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苏格姆林斯基:“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情感……”

  【英】莎士比亚:“我怀着比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

  ——题记  


  爱国诗人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畏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香草美人地,诗韵汩罗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汩罗江行吟求索,开创了楚辞体诗歌新纪元,成为光争日月的中华诗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战国时代的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

  刘熙载《艺概》:“顿挫其善于《离骚》,自一篇以至一章,及一两句,皆有之,此所谓“反复致意”者。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文中的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的《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后汉的王逸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朱熹是我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籍整理名家。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

  《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光争日月


  两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以进一步发扬,李白、杜甫都景仰屈原之为人。李白作为封建社会的浪子和诗人,他“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敬佩屈原。他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肯定了屈原的不朽。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屈原精神的真正继承者。他的诗歌也是努力向屈原学习的,所以他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在我国古代,还有不少诗人在民族危亡年代写下了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精神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而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且最终目的就是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的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醒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端午纪念


  唐代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解放后曾经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离骚》是千古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

  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其中,端午文化源远流长,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传统活动。最早的端午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

  后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等。

  纪念屈原是根据他负石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捞救,一直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遗体,其时,恰逢雨天,湖面舟船一齐汇集在岸边亭子旁。当人们彻底明白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又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鱼虾吃屈原的遗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遗体,后来逐渐演变为吃粽子的习俗,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5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O8年起,国务院将端午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清廉峻洁


  屈原,名平,生于公元前340年,是楚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为楚怀王左徒,对内同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怀王起初很信任他,但那时楚国内外都有尖锐的斗争;在内政上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也表现在外交上亲秦与亲齐两派的斗争。前者以怀王稚子子兰等楚国的贵族集团为代表,后者以屈原为代表。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正在起草之际,上官大夫为了探听宪令内容,就想夺过去看,屈原不与,上官大夫反诬蔑屈原泄漏机密,恃才矜功。怀王不察,遂疏屈原。秦惠王见有隙可乘,就派张仪至楚,进行阴谋诡计。张仪许怀王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绝齐交。

  怀王既绝齐,又不得地,大怒,发兵攻秦,皆先后大败,丧师失地。齐既不来救,韩魏复出兵攻楚,怀王不得已,乃使屈原使齐,恢复邦交,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屈原洞察形势,认为非联齐不能抗秦。在政治上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相对立,坚决同他们作斗争。而怀王昏庸怯懦,为群小所包围,最后走上了亲秦道路,放逐了屈原。这时楚国内政腐败,外交失策,又连年为秦所战败,怀王遂再度受欺,入秦而不得返。

  顷襄王继位,以弟子兰为令尹,对秦完全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屈原痛恨子兰劝怀王入秦,子兰复谮毁屈原,襄王怒而迁之于江南。屈原在长期流放中忧心国事,没有一刻忘了要回去。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抒发忧愤的感情,并揭露、指斥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乃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有高贵的品质和干练的才能。他生活在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复杂激烈的时代,抱有进步的政治理想,十分自负地想为楚王做一个政治上的带路人,他的政治理想是想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不外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在他的诗篇中都曾一再郑重地表明,而且称之为“美政"。

  但这并不是空话,他曾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在任左徒时实践了自己的主张。比如《离骚》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庙……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佚乎吾将刈。”可见屈原为了治理国家,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材,希望将来有用。当他奉命草拟宪令,而反对的旧贵族就千方百计来破坏它。只这两件事就说明他所谓“美政”的基本内容和它的中心思想。而这种思想的本质是反对贵族的传统特权,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国内必然会引起斗争。

  屈原一生为了祖国,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惜奔走先后,企图“及前王之踵武”。当他看见“党人”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就大声疾呼地说:“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当他一再受到群小的排挤和迫害时,就奋不顾身地同他们斗争到底,九死不悔。

  屈原一生的历史就是同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他的悲愤的歌唱,一字一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的思想感情,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


  光耀千古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其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搞得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屈原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篇。

