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qī]木是桦木科桤木属的植物,也叫水冬瓜树、水青风、桤蒿,即使有这样看似形象的称谓,我还是无法想象桤木的样子。桤木现在是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许就是因为桤木的一定“濒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

但桤木的生长范围其实挺广阔,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等都有栽培,也有野生。

桤木的叶子、嫩芽还有药用,可以治腹泻以及止血等功效。但看来不常用,至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没有提及。

不是因为我对植物的敏感性,在杜甫的诗里发现了“桤木”,而且洋洋数万首唐诗似乎只有老杜提及“桤木”,否则这个“桤”是不容易让人想到是植物的。

今世的我想不出“桤木”的样子,那就梦回大唐,看看杜甫眼中的“桤木”吧。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没想到有桤木的这首诗居然就是现今仍然有名的“杜甫草堂”,可是那时,杜甫是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成都,为自己、为家人临时搭建的草堂,没想到此“临建”成了永恒。

此诗就是草堂刚建成时老杜的心情。

白茅盖的草堂背城郭临江水,从草堂可以一览青葱的郊野。我这草堂盖在桤木林里,桤木林长的高大密实,阳光照下来只能映个光斑,草堂周边的竹林笼罩,露水滴在竹叶上的声音都能感到。这可真是清修的地方。这么安静清幽的好地方吸引来乌鸦、燕子过来筑巢,我是很欢喜的。就有爱议论的人说我这草堂跟三国时杨雄的草玄堂一样,我可没那份心情,像杨雄一样闭门著书,做“解嘲”那样的文章。

不管怎么样,饱受离乱的杜甫终于有了可以安身的地方,这个地方有桤木、有竹林,鸟儿都来栖息,看来一时还是安逸的。

后来杜甫还种过桤木。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看来杜甫在草堂安定下来了,周边环境也熟悉了,虽然他居住的草堂有桤木林,但西边却是空旷的,老杜请此地的县尉何邕帮忙,找些树木,因为只有他懂得老杜想要清净安宁的心。因为要种树,早就打听好了,耳朵里听到最多的就是那桤木成树快,三年就能长大,那我就在西边种上十亩,像我的草堂周围一样桤木成林,遮天蔽日,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安全感。

我是这样理解杜甫的,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够了,有一处树木参天,修竹围绕的草堂足以慰藉已经衰老的心,桤木正好出现,满足了老杜那颗疲倦的心灵。

于是,我虽不能马上认识桤木,但是,因为桤木带给伟大诗人的一份安宁,我认定那桤木一定是美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