《续修怀远宋氏家谱序》中也有这样一段记录:宋氏家族本是殷商遗育,唐宋以来为濠州钟离县人氏,祖居甘枣树宋家小山。由于祖传家谱年经久远,屡遭战乱,家谱失传。元末朱元璋兴兵,战争不停,始祖子真公为了避乱,携带妻子隐居长安山长安村,深知韬晦不欲见。

       清末民初,怀远宋氏修家谱时就把子真公认为始祖。这个家谱序说,子真公,娶妻袁氏。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彦和。彦和在堂兄弟中排行十二,娶妻王氏,有五个儿子,分别叫能、旭、玉、瑁、恕。能公传了十代;旭公有个儿子叫荣;玉公迁到寿县一个叫西华寺的地方生活了;瑁公有个儿子叫暹;恕公有八个儿子,分别叫选、铎、遇、连、浩、茂、琼、玺。排行老大的选,生了六个儿子。因为长安山地方狭小,宋氏家人旺盛,选公就于明朝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带着家人迁到了怀远县鲍家集西一个叫水塘边安家,置产务农,后来这个村子就叫塘沿。与此同时,恕公二子铎、四子连也迁居到鲍家集北边的藕塘、藤家园置产务农。根据家谱记载,我的祖上是恕公的四子、选公的四弟、在藤家园的连公,本人为宋氏二十世孙。

       从2018年开始,凤阳、怀远宋姓准备在1995年版基础上,续修家谱。我在网上搜到凤阳县长安山“平心堂”《宋氏家谱》续修办公室寄给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一封信。

       信里说,尊敬的宋楚瑜主席,您好:安徽省凤阳县长安山“平心堂”《宋氏宗谱》正在续修,稽查考证,吾支“平心堂”三世讳玉甫、讳玉林、讳玉尔昆季三人,从其族叔讳佐芳追随明太祖,隶江阴侯吴良部南征,取金川、平九溪、克铜鼓,分任锦衣卫正千户、通判、指挥使,于永乐初落籍湘潭,创立昭山宋支,瓜瓞绵绵,肇传至十九世讳达(又名讳扬晖),是为尊父。茫茫淮水之波流长源源,欣欣长山之木本固枝荣。自古“荣光耀祖”和“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之高尚情操,阁下启鉴此笺并征得同意后,吾凤阳长安山“平心堂”《宋氏宗谱》续修办公室将派人员南下宝岛与您聚叙,并恳请您为新续《宋氏宗谱》墨宝题名。

       我没有核实凤阳宋氏族人见没见到宋楚瑜,但我从信中得知,当年朱元璋在打天下推翻元朝统治过程中,祖居凤阳的宋氏族人也参加了他的队伍,并取得赫赫战功,被加官进爵。


       三、钟离古国

       几年前,我在第一次看到1995年续修的《怀远宋氏宗谱》几篇序言时,里面多处提到祖居地——钟离、中立、濠州、临濠,以及宋家小山、长安山等名字时,毫无地理概念。这些古时候的地名,简单说,就在现在的凤阳,与我家乡怀远县和现在工作的淮北市只是咫尺之遥。其实,现在的怀远县,也曾属于古钟离国所辖,但在我心理上,感觉有十万八千里,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

       那天下午,参观凤阳博物馆历史文化厅,在一块牌板上看到凤阳县的行政隶属历史,与家谱上的记载基本相符,心里距离一下子就消失了。心想,我总算找到了祖宗根本。

       小时候,我听爷爷讲,祖上是明朝时期从山西老槐树下迁来的,那个地方老鸹窝。后来在《南方周末》上看一篇文章,讲述了明朝大移民的历史,里面夹杂着“解手”的由来、“小脚趾甲为何两瓣”的传说。再后来,我与朋友一块去山西旅游,专门去了趟洪洞县,到“大槐树下”拜祖,找寻宋姓牌位。在那里,我才弄清楚了那段大移民历史。当看到家谱里的记载时,知道弄错了,我的祖上在明朝几次大移民前,就是凤阳的土著人。

       宋姓的起源比较单纯,主要源于春秋战国时的宋国,是典型的以国为氏的姓氏。宋姓本姓子,以宋为氏。子姓宋氏,是中国古老而又辉煌的姓氏之一,为商朝王族支系后裔,其始祖为周初的微子启。《通志氏族略二》:“宋氏,子姓,商之裔也。”《元和姓纂》卷八:“宋,子姓,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王(按:当为周成王)封于宋氏,传国三十六世,至君偃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代姓与氏不分,宋遂也成了姓。就是说,宋姓的发祥起源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自宋国被齐国灭掉之后,就有宋姓子孙散居到江苏、河北、陕西关中、湖北等地。隋代以前,宋氏分布于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山东、甘肃、安徽、浙江等省。依据这些记载,或许在隋朝之前,宋氏一族就在凤阳生活了。

