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苍苍,白水茫茫,有座坟墓,在水一方。三百年前沉没于淮河中下游交汇处的古泗州城,还无人去拾起那沉重的历史记忆时,那曾和泗州城一起遭遇同样厄运的明祖陵,却突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旱之时横空出世。明祖陵在盱眙城及泗州城遗址以北十多公里。曾经由朱元璋及其后世耗时二十八年建设的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登基后曾经费尽周折去寻找先祖埋葬之地,那一定是在为自已这个草根皇帝为何能打得下天下登上皇帝宝座,而想方设法地寻找到一份“祖坟冒烟”的祥瑞佐证。


  1


  打开中国历史的大门,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会去玩弄一些神话的政治传说,来达到他们能坐上或者坐稳帝王之位那都是天意。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陈胜的夜半神示、刘邦的剑斩白蛇、刘备的白胪脱险、赵匡胤的祥龙瑞生等等。至于朱元璋的寻祖陵、建祖陵,同样也是那些政治家高明手段的一个延续。

  也许,朱元璋在登基的前几天还不会去想,他这一介平民能成就帝业或许是祖上积德所带来的,因为这天是他靠真本领和众兄弟们一起硬打出来的。但是,当他稳坐在群臣簇拥的金銮殿上,接受众爱卿一声“吾皇万岁”之时,除了几丝由胆识和艰辛相融的苦涩之雨飘过脑际,有几分帝王将相本无种,只要有能耐和尚也能当皇帝的得意过后,又忽然明白,既然皇帝我做得,别人为什么不能做得?又一声“吾皇万岁”之后,这个龙椅还未焐热的洪武大帝也许已吓出一身冷汗。他仿佛看着面前大臣们的一双双眼睛盯着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他忽然顿悟:要想坐稳龙椅,永葆基业,必须尽快找到“吾成天子,乃天成神授、祖坟冒烟、祖宗积德、子孙成龙”这个先朝历代不变的定律。

  朱元璋的帝位是由自己和众兄弟从最底层打下来的,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和值得炫耀的血统资本,历史上开千古帝业的几乎都比他这个放牛与打扫庙院的朱和尚强。无奈之下,为了给自己的登帝塑造天地之功,证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标榜自己血统是天之相承,聪明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最终只能把自己的老祖宗请出来进行神化宣扬了。于是乎,在他登基制定祀典时,便追尊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并拟定了要风风光光、隆隆重重、气气派派地去建“祖陵”和“皇陵”的大计划。

  欲修建的“皇陵”在凤阳 ,这是朱元璋是刻骨铭心的。朱元璋17岁时,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旱魁横行,瘟疫肆虐,大哥、父亲、母亲在短短十几天内先后病死。他和二哥哀求邻人给一块茔地,用芦席裹尸埋葬了父母,那一幕幕惨痛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祖陵在于何处?朱元璋无法知道。他既没有见过祖父以上的各位祖宗,也没有人告诉他祖父葬在哪里?后来有人说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传说他去朱家巷找到一个“万岁山”才只磕了一个头,“万岁山”竟然中间忽然裂分为深涧。他不禁恼怒异常地大喝:“这岂是我家祖茔,怎经不起我一拜?”祖陵到底在何处?祖宗不言、神灵不言,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年的风水大师刘伯温同样不言。朱元璋苦苦寻觅多年,一直不得知祖宗安息的所在之地......


    2


  公元1384年,即洪武十七年的一天,朱元璋忽然忆起,他二姐曾说过祖父的坟墓在泗州旧陵嘴一带,但具体位置他二姐也无从而知。也许是地开神眼、天授玄机。时隔不久,家住淮河岸边自称朱氏族人的朱贵,斗胆画了一张图贴星夜兼程赶赴金陵敬献给了朱皇帝,这图贴标明了朱皇帝祖父朱初一葬于旧陵嘴即杨家墩的某一块地上。

  尤如朱皇帝肚子里蛔虫一样的朱贵,当着明太祖朱元璋和满朝文武的面,胆大心细义正词严地在金銮殿上,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让草根皇帝朱元璋梦寐以求的神奇故事。说是有一天,皇上的祖父到淮河边的杨家墩割草,累了就躺在草丛歇息。忽然,看到有两个道士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了他面前。一个道士说:这里虽然现在看是一块荒野之地,但这里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信话,插上一根枯枝也会发芽。说着,另一个道士拾起一根枯枝插在土墩上说;十天之后,你可以看到这根枯枝就会发出嫩芽。两道士说完便走了。皇上的祖父依然来这里割草时,半信半疑地每天去看一下那根枯枝,到了第十天那根枯枝果然发了芽。

