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盐乡,有着许多关于“年”的故事和传说。这片咸土地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童叟,几乎所有人心中都装着鲜活的记忆和浓浓的怀旧情结。孩童时的“年”是365天中最值得挂念的日子。浓浓的年味是从孩子们闻着尝着舔着嘴唇的舌尖上流出的,也是从孩子们看呀听呀处处觉得新奇的双眸和两耳中飘出的,更是从孩子们穿着新衣新鞋蹦呀跳呀脸上挂满微笑的稚气中溢出的。

        过年了,盐乡的孩子们都有着美好的期盼。盼着能够吃上热气腾腾的元宵和水饺,穿上崭新漂亮的衣裳。特别是能够吃上平时无缘的肉类,会有一种“小确幸”的感觉。对于吃惯了自腌咸菜、土话叫作“小就子”的盐乡孩子来说,能够吃上满桌鸡鱼肉蛋的饕餮盛宴,自然是最快活的事情了。

        对于吃,盐乡人是有讲究的,一定要讨个吉气。比如,初一早上吃汤圆,大人们是决不许小孩说“吃汤圆”,而是叫“抓元宝”。把金银财宝抓住了,预示着来年有个好运气,会发大财。一个“抓”字可以形象地反映出盐乡人的直率和纯朴。吃饺子也决不允许小孩说“吃饺子”,而是叫“吃弯弯顺”,寓意万万顺,凡事都会顺顺当当,企盼着来年盐乡风调雨顺,定会有个好收成。最有意思的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盆一边烤着“元宝火”,一边包着汤圆和饺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格外亲切。有心的父母一般都会乘孩子们不注意时偷偷在汤圆中放上一两枚崭新的硬币,待第二天早上“抓元宝”时,谁有幸“嘎嘣”一声吃到了“惊喜”,也就预示着这个人将来会有好运。一般情况下这一两枚硬币都是被家中比较受宠的人,比如“老阁儿子”或“老阁闺女”吃到,这个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的人也就吃得十分开心。其实,这之中多多少少会有父母导演的成份。但孩子们不懂呀,全当是真实的,是命运注定的。

        过年了,盐乡的孩子们有着殷切的期望。他们不仅期望有好东西玩,也期望能够听到大人们讲盐乡习俗。有许多事还能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身手。就拿贴对联来说,孩子们贴起来也很是拼。盐乡的住房比较特别,大多数人家都有庭院,房屋大小不一,错落有致,门窗也较多,贴的对联也就多。最多的人家甚至可以贴上十多副。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在每个窗户上贴上窗花,没条件的也要贴个福字。就连室外的水缸上也要倒贴一个大“福”字,寓意福到了。贴这么多对联,也就忙坏了孩子们。他们上下穿梭,忙里忙外,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盐乡年文化的熏陶。孩子们最期望的还有年三十晚上父母给的红包,俗称“压岁钱”。尽管这个红包略显羞涩,只有几毛钱或是几分钱,但是红包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塞给孩子们,这既是父母对晚辈的关爱,也是对孩子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一般情况下,这天晚上父母都会将“压岁钱”和一块用红纸包着的年糕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等到第二天大年初一早,孩子们一睁眼就能看到红包,预示着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一嗅鼻就能闻到浓浓的年糕香味,预示着今后的人生定会高升。孩子们的高兴劲就甭提了。

        有了红包也就有了玩的“资本”。孩子们最拿手、最喜欢的就是放炮仗。玩法不仅多而且有趣。胆小的点上火就会扔出去,自己跑得远远的抱着头偷偷看,生怕炮仗炸着自己。胆大的则拿在手里,一手捏炮仗,一手点火,只听“嘭”地一声,炮仗飞出,随即又是“嗵”地一声在空中炸开,孩子们也就随之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很有满足感。在“年”中玩炮仗也是有讲究的,得图吉利,讨个好彩头。就是遇上不顺的事也得变个法子讨运气。比如,遇到第一个放了哑炮,得说句“闷声大发财。”遇到第二个一下子就放飞了,得说声“马上升起来。”如果遇到第三个只见“呲呲”冒火焰就是不见响声,则可以来一句 “越呲越痛快!”总之都是吉利话,孩子们说着顺口,大人们听着高兴。

        时过境迁。现在盐乡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早已不愁吃穿。但过年了还会有期待。他们期待年味浓了才有情,也期待年味淡了才是真。每天的饭桌都像过年一样,人们对年味越来越淡已有所适应,好像过不过年都无所谓一样。事实果真如此吗?看似好日子过多了年里无忧无虑,但物质上的优越代替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大鱼大肉充满肠胃的满足感很快就会散去。人们对浓浓的年味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舍弃的。因为盐乡人过年时的年味就如一幅具有图腾意味的美丽画卷。盐乡的图腾是什么?老人们会说:灶王爷的灶台是应该拜一拜的,否则不会有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盐婆婆的生日是应该祭一祭的,否则不会有盐乡人“显灵开恩”的祷告声不绝于耳;卤塘边的池砖是要供一供的,否则不会有板浦人丁永泥池滩晒的创举;大海边的纳潮闸也是要敬一敬的,否则也不会有塑池结晶新工艺的诞生。这些人和物都是盐乡人图腾的化身,也是盐乡具有文化年味十足的充分体现。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将来,盐乡的大多数人依旧会在爆竹声中驱除旧岁,依旧会在祭祖的膜拜声中迎接新年。孩子们依旧会向大人讨要压岁钱,会在浓浓的的年味中寒暄喜话、互讨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