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我到省作家协会向主席梅国云汇报最近的创作情况,提出拟采访在乡村扶贫的退役军人。梅主席与在同一层楼办公、2015年到白沙元门乡向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兄弟柳洪建,都觉得这个想法不错,说可以向我推荐人选。柳洪建说:“省社科联驻乐东志仲镇塔丰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吴贤洋,4次到乐东扶贫,最早一次是十年前的2010年8月。他一年四季吃住都在村里,双休日也基本不回海口,扶贫的点子与办法层出不穷,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还写了20多万字的驻村日记,很值得一写。不仅《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过他,海南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的《驻村日记》,还收录了他写的扶贫日记。”在我随柳洪建“回村看”的11月9日,塔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被授予“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先进集体”称号。

       因缘识老乡

       吴贤洋是我的湖北老乡,1986年10月从湖北仙桃应征入伍。在血与火的磨砺中,他学会了吃苦与忍耐,学会了主动和担当,2008年9月转业。

       认识吴贤洋,是省社科联近十年前,在博鳌举行的一次社团组织负责人会议上。中午就餐的时候,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刘荆洪对我说,省社科联有位从海南军区转业的老乡,社科方面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向他咨询。刘荆洪教授是我的亦师亦友的兄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在他的手下工作了几年。

       海南的大多数活动,就餐形式基本都采取自助餐。我与刘荆洪教授打好饭菜就坐后,就见一位高大魁梧的汉子,端着饭菜朝我们走来。刘荆洪教授介绍说,他就是那位老乡,叫吴贤洋。

       说起来,我与吴贤洋是同年进入部队的,也同是陆军。只不过他在祖国的最南边,我在西南边陲。也正因为此,我多次到他办公室请教社团组织的一些事。但在2015年以后,我却一直未能在社科联看到他的身影。如果不是柳洪建提及,我还真不知道,久未露面的吴贤洋竟在乐东扶贫。

       8月上旬一天的晚上九点左右,忽然接到吴贤洋的电话,说他与几位在乐东投资的老板来到了海口,请我过去一叙。当时,我就表达了将到他扶贫的塔丰村采访的意愿。下旬,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为我提供的名单上,吴贤洋名列其中,我便立即与他联系。吴贤洋很谦虚,客气地说:“我们是兄弟,你能来乐东看我,我就很高兴了,采不采访并不重要。”在8月29日至9月1日和11月29日至12月5日两次赴乐东塔丰采访的11天里,我与他或一人一骑,或两人合骑一辆电动车,沿着高低不平正在整修的乡村公路,走遍了塔丰村委会的8个自然村。从与他及村民、投资商的攀谈中,我把他十年来从退役军人到贫困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的故事,一点一滴地掏了出来。在黎乡扶贫的近十年,他默默地耕耘,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扶贫工作上,不仅驻扎在贫困的黎村,也“驻”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大炮村扶贫

       2009年3月,一项带着良好愿景的行动计划——“联村进企”,在海南省委组织部的直接部署下,正式实施。

       为深化拓展组织部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省委决定用3年时间,从全省组织系统中派出1200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和企业工作联络员,分6批进驻100个贫困村、难点村和100个重点企业,开展帮扶工作。肩负的任务,是调研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服务农村企业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督导组织建设等。

       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8月,作为省委组织部“联村进企”行动的第三批干部,吴贤洋驻点乐东县大安镇大炮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一年后,吴贤洋作为“联村进企”行动的第四批干部,继续驻点大炮村,改称驻大炮村第一书记,还兼任“联手扶贫”负责定点帮扶村---礼乐村,一直到2013年3月。

       大炮村是乐东县大安镇镇政府所在地,是少数民族黎村,有村民小组13个。时有728户,人口4112人,全村共有国土面积3960亩(水田1860亩,坡地2100亩),人多地少,人均不足1亩(0.96亩),2008年人均收入为1980元,2009年人均收入为2200元,2010年人均收入为2800元。主要产业以种植橡胶、芒果、反季节瓜菜、水稻,养殖鸡、鸭、猪、牛等为主。