  之后怎么样呢?朱贵故弄玄虚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朱皇上的祖父很吃惊细细地看了那根真的发了芽的枯枝后,灵机一动,马上找来一根枯枝取而代之地换上,看看到底是否灵验。过几天,那两个道士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他们插的树枝被人换了,就找到了皇上的祖父,对他说:你死后就葬在这里,后代会出大贵人,此为天机,不可外泄。皇上的祖父仙逝后,皇上的父亲就按皇上祖父的遗嘱,将皇上的祖父安葬在了杨家墩。之后,由于这里洪灾经常发生,无法在这里生存,皇上的父亲便带着怀胎十月的皇上母亲及全家往西迁移。后来他们落脚在了当时的盱眙太平乡时,皇上的母亲在一个晚上生下了一子。随着一声啼哭,红光冲天而起,四邻惊呼着前来救火,却原来是朱家大喜了。这个非同凡响的孩子,他就是我们面前的“万岁爷”。

  很显然,这是朱贵当众撒了一个迎合朱皇帝心思的弥天大谎。但是,朱元璋听了朱贵这样一番神奇的告白,顿时龙颜大悦、万分激动,并且当即授朱贵为祖陵奉祀,四品服色,子孙世袭,同时恩赐田宅、赏银、衣物。聪明绝顶的朱贵,自然从此倍受信宠、耀武扬威了。

  公元1386年的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大批能工巧匠,一路风尘扑扑地开赴到泗州城北杨家墩。此时,那埋葬了宋代杨浚、杨楠两尸身的杨家墩棺林和泥土,已无法继续包裹他们的骸骨,不得不被刨出来迁至别处,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宏大的明祖陵修建工程正式开始。二十八年之后的杨家墩,曾经的一片漫漫荒土,在经历了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和成祖朱棣三代皇帝修建完善,一座举世瞩目的皇家陵园——明祖陵,终于在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全部修建完成。至此,泗州城北侧、千里长淮入大湖之畔的一块平凡滩涂之野,便成了大明朱家天下“肇基帝运”、“钟祥孕秀”和 “承天命,治国家”的吉壤圣地与血脉根基了。


  3


  挂在明祖陵陈列馆里朱氏宗族谱系上的数字名,那是非常有趣也很有特点的。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其后,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后,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这一辈,娶王氏,生二子:朱五一、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娶陈氏,生四子二女,其中四子之名为: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朱元璋,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便取名:朱重八。

  这样的数子名在古时也并少见,他之所起这样的数字名,我想这应该是与他们当时贫穷的社会地位有关,或者也与那金朝和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欺压有关。的确,朱元璋上辈几代人都曾是黄淮大地上沛县一带的农村佃户。南宋时因躲金兵劫掠逃到句容,到了祖父一这辈已经是元朝初年,这里的人被指定为淘金户。尽管句容并不出金子,但官府不由分说每年都按定额强行摊派,皇上的祖父只好卖了口粮,到其它地方买来金子缴纳官府。后来实在交不起金子了,便索性丢弃房屋田地拖儿带女由江南到江北,来到盱眙城与泗州城北十多里的淮河边的杨家墩(明祖陵的所在地),在那里垦荒种地、养家糊口。杨家墩常遭水患,地种不下去了,朱元璋父亲便带着一家向西再寻生路。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记载,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 出生于原盱眙太平乡二郎村(今安徽明光之境)。之后,朱家人又一起西行到当时濠州今天的凤阳,继续为地主做佃工。幼时和少年的朱元璋每天做的事是放牛、做农活。

  元朝末年,统治天的蒙古人那欺压汉人百姓手段,那是到了极致了。当时,民分为四等,汉人和南人都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人的所有财产,杀一个汉人和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和南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平常百姓人家不能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再加上赋役沉重、灾荒不断,苍茫大地上的民众们,每天都生活在黑云压境气难喘、度日如年命不保的悲惨世界里。

  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家里的男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幸亏好心的  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为了活命,少年的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而各自逃生了。