  《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他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他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

  祖国的富强是屈原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与追求进步政治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这既说明屈原思想的进步性,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与人民性。


  上下求索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全诗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上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到篇末为下部分。上部分是诗人对以往历史的回溯。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他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他对楚王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但是屈原这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愿望,却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竭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言,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了他;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他回顾到这些,想到自己的理想遭到破坏,祖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便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痛斥贵族群小“竞进以贪婪”,“兴心而嫉妒”,“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而追曲”。指出他们蝇营狗苟,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绝境:“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他怨恨楚王的昏庸,不辨忠邪:“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他还大胆地指责楚王反复无常:“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对人才的变质,他也表示了深深的惋叹:“虽萎绝其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但是屈原是没有被这种沉重的感情压倒,也绝不向反动势力屈服,他宁肯承担迫害,也不变志从俗:“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深信自己的正确,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理想:“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脩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的下部分是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彷徨地面对着未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首先,女媭劝他不要“博謇好脩”,应该明哲保身。但他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往古兴亡的历史,证明了自己态度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于是,追求现实理想的强烈愿望,使他升腾到了天上。他却叩帝阍,阍者却闭门不理;他又不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证明再得楚王的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接着屈原去找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请他们指示出路。灵氛劝他去国远游,另寻施展抱负的处所,巫咸则劝他暂留楚国,等待进机。

  屈原感到时不待人,留在黑暗的楚国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于是决心出走。但这一行动又与他的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当他升腾远逝的时候,却看见了祖国的大地:“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终于留下来了。

  通过一系列虚构的境界,否定了与他爱国感情和实现理想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各种道路,最后决定以死殉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他当时所可能选择的一条道路,以死来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的政治现实的道路。

  屈原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浪漫主义


  《离骚》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一伟大形象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

  《离骚》大量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幻想境界。

  在神游中,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正廉、鸾皇、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屈原追求理想的精神。

  屈原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描写品格“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强之纚纚。”“高余冠之岌岌,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照质其犹未亏。”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把他的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质。

  《离骚》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离骚》的比兴与新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

  《离骚》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诗人自比女子,由此出发,他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其它方面亦多用比喻,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以规矩强墨比国家法度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离骚》篇幅宏伟,由于上部分是屈原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下部分编造了女媭劝告、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一系列幻境,便使它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骚》的形势来自民间,但在诗人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一面采用民歌形式,一面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篇,既有利于包纳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富有变北的特点。《离骚》的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地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用得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也颇有特点。

  此外,《离骚》除了诗人内心独白外,还设为主客问答,又有大段地铺张描写,绘声绘色,对后来辞赋有很大影响。所有这些也都表现了《离骚》艺术特点与成就。

  深刻的思想内涵、纯熟的艺术技巧在屈原的其它作品中也有充分的表现。

  《九章》与《离骚》一样,是诗人在同腐朽的贵族集团进行激烈斗争中产生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

  《涉江》中具体写了流放中的艰苦生活,他并没有灰心退缩,反而更加顽强,更加坚毅不屈。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奇文。它是对自然、社会的现象等所发生的疑问,从中可见诗人思想的博大和探索真理的精神。

  《招魂》也是一篇奇文,是屈原放逐于江南时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放逐时他思想中充满着矛盾和斗争,诗人极力描写四方上下的险恶和故乡居室、饮食、音乐之美,不仅赖以坚定自己不肯离开祖国的意志。

  艺术上铺叙丰富,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它的铺写方法对后来汉赋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形象不朽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评价:“屈原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在汨罗江行吟求索,开创了楚辞体诗歌新纪元,成为光争日月的中华诗祖。“香草美人地,诗韵汨罗江。”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令人敬仰。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大,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屈原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等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索。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

  居原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表现力。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

  屈原“香草美人地,诗韵汨罗江。”

  屈原的作品被人们传诵至今。正如“诗仙”李白的《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丘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和他的诗歌永千垂不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