       礼乐村同属大安镇,也是少数民族黎村,有村民小组7个,316户,1585人。全村共有国土面积3960亩(水田840亩,坡地735亩),同样人多地少,人均不足2亩(1.96亩)。村集体经济年均1500元, 2008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当时,海南正对全省13209户黎族茅草屋进行改造。乐东是全省茅草屋改造数量最多的县,有7746户的茅草屋待改造。而大安镇的1079户中,大炮村93户(特困23户)、礼乐村77户(特困15户),是全镇15个行政村中排在最靠前的茅草屋改造大户之一。

       驻进大炮村之后,吴贤洋发现镇上各巷子污水横流,村巷道需要硬化,需建排污水沟,安装自来水,建厕所、建设垃圾池,购买垃圾斗车、聘请打扫街面的清洁工。村委会的会议室,桌子、凳子放都放不稳,颜色居然有七种;没有配备饮水机、报架、垃圾斗与扫把等基本设施,更不说电脑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了。

       村民们住得简单,基本上是猪、鸡、狗与人共处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台风过后,茅屋被席卷,有的村民连草房也懒得盖。脏水放任自流,哪里低往哪里流,没有洗手间,山上、村边、路边、杂草及椰子树底下,随时随处随地大小便。

       礼乐1队特困户罗明车,两间茅草屋仅16平米左右,一间无顶的猪棚里养着一头小猪。他是残疾人,育有三女一男4个孩子,大男孩16岁,最小的8岁,家庭无劳力,小孩又多,家里一贫如洗。礼乐7队的特困户刘勇,出生于1962年6月,只读了小学五年级,眼睛有病,却没钱看。家是一间茅草屋,吃住均在一起,里面是两张竹子拼成的床。维持生计的,是3亩水稻田和一头牛。1991年,刘勇与邢连妹传统结婚。邢因看不到希望,不堪忍受赤贫,生完第三个孩子后抛夫弃子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大孩子刘娇是家中老大,1992年4月出生,小学毕业就弃学打工,隔三差五回家照看一下家庭。第2个孩子是男孩,叫刘星,1996年8月7日出生,已送给别人,时年读初二。第3个孩子也是男孩,叫刘欢,1998年12月出生,辍学在家闲玩。刘勇的父母已经去世,1977年3月出生的妹妹刘玲花,1992年出嫁,1993年生的男孩,当时读高一,刘玲花2006年因没钱治病死于甲亢。那时,镇里正在为刘勇盖30平米的瓦房。

1608264532(1).png(刘勇与第三个孩子、儿子刘欢)

       村民穿的,就更简单了,一年四季一双拖鞋,衣服没有颜色。家里是一根绳子当衣柜,三个石头一个灶。吃的也简单,盐水煮青菜(青菜是南瓜藤、地瓜叶、地里的野菜等),主食是稀饭,除了盐很少有鱼肉花生油等。村民喝的是没有消过毒的地表井水,到了旱季,连地表水也喝不上。

      吴贤洋在两个黎乡走村串户的调查中发现,由于没有集体经济作后盾,一个行政村连买瓶矿泉水的钱都拿不出。海南由广东省管辖的时候,大队、生产队能分的地、牛、猪等值钱的东西,全瓜分了。剩下没人要的地,廉价租给了老板,承包30年,10-30元一亩,后来到了期,有的又续签。现在土地增值,有的人转租转包土地就大发特发了,没有得到利益的村民就有了意见。

      除离村太远的个别农户没用上电外,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通上了电。但如礼乐村六队,电饭堡、电视机等派不上用场。原因是几个村合用虽然有电却经常处于停电或拉不起电器处于断电状态,家里的一个变压器,而变压器经常被人偷走,取出其中的铜卖钱换喝酒。