  4


  走投无路,一人独行,朱元璋无可奈何地做出了人生第一次选择——进入皇觉寺当了个小行童。这一年,朱元璋十七岁。

  朱元璋在寺里做行童,那是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样样都得干。是命运捉弄?还是上天的定数?朱元璋入寺不到二个月,当地又出现了饥荒。寺里长期得不到施舍,寺主只好罢粥散僧封仓遣散众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就这样,朱元璋又成了托钵流浪的一方游僧。朱元璋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再东经鹿邑、亳州,终于在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朱元璋独自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算是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三年艰苦的流浪生活,不仅造化朱元璋有了的坚毅、果敢的性格,同时也为他之后做了皇帝之后变得过分猜忌和残忍埋下生根发芽的种子。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大元王朝暴政而一手制造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水灾和旱灾频繁出现,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只能所铤而走险地起来造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率众扎着“红巾军”在颍州揭竿而起,接着发起于蕲州和徐州等地各地义军纷纷响应。次年正月十一日,定远  土豪郭子兴聚众烧香起义。二月二十七日,郭子兴攻下濠州,自称元帅。之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并号令鄣明地成了“红巾军”一支的领袖。

  忽一日,朱元璋儿时伙伴捎信让他参加“红巾军”。早不愿在皇觉寺受苦受罪的朱元璋,终于有机会作出了人生第二次选择——弃庙投靠“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这一年,朱元璋的人生迎来了新的重大的转机。


  5


  军队是一尊大熔炉,军队是一方大天地。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是作战勇敢、是屡立战功,战休之时他还利用在皇觉寺学得一点文墨,是习读兵书、是处事机灵。朱元璋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不仅调进了帅府当差,而且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精明能干的朱元璋,不仅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上交郭子兴。当他得了赏赐,还都说功劳是大家的,并毫不吝吝惜地把赏赐分给大家。朱元璋如此这般的品质和品格,郭子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并逐渐把他视作心腹知己,重要事情总是要有朱元璋来商量。朱元璋得兵心,更是得帅心。不久之后,郭子兴便欣然将养女马氏许嫁给了朱元璋,并亲自为他重新起名子:名,元璋;字,国瑞。从此,朱重八,也就变成了朱公子。再之后,在一次红巾军多路派系的内乱中,朱元璋率兵营救回了劫持险些丢掉性命的郭子兴,自然更是不断地得到升迁和重用。

  中国自古便有“姓名学”之说。朱元璋最终能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虽然不能说这本来就是上苍和命运之神的安排。但是,当我们细心地从他的姓名来端详时,朱元璋这三个字还真的是蕴藏着一股帝王之气呢。“朱”,是红色之意,对应一看,他投靠红巾军,是他命运的重大转折;而朱砂,又是制作大红印泥之料;“元”,乃头、首、始、大和根本之意,如: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至于“璋”字,本意是玉器,拆开分解,那就是王者,并掌握着印章之权。朱元璋能成为大明开国帝王,难道真的是先知神明?真的是命中注定?这样之说,显然是一种宿命之论,但中国的汉字确实是很有意思,很是神秘。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以及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朱元璋很快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地当即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也就是赋予巡察缉捕之权的头领。再之后,朱元璋受命率军攻下滁州后,向郭子兴移交了三万众纪律严明、军容肃整的队伍,让郭子兴是兴奋不已;至正十六年(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后又得到了总兵官的任命,并让他镇守在和州。

  也就在这一年,郭子兴病逝了。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因着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更具有领军作战的天赋,此时的朱元璋事实上已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有了大权在握也就有了野心的朱元璋,在之后浙西驻扎六年中,借助秘密明教总舵之力,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略, 从而迅速又秘密地扩张了自己的实力。此时,元朝的江山已即将被颠覆,各路的自称为王为帝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自己的地盘和利益已开始的相互大开了杀戒。

  急于称王,那可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们的通病,元末纷纷揭竿而起的各路农民义军领袖,自然也大多犯下了这个巨大而不可挽回的错误。朱元璋,则是这少数头脑冷静之领袖中的一个例外。朱元璋绝顶聪明之处,不是他不称王,而是他要缓称王。缓称王,那只是时机未到也。朱元璋是在统领二十万大军消灭了称王称霸的陈友谅之后,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在江西鄱阳湖畔被百官们的推上了“吴王”。之后,其地盘和军力日益强大的朱元璋,在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李善长、刘基等心腹猛将与谋臣的诓扶下,又经过了四年的奋战,一举扫平元朝的残余,并各个击破地将其它义军之王消灭后,这才最终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了年号“洪武”的大明王朝。


