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水稻之父”,在中国,在整个华夏大地,具备常识的你肯定会脱口而出——袁隆平!不错,就是他!如果有机会能和他面对面,哪怕是打个招呼,也是人生的幸事了。在十多年前,我的愿望其实已经实现了,在电视屏幕上,我看到了这位大师级的人物,我的心也飞到了中央电视台,与央视主持人王志一起,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做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尽管袁隆平老先生不可能看到我,我也无缘向他发问,但这丝毫没有什么影响,一切足够了。从他的身上,我认识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应该说,袁隆平是我的“亲人”。我是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人,在苏北,在农村,整日吃粗粮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有幸迎来了改革开放,有幸摆脱了吃粗粮的年代,我现在知道,这里有袁隆平老人家的功劳,他使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日的餐桌上再也不是难以下咽的红薯片、玉米煎饼,难道他不是我的“亲人”吗?能不值得感激吗?

        有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认为现在怀旧和感恩都显得不合时宜,没有袁隆平,会有李隆平王隆平,科技的发展会给大家带来现代化,不必感激具体的哪一位!这样的言论,确实领教了不少。

        可是,我还要说,即使袁隆平不值得感激,他也值得尊敬,值得爱戴。

      他是名人,是科学家,这里不再饶舌,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人品和人生态度。提及此,很容易让人想到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他们在道德上的贡献同样堪称巨人。爱因斯坦的心胸怀着整个世界,不断追求整个人类的幸福;居里夫人也从没有把自己当成名人,她在道德上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在科学上的成就,她用他的坚贞和执着,实践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成为后人景仰的楷模。袁隆平何尝不是如此,或许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尚不及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他在道德上也尚未达到超凡入圣,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袁隆平自己也声称并不能完全脱离功利,他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权力,那样容易游离于群众之外,人家反而看不起;他也不需要什么名声,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农民没有什么不好,他认为别人称他为农民是对他的褒奖。他现在还经常下田,为了他心爱的杂交稻实验,尽管年龄大了,培养的弟子越来越多,他还是坚持不断,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还像青年人一样,永褒青春。他不愿意开什么奔驰宝马,有普通的赛欧车可以代步,他已经很知足了,讲那些排场干什么呢。他绝不愿意脱离群众,他要和街坊邻居在一起打排球呢,如果他的球队输了球,他会很难过的。他不去买什么滋补品,靠都不靠,吃点米饭蔬菜杂粮,足够了。

        什么叫铅华洗尽、返璞归真,什么是崇高、伟大,或许从可爱的“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那里,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