  1608264610(1).png    

       路难行,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是晴天,大白天走路都没法下脚,只能踮着脚尖才能挪步。最苦的是农村的孩子们上学,小学1至3年级要走上1-2公里这样路,4至6年级要走3-4公里路。政府只是在行政村与行政村修通水泥路,自然村(生产队)与自然村之间,还基本上是烂泥巴路。如果晴天有小车进自然村,会被刮到底盘。而这些自然村,随着人口的扩增,电、路、教育等设施很难延伸配套。村里小孩多,基本上都是玩泥巴长大的。小孩能坚持读完小学,初中能毕业就很不易了,一个村能上高中的没几个,上大学就更稀少了。由于普遍没上几年学,普通话不会讲,海南话也说不明白。个别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好多外出打工的给家里寄钱,连汇款单都不会填。农户发展的情况极不平衡,差距逐步拉大。外出有打工的、有在外工作的、跑运输、开店的。外出打工,男的一般是当保安,女的则做服务员。女孩子外出打工后很少回村,部分男的吃不了苦或干不了多久就回到村里,回来就加入了单身的行列。村里单身男子特多,一个村小组50-60户,200人左右,就有单身汉30-50人,大龄单身成为常态。

       农业发展方式单一。种植以水稻为主,基本上是小打小闹的小规模,一年本可三熟的水稻,因缺水一般只种两季或一季,处于望天收的状态。农、工、贸一体化在这里只有低科技的原始农业生产,没有加工业,种的水稻一般自己吃或拿酿酒,或者红白喜事扛袋稻谷走亲戚,或者换点盐巴种子等急用。种的槟榔、香蕉、橡胶,只能作原产品卖,没想到也没能力将槟榔等深加工、细包装成商品远销岛内外,更谈不上有工业反哺农业。由于是没有钱的空壳村,水利差不多二三十年没修,农户种田基本靠天,遇到旱与涝,只能自认倒霉。哪些地适宜种什么,种什么市场效益好,全凭感觉。

       村民对农村的发展缺乏信心、没决心更没耐心。政府号召大家种热带作物,好不容易有了冬瓜、豆角,有了好收成却没有老板来收购。因此种得不多,拖出去唯恐赔路费与工钱。政府号召种热带作物槟榔、橡胶等,但在坡地上种橡胶至少要等待6-7年的生长期,平时还要施肥管理。有坡地种橡胶的,大体上能住上砖瓦房,有老婆、有小孩2-3个,个别生3-5个的,基本是女孩居多。部分坡地一荒就是十几年,还不如祖祖辈辈靠人、靠牛、望天收种的一亩二分水稻田,有吃有酒喝,吃不完还可以存放起来,过着饿不死就勉强活的小日子。农民最现实的理想,是有了钱盖个楼房,再有钱娶个媳妇,生个儿子,每天有鸡吃有酒喝有槟榔嚼就易满足了。

       村“两委”班子作用不大,双带能力不强。一个四千多人口的大村,从上至下等、靠、要思想相当严重。对改选村官不怎么感冒,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换届也是走走形式,党员都很难召集,更不用说召集每户来个村民了。

       勤劳纯朴的民风逐渐向贪、懒方面转化。偏僻之地,私彩赌博成瘾成风、吃喝成风,做生意的说赚钱多就多买点,赚钱少就少买点。有点钱就坐在一起喝酒,能喝1斤的,绝对喝一斤半,有100元,吃出110元,不计后果,没长远打算。人们对买私彩打麻将乐此不疲,赌注从1元、2元、5元、20元、50元、100元不等,互请喝成瘾,两盘小菜、一桶塑胶米酒可以喝一天。喝酒的理由很多,什么红白喜事、建新房等五花八门,赶赴喝酒者,有钱的出红包50元或者100元不等,没钱提一桶塑胶壶米酒或挑担稻谷子或牵头猪赶头牛。每桌一般都备有二、三十斤米酒,有的女主人特好客,每人敬一杯,一点都不含糊。外地人来了,不喝酒,不懂酒规,酒桌上就无法融入,很难深入开展工作。