  6


  出生卑贱、受尽苦难的朱元璋,终于登上了“报仇雪恨”且天下独尊的皇帝宝座了。当举国欢呼万岁的朱皇帝从环视着金壁辉煌的金銮殿,腑视着脚下跪拜在脚下的文武百官,聆听着群臣一起高呼着:“皇上万岁”时,终于昂起头长长大大地吐了一口气。

  朱元璋毕竟是一位遭受过无数苦难和艰辛草根皇帝,当他坐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后,首先是颁发了“农民归耕,奖励垦荒”的诏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大兴移民屯田和军队屯田;全面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此外,他还把徒富民、抑豪强和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等写进了国策。这一在洪武时期出现的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和严厉打击贪官污吏的经济与政治气象,被史家特别隆重地写成了一篇《洪武之治》的历史“华章”。

  中央改革和清理权臣,是朱元璋登基后打出的第一枚政治炮弹。在明初,大明的官僚机构是沿袭元朝建置的。当时依然设立的中书省,担负着处理天下政务的重责,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而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其中以胡惟庸任右相丞后最甚。胡惟庸是开国大功臣之一,由于他势力逐渐增大,不断地威胁着皇权。并且这胡惟庸撑着自己功劳巨大,更是日益骄横,懈怠政事。据说,最终让朱元璋下决心诛杀胡惟庸的是有谋反之心。

  相传,那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想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当朱元璋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这云奇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朱元璋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便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将他处死了,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立丞相。之后,这个明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竟彻查了十余年,诛杀牵连之人达三万多众。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关于胡惟庸是否确实谋反,一直让人怀疑:或许,所谓的胡谓庸谋反案只是一个借口,是朱元璋要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为了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在家里埋伏刀兵,能让人在城墙上轻易看见吗?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是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地解析了一番,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


  7


  洪武十五年(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它是由朱元璋皇帝直接掌控的。这个机构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人们俗称它“诏狱”,这诏狱里是常常会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骇人听闻的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都是惨死在这柄沉重的廷杖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蓝玉,安徽定远人,大明开国将领,常遇春妻弟,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三天后,锦衣卫以恃功骄纵,多蓄庄奴,恣意横暴,夺占民田和蓄意谋反罪被杀,并剥皮实草,传示各地。之后,这宗大明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共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不过,晚年的朱元璋杀心还是收敛了许多,以致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同时也取缔了一些比较残酷的刑法。

  明初开始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是朱元璋登基后打出的第二枚政治炮弹。这枚炮弹,是直指打向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的。首先,朱元璋下旨: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格杀勿论。当有人上报御史宇文桂的身上藏有十余封拉关系私托求进的信件后,朱元璋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其次是朱元璋敢于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不论是皇亲国戚、开国功臣,还是中书省及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大臣及地方各级的官吏,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都是一查到底,决不心慈手软。

  朱元璋以铁腕的行动和残酷的法律,严惩了各级贪官污吏。在他当政三十一里年先后发起过六次大规模肃贪运动,共杀掉贪官污吏十五万人之多,并且这“杀尽贪官”的决心和行动,也是一直贯穿在他的执政生涯里从没有减弱过。但是,贪官们还是如农民田地里的杂草一样,是长了就拔、拔了又长的永远除不了根。这是金钱的光芒太美丽、太诱人?还是人对物质享受的贪婪属本能?为此,朱元璋在晚年时只能发出一番:“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的哀叹了.....

