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世卫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且逐步趋于低龄化。我国最新一次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四个方面:逃学厌学、网络成瘾、叛逆早恋、轻视生命。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少年轻视生命的极端心里问题愈发严重,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青少年“极端心理”问题的探究及对策。

 

      第一部分:病理探究

 

      客观的讲,我们国家是一个由几千年精致的农业文明进化而来的现代化国家,工商文明仅仅只有百余年的历史。而农业文明是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以宗法制为纲要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按照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最原始、最低级的血缘纽带是人类文化中最牢固、最稳定、最长久的因素。这样农业文明在向工商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变革必然不断地冲击着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强大的戕害效应和遮蔽效应,种种矛盾的交织汇合,也必然突出地映射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加之我国又处在工商文明的初期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不成熟、不完善,(当然这个工商文明并不全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这也必然导致出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尖锐化、高发期。

      一、爱的缺失。任何文明的产生都有与自然的适配性,农业文明的产生就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生产力低下的氏族部落,而这种文明在中国已有近八千年的历史,所以历朝历代的智者都以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宗旨,阐发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像中国本土产生的道家儒家,即便是东汉传入的外来文化佛家,也成为了中国的佛家,所以人们才说“儒释道三位一体,精气神本出一源”。加之统治阶级的倡导和规范,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流,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以交换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利益为目的工商业文明,它所产生的平等、自由、法制思想,必然与尊卑、集体、人文的农业文明思想产生巨大的冲突。

      如今我国是从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进化,必然有意无意的造成了亲情的淡化,导致青少年爱的缺失。按照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爱”恰恰又是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最为关键、最需要的情感。加之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在逐步强化,社会财富在不断分化,广大社会底层的人们为生计而奔波,必然淡化孩子成长中的亲情。而这种父爱母爱的却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极端方式的首要内在根源。

      二、爱的泛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人的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的提升,物质生活改善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于是改善子女的物质环境也成为了可能,而且发展到了“报复性”的增长,除了成绩的考量以外,其他任何要求都视为合理的需求,也是可以满足的需求。即使父母再苦再难也要满足。加之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长年一来弥漫着一股“极左”的教育思想,把所谓的赏识教育神话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全然无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全然无视了孩子生命体本身的成长规律,把惩戒与体罚混为一潭,严重地制约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动权,偏废了监护人自身的监护方式。这种家庭的溺爱、教师的无为,自然助长了孩子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里,直接诱导出稍不如意,就可能采取极端方式,已达到自己目的行为。

      三、耐挫力的减弱。“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由于过分的溺爱,加之学业负担的不断加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和家庭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实践体验机会。而人的心理素质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在书本上学来的。因为人的本能就是为了生存,生命的一维性也是知道的,而人之所以走向极端,源自于一种情绪的心境,而这种心境的封闭性、爆发性、惯性,使人走向了极端。所以抗挫能力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性的,除了先天的基因遗传因素以外,主要还是在实践中体验出来的;不是人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生理机能决定的、慢慢叠加的,不经历无数次的小挫折,不可能增厚耐挫力的厚度。

      四、信息量的过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方便了人际的交流。可毋庸讳言,新媒体的出现,社会的各种思潮都有了自己发声的平台,黄钟大吕者有之,瓦釜齐鸣者亦有之,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消极思想:分裂组织、邪教组织、自杀群体等。面对暴增的信息量,孩子幼小的大脑出现了过载,无法处理其中的优劣,部分人自然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尤其是生活中不幸的孩子一旦聚集成群,便自然而然的加重这种消极情绪的蔓延,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心境。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也使部分孩子沉迷于网络,情感专注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形成狭隘封闭的个人思境,甚至出现人性的异化,缺失了家庭的温情,淡化了同学间的友情。遇事不能商量也不能不讨论,很容易陷入抑郁或者步入极端的情绪泥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部分:实际对策

 

      一、营造氛围。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不仅要净化美化,还应有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达到环境影响人、教育人的效果。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和交往力。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开发心智的殿堂,快乐成长的乐园。

      二、宣传教育。学校要以国旗下的演讲、班会、黑板报、广播站和宣传栏等为阵地,广泛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倡导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珍爱生命、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诱因。引导师生树立“身心同健康”的意识,掌握应对一般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家校协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孩子心理问题也都会在家庭找到原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育儿知识,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陪伴与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家长开展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提升孩子的认知力、行动力,避免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四、全员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漫长、有序、复杂的生成过程,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的责任。全体教师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优化评价效能,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沟通与理解,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有的放矢。氛围的营造、宣传的教育、家校的合作、全员的参与、专家的指导只是普惠性的教育,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面对一个个生命的个体,面对生命个体的种种问题,只能有的放矢一对一的解决,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能同时给多人看病,也不能用一个药方而包治百病。因此上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要有绣花的精神,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情绪、家庭、生活等情况,尤其是对特殊的学生,建立保密的学生档案,定期研究学生的状况。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规劝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

 

      第三部分:结束语

 

      心理问题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问题,心理学也是应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上我们应以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站在中国主流文化的角度、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特点,看待和处理心理问题。虽然说心理问题是社会进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父母的遗传原因、监护人的管理原因、社会进步程度的原因。)可作为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尽到应有的教育职责,尽量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