       通过半个月的走村串户,吴贤洋形成一万三千多字的农村调查报告,及时将村情整理出来,出了一期简报,按上级要求如期呈送给省委组织部、乐东县组织部与省社科联党组,并在第一期简报里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以及下一步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

       吴贤洋的心情特别沉重,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多年了,但由于种种原因,黎族地区还有部分老百姓仍没脱贫,但他们没有埋怨政府、没有牢骚。长期坚守一线的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一个村小组长每月才50元,事特多,责任特重。他下乡走村串户,出入都是乘坐村民的摩托车,生活上给予他照顾,工作上给予他支持。他觉得自己一天都不能耽误,如果人不到位,心不到位,不关心村民疾苦,不为村民鼓与呼,不为村民出点子想法子,不解决一点实际困难,不带领群众早日脱贫,简直就是在犯罪。

       建网站招商

       大炮村虽然穷,但冬季瓜菜、香蕉及橡胶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农户种植的冬季瓜菜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为架起黎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把村民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吴贤洋抱着“一切为了农民增产增收”意愿,想到了利用网络优势,让农民增产、增收。他向村干部提出这一想法后,得到了一致的赞同。吴贤洋利用自己与天津一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老总的私交,于当月成功研发出海南“村易通”www.108cun.com大炮村行政村网,成了海南第一家村级行政网,开创了海南行政村网的先河。大炮村行政村网免费开通后运行正常,截止2013年1月3日,点击率过141866人次,位列全国村易通网站建设前30名。现海南244个乡镇、2857个行政村网站域名:www.108cun.com已建现成模块。海南特区报、海南省扶贫办行政网、乐东县门户网等媒体相继报道大炮村行政门户网。网站首页的浏览条上,有“本村动态”“村务公开”“新农村建设”“地头货源”“乡亲发布信息”等10多个版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领导班子”版块,从村支书到村文书,甚至到村民小组长,手机号码全部公开,每个村干部包点小组都有明确分工。除了“村务公开”方便村民办事外,还有农户地头货源供应、农业技术指导等信息,比如种辣椒如何施肥管理等,种植户一看就明白。同时,还有劳务供求及农家乐住宿提供等信息。

1608265268(1).png

       吴贤洋说,网站不仅为大炮村服务,而且把周边乡镇的货源供应信息也一一在网上发布。“以前豆角2.6元一斤,通过网络信息发布吸引了收购商,每斤卖到4元多。”大炮村支部书记羊光仁表示,“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确实为该村冬季瓜菜及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及销售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炮村行政门户网开通以后,先后多批次得到慈善机构、省红十字会、省共青团希望工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所有捐款、捐物均用于资助黎村学生、五保户和困难群众。

       海口名匠装饰董事长张红英在村易通上得知乐东县大安镇大炮村,对黎族黎锦、剪纸、黄腊石、竹编工艺、黎族象形文字等很感兴趣,立即与吴贤洋联系,得知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张红英董事长坐不住了,带着丈夫孩子还有公司部分员工带着书包、文具、球、衣物等自发来扶贫点慰问。张总不仅穿着黎族筒裙照相,还把黎族非遗等诸多元素融进装饰设计中,几次邀约吴贤洋一同探讨如何批量生产,开拓市场形成产业链。海口名匠装饰搞活动,还特邀大炮村小伙现场用树叶吹奏节目、还请剪纸老师展示剪纸工艺品等。2012年春节期间,海南省红十字会为大炮村与礼乐村,分别捐赠了180床新棉被、79箱衣物和20床新棉被、3箱衣物。省红十字会联络的爱心企业“天来泉公司”组织的夕阳红暖心行动,给大安敬老院每个老人200元钱、一件羊毛衫、一个水杯、一个小台历等。2012年3月27日,海南大学志愿者一行,将同学们捐献的衣物近千件在白龙北货运公司打包,海口钟楼对面得胜沙路的个体户们得知海大学子善举,也纷纷捐赠衣物及打包用的袋子。