  朱元璋在严惩贪官枉法之官吏的同时,还创建了良好的信访制度。大明天下,允许民间百姓上访,也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大明官吏在征收税粮或摊派差役时作弊曲法,老百姓不仅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还可以直接将其扭送报官。而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进行论处。不仅如此,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如此这样的对待的制度,是打破了以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惯例,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阶级中一项破天荒的政治创举。

  提倡节俭,朱元璋也是在历代皇帝中做到登峰造极。当他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室时,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他都要求用铜来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做典范。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荒来种菜吃。说是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那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


  8


  民间神话中有“雄为凤,雌为凰”之说;传统的八卦中也有“男为阳,女为阴”之道。为此,又有“帝为阳凤”之说。为此,朱元璋在这里起家当了皇帝之后第二年,便在将家乡的“临濠”之名改为“凤阳”了。朱元璋改“临濠”为“凤阳”,是取一份:大明天子故乡是一方祥瑞的吉壤之地,至于他在不久之后又这里大大地设建凤阳府和中都皇城,那是即有着许多家乡情结,也是想让大明江山能万世根本的。

  公元1369年9月,也就是朱家江山还未稳固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为朱皇帝一诏令下,应天国都之西的淮河之滨、濠水之畔的一个临濠小城,除了去营建一个统管十多个州的凤阳府,还轰轰烈烈更大规模地开始营建一个扼中原控南北的明中都城。这中都城选址在凤阳山日精峰下,周围三山相连,一水萦绕,气象万千。中都城按照“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以《宫皇图》为模本,特别设置了“行工部”进行规划建设。一时间,朱元璋特别派了多位心腹大臣,调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集聚官吏、军士、民夫和罪犯上百万人,朱元璋要修建一座冠绝天下的庞大中都城。

  宏大的中都城,设计有外、中、内三道城。其中,外城土筑高墙3丈,周长45里;城墙设四门,每座门以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纵横交错;中城为皇城,周长13.5里,砖墙高2丈,平面呈长方形,四面设了四个门:南为承天门、北为北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皇城以内为宽约80米的护城河,被护城河环绕的才是内城,内城即为紫禁城,周长7.3里,高约4丈5尺,占地84万平方米,也开设了四个门:午门、东华、西华和玄武门,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紫金城规模巨大,比现今的北京故宫还要大1万多平方米。

  在整个中都城内,有一条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外城的洪武门,北到外城的正北门,全长近7公里,城内的各种建筑都非常规整对称地排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居中者为三大殿,左右分别为东、西二宫,向两翼分别为文华、武英二殿,前为奉天门,后为后三宫。皇城午门以南,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皇城承天门外左为城隍庙和国子监,右为功臣庙和帝王庙,钟楼、鼓楼、观星台、百万仓、公候第宅、军士营房等等是应有尽有。

  走进现今的凤阳古城,那伫立在凤阳城中央的明中都鼓楼,那是古中都城遗址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了。仰目所见的这座古城楼,是我国古代遗存的最大鼓楼,而这样一座气势恢弘的鼓楼,它只是明中都故城中一座重要的附属建筑。中都鼓楼,又名“中都谯楼”,旧时为凤阳八景之一的“谯楼归市”。鼓楼,于洪武八年三月建成。城楼门洞上镶嵌着“万世根本”四个青砖大字的中都鼓楼,是由台基和楼宇两大部分组成。这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也是中国古代遗存中最大的鼓楼台基。鼓楼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故城中轴线的两侧,这高大雄伟的鼓楼是“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它的规模是远远超过北京、南京和西安城的鼓楼的。

  明中都城的城墙当然是十分雄伟坚固的,有15米之高的巍峨城墙,全为长40厘米,宽20厘,高11厘米的特制大青砖所砌。这些城砖的烧制工艺和质量非常讲究,每块城砖上都要署上烧制地区的铭文字号。现经专家们考察,已发现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2个府70个州县及大量卫所的字号铭文砖。大青砖砌筑时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还动用熔化了的生铁砂拌在灰浆中来灌注砖缝。

  在这中都城建筑群的遗址上漫步徜徉,所能见到的那午门的券门及楼台也非常之特别,券门和四周总长500余米的白玉石须弥座上,镶嵌着各种珍禽异兽、名花瑞草,而在南京、北京的午门券门和须弥座上也只有少量花饰。这里的殿址上的石础,每块直径2.7米见方,础面正中均刻有霸气十足的蟠龙浮雕,外围刻有精美的翔凤,而北京故宫太和殿石础的直径仅是1.6米见方,而且是素面的。由此可见,当年的明中都城是何等的盛大、威武和华贵。难怪大明《中都志》称之“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9


  想当年,这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上百万众建设者花了近六年时间,而建设的一座世人瞩目和百般期待的中都城,就在即将大功告成之时,朱元璋为什么会突然将一份“劳费太多,而罢建”的千钧之诏快马加鞭地送中都皇城呢?这一如晴天霹雳一般的“罢建”二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把一座用百万人六年的心血、汗水与泪水铸成的,比现今北京故宫还要大一万多平方米的中都城,一下子砸得个粉身碎骨,砸得个永世不可翻身了。