        无论是阅读家谱,还是参观凤阳博物馆,我都对这个县城曾经有个叫“钟离子国”的历史极感兴趣。据说,在今天的凤阳县板桥镇古城村,还有钟离古城遗址,只是没能前去拜访,我就在一些资料中找寻这个古国的存在和她的故事。

       对于钟离子国名字的由来,《左传》称,其前后存在了一百多年。《史记·秦本纪》载,钟离原本作“终黎”,赢姓之国,是在西周的时候,由伯益的后代受封而建立,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赢姓。就是说,现在的凤阳钟离古城至少有两千七百年的历史,也是安徽省现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

       须知,这钟离子国是一个小而显眼的国度,方圆约有200公里,处于一个极不平凡的军政动荡地带。它地处南北通道的淮河要津,位居“吴头楚尾”,是强大吴国、楚国称霸的争夺前沿。史书载,周代在此设方国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钟离为楚属邑。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吴、钟离边邑儿童争桑,致两家相攻,互有死伤,吴王发兵攻楚,钟离城又被吴王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秦汉时均在此设郡县。至唐代武德年间移至城西今临淮镇,故城遂废。

       一个小国,在乱世的春秋时期,是如何在大国争霸中生存下来的呢?作家程学武的《一个古国的前世今生》文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是安徽文物研究所考古专家阚绪杭给他讲述的故事。

       在钟离子国筑寨建城、国家发展过程中,她的对面邻居——淮河以北的徐国,仗着面积广大,人多势众,兵力强大,经常挑衅欺负钟离子国。面对强大的邻居,钟离人再次显示了同仇敌忾的勇气,以举国之力,冒死渡河一战,结果把徐国打得稀里哗啦,大胜而归。

     《春秋左传》还记载了六次发生在钟离之地的重大军政事件。其中一次影响较大,体现了一个小国的大规模外交战略。鲁成公十五年,即周简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76年,冬十月,作为楚国附属国的钟离国,来了一个不平凡的不速之客。他叫伯州犁,是千里之外的晋国贵族,因身为晋大臣的父亲伯宗遭遇诬陷被杀害,受连累而将被诛的儿子只能选择逃亡。伯州犁看中了钟离这块宝地,便驻留下来,谋划报仇,交结朋友,甚至鼓动钟离国君开创双重外交和开展国际联盟活动。就在这年的十一月份,钟离国都城高车亮马,盛况空前。这里隆重举行了由钟离国君参加并主持的“多国联盟会议”,参加者有士燮(晋国)、叔孙侨如(鲁国)、高无咎(齐国)、花元(宋国)、孙林父(卫国)、公子鰌(郑国)等众多诸侯国大臣、使者和名士,会议成功举行。值得史家关注的是,这次会议还特邀了吴国派使臣参加。《左传》载称是“始通吴也”,作为楚国的附庸,这可是有远见有胆识的创举,开通了一道双重外交的“左门”。“钟离会议”结束后,钟离国声誉自是陡然腾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境内一切尚好。大抵正因此,由晋逃亡钟离的伯州犁,在此定居并发展,其族繁衍壮盛,因成钟离姓氏。《唐书·世系表》对此有载,形成因地名立氏的一宗要例。

       吴、楚大国之间,或各附属国之间,稍有矛盾即付诸武力。吴王僚八年,即公元前519年,吴国的边境小城卑梁,与楚国边城钟离相邻,双方女孩一起采桑戏耍,竟然恶化成双方争斗,最后导致吴、楚两国开战。公元前518年,楚平王率领水师东下,“以略吴疆”,越国派兵夹攻吴国,取得小胜,二国庆贺之后,楚王坐船去圉阳了。吴军紧紧追随,直到楚边境,而楚守军没有戒备,吴军突然袭击,获得大胜,顺手消灭了巢、钟离这两个楚的附属国。钟离国被灭国后,其城池还在,钟离旧民仍然生活在那里。后来越王勾践灭吴,钟离城短暂归越。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回属楚,直到秦统一。这漫长的250多年,钟离城始终为楚之城邑。

       钟离城自建至弃,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现城址保存尚好,城内外遍布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化堆积。

       当然,这些资料,于我而言,只为解开祖居地曾有一个叫钟离子国的谜团。若再去凤阳,我一定拜谒这个古城遗址,并送上真诚的敬意!


