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的飞速发展,从各式各样的桥上便可窥见一斑。现代化的桥不仅缩短了方位上的差距,也拉近了人们心灵上的距离。每每看见这些桥,不禁使我想起了家乡的小桥。

        我的家乡座落在风光绮丽的云台山麓,北边紧靠黄海,拥有广袤的盐田。盐场人主要靠晒盐为生,晒盐要从大海引水,晒出的盐要从盐河运出去。因此,除了星罗棋布的盐田外,就是纵横交错的河沟,这便自然有了桥。

        家乡的桥不像现在城区的桥坚固雄伟,只属于方便工作和生活的那种小桥。记忆中的小桥有两种:一种桥我们家乡人叫做“跳”,宽有三十来公分,一头加以固定,但可以旋转,另一头可以自由地搭上去。行人时,由专人负责搭,叫“磨跳”。盐船驳盐时,就把它推下来,便于船只畅通。还有一种桥是用木桩和木板搭成的,属于固定桥,大都建在没有运盐船行走的送水道上。这两种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属于简易桥,特别是第一种叫做“跳”的,如果走在上面就如走钢丝一样,颤悠悠的,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不是地道的盐场人是不敢冒然行走的。至于木板桥虽然宽些,但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桥面上少板,有的桥桩被大水冲掉了,往往破旧不堪。因此,行走在这样的桥上总是提心吊胆。但无论如何它给盐场人提供了便捷。我的童年生活就是每天背着书包往返在这样的桥上,到几里开外的学校读书,当时心中很充实,也有向往和憧憬:有朝一日如果盐场人能走在像长江大桥一样的桥上该有多好呀!常走家乡的桥,可以练就人的胆量和悟性。所以参加工作以后,我还会时常与年轻的同事开玩笑地说:咱是过来之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呢!

        十三岁那年,我们举家搬迁到远离家乡的另一个盐场。从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很少和家乡联系在一起了,但家乡的“桥”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近几年,由于工作需要,我又时常回到家乡。离别家乡三十多年,家乡变了,特别是我记忆中的木桥,已经在实施“跳改桥”工程中逐渐被钢混结构桥所取代,这种桥造价昂贵,建一座需要几十万元资金,是一种拱形桥,宽有三、四米,长有几十米,贯穿在盐河的两岸,不仅可以行人,还可以走车,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彩虹横挂在空中,美丽壮观。家乡的盐田因地方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已被征用,过去纵横交错的河沟已建成了宽敞平坦的大道,大道上的桥也比较多,但都是现代派的那种。

        根据地方的统一规划,盐场已被纳入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的洪流,政府已投入巨资修建海堤和桥闸,过去只有三、四米宽的海堤已建成堤顶就有八、九米宽的海滨大道,不但可以防汛,还有交通运输和游客观光的功能。昔日主产原盐的盐场将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和工厂,盐田将越来越少,我们所能见到的也许只是记载的文字,以及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了。

        盐田虽然不见了,记忆中的桥虽然不见了,但值得欣慰的是盐场融入地方经济以后,人们心中的富裕之桥已经铺开,幸福之桥已经搭建,这不正是盐场人多年来所企盼的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