  走进曾经耸立着一座令世人惊心动魄的明中都城遗址之上,我们悉心地寻访着,我们崇敬地仰望着,我们惋惜地抚摸着那残破的午门的券门、楼台,以及那残存的一千多米长的中都城墙。我更是竭力地、刻意地在心窝里、在脑海中臆想着、构画着、还原着它那原本该有的恢宏和辉煌的模样儿……尽管,这个六百多年以来无人全面准确解开的谜团,依然高悬在世代中国人的心头上,但是历代诸多的专家、学者们,还是喜欢不断努力地进行一些可信但又不能让人信服的臆想与推测。这其中让人们最感兴趣或者是最可信推测是:朱皇帝横下决心罢建自己心中之“万世根本”的中都城,则是缘于那一首滋生在凤阳,传扬于全国的凤阳花鼓小唱《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一首小小的民间小唱,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影响,来牵动一位不可一世的开国帝王那强劲的心弦和伟大的憧憬呢?

  是啊,我的家乡盱眙离凤阳只有一百多公里,而且两地之城的人们都是喝淮河水长大的,我们从小就知道并也会传唱着“说凤阳、道凤阳……”这首《凤阳歌》,并从老人们口中得知这是一首流传数百年的讨饭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起身来凤阳之前,一定会首先想到这首通俗易懂且脍炙人口花鼓小唱——《凤阳歌》。这首明明白白矛头直指朱皇帝的反动透顶的小唱,为何会从朱皇帝的家乡凤阳唱出来的呢?本应该让凤阳人最感自豪的洪武大帝,到底做了什么让凤阳人痛恨伤心之极的坏事呢?

  许多老人们的口传和许多书本中都这么说:走出凤阳讨饭的乞丐们总是成群结队并且敲着锣打着鼓,载歌载舞地唱着那首《凤阳歌》沿途讨乞。即使在丰收之年,他们在农闲的冬季也是居家一起快快乐乐地出走行乞,并且一年又一年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心安理得、乐此不疲且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了。讨饭不觉得丢人现眼,反而觉得是快乐无比,凤阳人如此这样特别心理,到底潜藏着一个什么样天大的秘密呢?


  10


  凤阳花鼓,本来是以凤阳为中心的淮河两岸流传十分广泛和久远的地方民歌,据说是从宋朝开始就开始传唱了。相传,花鼓最初的制作是创始人用一个毛竹筒,两头蒙上羊皮,制成一个长长的小鼓,又随意折两枝树条当鼓捶,就这样一边敲一边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十分简捷明快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花鼓小唱。之后便逐步完善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以上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可是到了明朝,到了朱元璋在家乡修筑气势恢弘的明中都城时,人们所传唱的凤阳花鼓,其曲调还是那个“咚咚咚铿,咚咚咚铿,咚铿,咚铿,咚咚咚铿……”只是歌词却彻底地变了样。

  明晚期有一本《凤阳新书》中,有一份洪武十六年三月十六日朱元璋颁发的圣旨:“凤阳实朕乡里陵寝焉。……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的这块土地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一年(皇陵)祭祀,止轮一遭。将了猪来祭了,吃了猪去;将了羊来祭了,吃了羊去。钦此。”

  这圣旨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凤阳有我父母的陵墓,我起家于临濠,你们都是凤阳老乡,你们有福气的去做父母官,无福气的,老的们去种地,我永不征你们的税费,你们就快快乐乐地过日了吧,每天只管管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喝酒,每年只要去一次皇陵烧一炷香就行了,祭过了,这些猪啊,羊啊的,你们就分了吃了吧。

  这道圣旨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颁布的呢?数百年来没有人在史书上找到记载,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象:朱元璋是很喜欢《凤阳花鼓》的,他在登基大典前便派人去家乡凤阳组织花鼓队到时来一起庆贺。或许就在登基庆典宴会上家乡人兴高彩烈地演唱了凤阳花鼓戏。朱元璋非常开心,为感激家乡人,便当众下了这道圣旨。家乡的人当了皇帝,并亲口下了达能让他们今后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圣旨,花鼓手们欢天喜地地回到家乡奔走相告这一大喜大福之事。之后,或许凤阳的百姓们真的是奉旨行事了,每天只顾大吃大喝、基本上不问农事和商市了,只等着有一天一定会去当官的,只等着明天或许就会有人来送粮送钱来。

