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民间俗称叫冬节,冬节大如年,古代喜贺冬至,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一个大节日,重视程度不亚于新年,很多地方老百姓仍保持冬至祭天祭祖的传统习俗。


  每一个节气,民间都有风俗和谚语,每到一个节气,该吃什么都有说道。比如:立春,俗称:打春,吃春饼;夏至,吃面;立秋,贴秋膘;寒露,菊花茶;小雪杀猪,大雪宰羊;粽子、月饼、汤圆、腊八粥,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都离不开吃喝。


  冬至吃饺子,从小打记事,就听老人们这么说。冬至吃饺子,而且是,这一天家家户户,还真的包饺子吃。生活富裕的人家,羊肉大葱馅,一个肉丸,一口一个肉疙瘩,家庭贫瘠的,就是大白菜陷,或者萝卜丝馅,有点猪肉也不多,反正是都白面皮饺子。


  现如今冬至这天,不仅是乡村吃饺子,就是城镇也不落后,北方南方吃喝不同,但是锅里碗里都像过年一样,庆祝冬至节气。


  为什么冬至吃饺子,长大后知道一些习俗,据史书《广雅》记载,冬至和饺子,还与医圣张仲景有关。相传他告老还乡,时逢冬至季节,看到穷困百姓挨饿受冻,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用面皮包成像耳朵一样,叫“驱寒娇耳汤”药物食品,施舍给百姓,吃了消寒温热。


  后来每逢冬至节气一到,人们就想起来,张仲景驱寒补热的食疗,没有羊肉就选些南瓜、香菜、芥菜、韭菜、小茴香,温补菜蔬做馅,模仿着包耳朵,渐渐做成了饺子,冬至家家户户吃饺子,习俗延续流传至今。

  老百姓感激张仲景,以食为药,为民解忧,才有了这美好的传说。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从古至今,“冬至饺子夏至面”,成了人们一句口头禅,冬至这天无论穷富,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001M4iTjzy7GpWZnmaZ19&690.jpg

  冬至节气了,天气进入了冬天,过了冬至以后,就数九,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人们感觉,冬天冷得早,雪花飘飘,早早的光顾了人间,西北东北白雪皑皑,给冬至增添了靓丽,当然,更喜闻乐见的还是,那碗冬至饺子。

  过年吃饺子,寓意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春节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同音,寓意新旧交替。人们在大年夜和祭祀的时候把饺子用作贡品,春节家人在远方回来和家人过春节吃饺子,是为了有个圆满的归宿。


  冬至吃饺子,想起故乡,想起童年,想起孩提故乡生活,记忆那时老家,冬至天气就很冷了,乡亲们开始猫冬。土坯房,热炕头,铁火盆,这时,倍感家的温暖,屋子外面越冷,屋子里越感暖和。忙乎了一个年头,只有这时,才是闲在的时候,厨房菜板传出当当的剁菜声。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子,大地的恩赐,品味的是劳动果实,感受的是华夏文明,人们吃的是饺子,不忘的是传统美德。饺子馅里无论是肉还是菜,无论味道如何都是香香的,包裹的都是亲情仁道,从古到今,千百年来饺子的寓意,源远流长在冬至里。


  如今新时代,吃饺子不再是过年的象征,也不是冬至节气的主食,已是家家户户家常便饭,想包就包,想买就买,想吃就吃,超市五花八门馅的饺子,食材丰富琳琅满目。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饺子这历史悠久民间饭食,华夏儿女美好象征世代相传,民俗食品更加发扬光大。


  岁月峥嵘 撰稿 2020.12.21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