       四、拜谒皇城

       真是有些愧对明太祖朱元璋了,他在家乡凤阳建了一个皇城,我居然不知道。他自己建了,几年后,又自己废了,或许就是不想让后人知道,也包含至今人们仍在揣测的谜团。

       在县博物馆里,一个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蟠龙石础吸引了众人围观。据说,这是从明中都遗址发掘而来的,是奉天殿众多石础中的一件,也是目前全国最大、最豪华的都城主殿大石础。它的底部为1.7米见方,面积7.29平方米,中间圆形凹进去的部分是用来立柱子的,被称为“立柱坑”,表面雕饰着祥云纹图案,础槽突起精雕蟠龙飞舞,凸显皇家气势。现在的北京故宫太和殿内也有石础,但它的面积仅为2.5平方米,只有这个石础的三分之一大,并且没有任何雕饰。管窥见豹,可以想象当时明中都是怎样一种显赫气象了。

       据《明史·地理志》记载,中都城平面呈扁方形,“周五十里又四百四十三步,立九门。”经踏测为30.365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是明太祖朱元璋集两千多年来我国都城建筑之大成,是一座最为豪华奢侈的都城,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代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代的新风格,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城建筑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现在的古城遗址实为中都皇城遗址,也就是中都城的内城遗址。《凤阳新书》载,“里城(皇城)一座,周六里。”皇城共设有四座门,南为午门,两侧还有左右阙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据实测,这座皇城面积为84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还要多12万平方米,真是无法想象的豪华了。难怪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老先生这样评价说:“凤阳明中都城是爷爷辈的,南京故宫是儿子辈的,而北京故宫是孙子辈的。”“中国几千年宫廷建筑中都考第一,没有中都就无法认识中国几千年宫廷建筑的历史渊源。”

       那天,从博物馆出来,沿着一条直道去拜谒中都古城,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时候看古城遗址,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大家穿过护城河,就站在了中都古城西华门前,三个门券洞被栏杆挡着,不能近前,视线往两边延伸,看到的是长长的古城墙。随后,沿着护城河向南行走,折而再向东。护城河边,绿色植物繁茂,各色花儿还在盛开着。我不时穿过花丛,走近河边,拍摄城墙与河水的影像。到了南门,就是午门,门前较为开阔。放眼望去,午门城楼台基平面呈“凹”字形,三个主门券及两侧的白玉石须弥座浮雕完好无损, 两边的阙门还没有完全清理出来。站在这里,仍可想象这座皇城当年是如何的恢弘气派。

       然而,现在看来,这座皇城只能是一个过程中的恢弘,一种留存的形式上的气派。他的兴建与罢建才是历史学家探究的根源。一座历时六年接近完工的都城,朱元璋的一句“算了吧”,就戛然而止了。当然,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一件万分纠结的事情,最后的决绝,也展示了一位王者的果敢。

       也许,朱元璋最初的想法也是一个创新,远离曾经的那些历史都城,定都中原,那就把都城建在老家临濠吧,这是一种怎样光宗耀祖的事情呀!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乡友们也是欢呼雀跃,喜庆万分。然而,朱元璋又是一位心机甚重的皇帝,都城罢建肯定是从多方面考量的,最重要的一条或许就是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的说法。

       我从凤阳采风回到淮北后,在一个叫着“小张理发店”里理发,理发师小张就是凤阳县城人,二十多年来,我的头发都是交给他打理的。谈到明中都城的罢建,他便是滔滔不绝。她说,在中都城建设期间,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开国元勋,也是跟皇帝一样,想着光宗耀祖呢,就在中都城边纷纷置地建房,他们大权在握,自恃功高,百里之内,宅第相望;他们结党营私,任人为亲,形成了各自的武装力量。朱元璋在视察中都建设时,一定发现了端倪,待他回到南京,得知刘基被胡惟庸毒害,他猛然想到刘基当年反对定都临濠的良苦用心,就是为了抑制淮西勋贵势力。一个在战场上杀伐决断毫不犹豫之人,在皇帝的宝座上,岂会瞻前顾后呢?他幡然醒悟之后,当机立断,即刻下诏“把中都役作”。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次,一个王朝的宫殿由自己建起,又由自己亲手毁掉。

       今天的我们,无需揣测600年前具有雄才伟略的朱元璋脑子里的复杂思路,只是通过这个皇城遗址,想象一下它曾有过的辉煌,甚至那个朝代的辉煌就够了。然而,一个朝代终究要被另一个朝代所代替,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总是要不断前行的,这就是规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