  的确,朱元璋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便下令在凤阳营造大明中都城了,凤阳人当然也盼着这里成为第二个国都。因为成了国都之后,朱皇帝一定会兑现自己的诺言的。凤阳人,就么一天天地盼着、等着。可是,凤阳人盼着、等着的却是大批大批前来修建中都城的人马。小小的一个淮河边上的凤阳城,一时间成了一宏大的建筑工地。有史料记载:修建中都城时共动用各能工巧匠有9万人,军士14万,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民夫50多万人,合肥一带及江南的移民20多万人,加上南方各省、府、州、县选来专门负责烧制城砖的专业窑工,以及各地采运木材、石料和供应粮草的人,这直接和间接参加中都城建设的总人数达到100多万。除了中都城开始建设之外,同时在凤阳开工建设的还有同样气势宏伟的明皇陵。

  一个小小的凤阳城一下涌来的上百万人,一时间物价哄长,粮油、食盐等各种物资都逐步显得越来越短缺了。此外,来这里指挥管理的朝廷大臣,还敦促当地官府强行以很少的钱来征用凤阳人的土地。他们征用土地不仅仅是用来建中都和皇陵,有很多是被那些大臣和王公贵族们所占有了。太祖在这里建中都城,这里是太祖起家发迹的家乡之地,极有可能日后太祖爷或他的太子会把这里当成真正的国都,一时间,在凤阳城买地那是蔚然成风了。


  11


  眼见着凤阳人的土地一天天减少了,种田的人减少了,而吃粮的一张张口却大大地增多了。越来越多的凤阳人开始挨饿了,越来越多的凤阳人开始流离失所了。如此这般,一年一年过去了,这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凤阳人早已等得心急火燎了。可是,他们见不到朱皇帝、也联系不上朱皇帝。有的人实在饿的受不了,只好无可奈何地拿着一只碗,离乡背井地去讨饭了。有一个人开了头,一家人开了头,便有了两个人、两家子,再就是一群人。一支、一支长长的讨饭队伍,从朱皇帝的家乡出发,走向了四面八方的大家认为可以谋生的地方。凤阳,从此成了一个世人皆知的讨饭之乡了。

  有意思的是,凤阳人外出讨饭,除了应该带上碗和棍之外,还不忘在腰上别着一个小花鼓,这唱“凤阳花戏”是凤阳人祖祖辈辈的民俗风情唷。再说,这路上走累了,或是登门讨饭时,拿出来敲几下、舞几下,也是有个乐子和引子。

  从凤阳走出去讨饭并不完全是本地人,混杂在凤阳人中间还有来自合肥一带及江南的移民们。有史料记载,当年朱元璋决定将凤阳设为中都后,深知凤阳的因人气不旺,文化不盛,便强行将庐州、扬州和江南一带元朝就形成的地主权贵、大小官吏、豪门富户和诸多文人墨客共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安家。朱元璋这样做,一可大大地解一解自己曾经遭受这些地主资产阶级们压迫之恨,二可以大大地削弱这些地主资产阶级们的社会政治势力,更重要的是借他们富裕的资本来繁荣中都城建成后的经济和文化。其实,朱元璋在八年前的1367年消灭张士诚后,就立即将六万左右的苏州富民迁徙到了凤阳,这么多居家被迁移的人,他们只能带走金银财宝,那土地和房产大多只能被强行交给原地的官府了。

  外地人到了凤阳之后,自然是不准随意离开凤阳的,他们其实和被判刑的劳动改造犯是差不多的。他们在每天在这里受苦受累,又挨饿,又回不了故乡,还要被严加看管着,有几个私自出逃回乡者,官府发现后很快颁发禁令:"凡逃跑者格杀勿论”的禁令。为此,他们在心里整日的就是一个字“恨”,恨朱元璋的霸道、无伦理、无人性。终于有一天,有第一个大胆的人伪装成乞丐成功地逃回了家乡,神不知鬼不觉呆了两三天,他们或许只是远远地看看自己原来的老宅,悄悄地去家里的祖坟地烧几张纸,就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回凤阳。这一巧妙方式很快被众多人悄悄地采用了。渐渐地这种以乞讨的模样和方式回家探望,便形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习惯了,他们夹在凤阳本地的乞丐们一起,鱼龙混珠地也学着唱着凤阳花鼓戏,学跳着凤阳花鼓舞。

