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感情动物。在一个地方住久了总会思念,并充满激情和好感。在我的记忆中,辛高圩就是让人值得回味的地方。

           其实辛高圩作为地域名称,只是一块狭长地带,她南距东陬山3公里,北距板桥镇20公里,东距黄海岸边不足9公里,而西面紧紧地依偎着烧香河。辛高圩集镇与盐场的母亲河——盐河紧密相连,唇齿相依。这个集镇南北长2公里,东西长仅0.5公里,最繁华时候人口达万人之多,曾经是徐圩盐场和徐圩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关于辛高圩地名的由来是颇有故事的。有人说辛高圩是因为一个开明乡绅李味辛在此建滩和兴教而得名。也有人说,当初在此创业的人们不仅辛劳,而且得到高人指点,故名辛高圩。不论是哪种说法,这个地名都是具有神奇色彩的。

        就拿李味辛来说吧,又名道心,生于1875年,卒于1928年,秀才出身,是正宗的灌云中正人。李味辛1899年至1901年任教于“精勤书院”,1902年至1910年任教于“精勤学堂”,并于1912年出任校长。李味辛潜心教育事业,任校长期间,有几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也就后来的江苏省海州师范,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困境,是李味辛先生给予大力资助,才保证他们学业的完成,直至毕业。李味辛不仅致力于教育事业,而且致力于淮盐的振兴事业。1921年前后,为开辟淮北原盐的销路,打通扬州销岸,他出巨资兴建了徐圩坨地码头,由此,中正场的原盐才开始由轮船运输。李味辛对淮盐的历史贡献是颇大的。

         1956年以前辛高圩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荒碱地,蒿草丛生。为了改变原盐生产落后状况,淮北盐务局在驳盐河东侧建起了一座电力扬水站,供徐圩盐场产盐用水,使盐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此站当时便取名为“辛高圩扬水站”。1960年又在扬水站的西南方烧香河东岸,建立了内河运盐小盐坨。1964年徐圩盐场生产物资仓库也在小坨地东边建立,紧接着供应股也从老徐圩迁来办公。        

        为了便于生产也便于生活,当时场里便在仓库后边盖了十几间草房,供职工居住。因为当初只住八户人家,故称这个小居民点为“八大家”。后来,徐圩盐场又在仓库南边约1公里处,驳盐干河由东向北拐弯地点的“干打垒”盖起四排草房,供老年退休工定居,因为这个居民点在总干河拐弯处,故就叫“大拐弯”居民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大拐弯西侧先后盖起600多间瓦房,供圩下退休盐工搬上来集中居住,共400多户近2000口人,北侧则盖上了医院和老年俱乐部,让老年职工安度晚年,故取名“幸福村”。

        1972年以后,场镇机关也陆续迁移到辛高圩地区,辛高圩便形成繁华的小集镇。九十年代以后,自然形成的“丁”字形街道两旁雨后春笋般地建起许多两层商业小楼,商店林立。也因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有人投资又在街道上建起两座农贸市场。每天上午附近农村挑葱卖菜的农民来此赶集,居民上街买菜,使这个小集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场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时候的辛高圩可谓风生水起,得风得雨。

        时过境迁。如今,辛高圩已被政府列入整体规划之中,随着徐圩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许多房屋已被折除,人们不得不离开这片充满深情的咸土地,搬进城里生活。不久的将来,这里或许会工厂林立,或许会成为生态湿地。但无论如何人们都不会忘记这段人生经历。“八大家"将成为历史,“大拐弯”将成为记忆,“幸福村”将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有理由相信,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快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