  终于,有一天某个人开了头,敲打着花鼓唱起了一首自己新编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同路的乞丐们一听,这个词唱得好,唱到我们心坎上了。接着,大家就一个接着一个都跟着唱起来了。大家当然都知道唱这首极为反动的新《凤阳花鼓》,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甚至是杀头或是殊灭九族的风险,但人们还是那样无畏地唱着,从凤阳城里唱出来,唱到大江南北,唱到黄河内外。他们在一开始唱这首歌的时候,肯定是因愤怒和悲伤而流着泪在唱,但后来这首歌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多了一种具有讽刺与幽默的韵味,变成了排泄他们内心痛苦与忧愁的一首顺口、好听、快乐的歌谣了。


  12


  恢宏浩大的中都城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却如一夜春风来”地说不建就突然不建了。《明太祖实录》中只是轻描淡写记载了几句:“诏罢中都役作,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罢之。”简单地就是说,营造两个京都,耗资太大,没有必要,因此罢建了。营建中都城是朱元璋和大臣们经过深思熟虑而建的,况且已经花了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了近六年时间在即将全部建成之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因耗资太大而停建的呢,这样的停建理由谁都不会信的。

  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虽然有一定的家乡情结,但主要考虑的还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战略布局。在凤阳建中都,这里频临濠水和淮河,又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交通运输方便,粮食物产丰富,更能利用淮河与长江之险进行防守。把金陵作南都、凤阳作为中都,日后再在北方建一个北都,这样三都鼎立,江山万年也。一向很节俭的朱元璋,最终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兴建中都城。

  有史料还记载:在中都城营建的过程中,朱元璋曾两次到过凤阳进行视察。第一次是中都建设开工一年,这一次视察他确定的从江南移民到凤阳;第二次是中都城快要竣工的洪武八年清明节时分,这次朱元璋在凤阳共待了九天,并且就住在已全部建好的“皇城内兴福宫”中。朱元璋除了去皇陵扫墓,祭奠父母,大部分时间应该都在初步检验他那即将建成宏大威严的中都城悄悄巡视了。应该说,朱元璋是在第二次来凤阳时,终于在不被人注意时自己偶然听到,或者是这里的心腹之人,把新《凤阳花鼓戏》的歌词告诉了他。尽管,朱元璋在凤阳的九天时间中,还知道了有人砌城墙和宫殿时,把刻有咒骂朱元璋之语的木板砌进城墙和宫殿的墙体里,这个“镇压法”之案当即破了以后,杀了一大批工匠便没有人再敢这样做了。但那首在广大民间或是公开或是悄悄应时而唱的新《凤阳花鼓》是禁止不了的,况且这已经是一首流传到全国大人小孩都会唱的民间歌谣了。

  朱元璋得知了这一切,是大惊失色,是心如刀绞,是彻夜难眠,是无法面对。朱元璋本是家乡情结很重的,自己做了大明皇帝,他在家乡修中都城,定会把家乡带动富裕起来,家乡人应该感恩他。可结果是他修了中都城,他的家乡却变得更穷了,家乡人成群结队地拿着碗、拖着棍去外地讨饭了,家乡人对他失去希望并恨之入骨了。朱元璋在凤阳已失去了所有的面子和尊严,一定如当年的楚霸王一样,是身与心都陷入了“四面楚歌”境地之中。立马横刀、拼杀疆场、得王称帝而不可一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就这样一不小心地被一首短短的几句民歌给击败了,并且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心灰意冷的朱元璋,悄然地带着一片伤心甚至是绝望之心回到金陵之后,他没作任何考虑便下诏书罢建了他梦寐以求的中都城,那一片同样不可一世地深刻着“万世根本”的中都城,就这样被这一首小小的民歌给击垮了,留给凤阳的是一片片残墙断壁在那儿默默地叹息,留给世人的是万分的惊愕和永远的迷蒙。也许,到这个时候朱皇帝才彻头彻尾地明白:万世根本,不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城,也不应该是一朝的江山,而应该是大明帝国的一颗颗民心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