       北京等外地游客通过网络图文并茂的介绍,途经大炮村去保国毛公山,还专程走进黎村山寨品黎酒、听乡亲们用树叶吹奏黎歌、看黎族非遗,感受不一样的黎族风情。吴贤洋编发的《简报》,还不定期呈送给省委组织部、乐东县组织部与省社科联党组及省县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为紧接后面的精准扶贫提供参考依据。

       武汉四季美果蔬行老板陈四清,从海南“村易通”上得知乐东盛产果蔬瓜菜的消息,当即打电话给吴贤洋,次日飞来海口,并立即赶到乐东大安镇,与乡亲签订有关收购反季节瓜菜的协议。2011年底至2012年初,仅乐东县利国镇大地市场就向武汉输送100多车计近两千多吨玉米、豇豆、韭菜、四季豆等。陈四清老板到乐东后,为了站稳脚,提高收购价,让当地几个韭菜收购商互相竞争,你出五毛一斤,他出五毛五,后来持续涨到二元一斤。市场良性竞争受益是当地种植户,打破了以往独家垄断,一家说了算,吃亏受苦总是乡亲们的局面。

       组织村民务工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另一条途径,是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吴贤洋是接过省社科联办公室张人忠主任与办公室彭罗生主任科员的接力棒,到大安扶贫的。两位前任也早有此想法,特别是首任张主任制定了三年增收的措施,其中第六条为:做好将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打工增加经济效益。吴贤洋在家排行老二,他的大弟弟吴贤立,时任361度(福建)鞋塑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弟媳荣在秀也在该公司工作,他有意把大炮村与礼乐村年轻力壮的村民,送到361度当工人。

       吴贤洋为了引荐村民外出务工,事先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做好了群众宣传鼓动工作。计划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即找老书记商量,安排时间召开全村副组长以上的骨干大会,老书记讲茅草屋改造、计划生育等,他主讲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转移。

       万事开头难,吴贤洋想召集群众开村会也难。下乡半月后第一次开大会,文书前四五天就通知下周一上午9点开会,反复强调务必一个不漏、不准迟到。但到了9点钟,却稀稀拉拉来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从村里的羊副书记那里,吴贤洋了解到,村里的集体经济不仅没一分钱存款还欠挂着一万八千元债,因此很少开会。而且,村里有开会特别开大会要喝酒的不成文规矩。为唤醒村民不甘贫穷,不安现状的意识,团结大家激发大家穷则思变决心与信心,吴贤洋当着大家的面,给羊副书记1000元钱去买酒与小猪崽,把半个月看到的以及想说的掏心窝子话,说给两委班子与大炮村的正副小组长、妇女主任们听。

       他讲大炮村的区位优势,讲民族文化优势像剪纸、黎锦等,讲急待挖掘的旅游资源。把半个月看到的、听到的个别人和事,进行点评。列举了自己家靠两个弟弟到鞋厂打工发家致富的案例:20年前,自己的家庭跟在座的差不多穷,但自从家里两个弟弟去了广东、福建鞋厂做工后,就大不一样了。大弟当总监后,月工资近万元,年底还有分红;小弟在东莞,有自己40-50人的鞋带厂。十年前,家里瓦房变楼房,全家人从乡下搬进了城,由农民成了市民,小弟的媳妇还在国外印尼鞋厂当业务老总,两个侄儿都在老家仙桃市最好学校上学,小弟儿子还准备送新加坡留学。

       最后,他谈到大弟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361度鞋厂现在大量招工人,吃喝除外一个月至少2400元。一个月放假四天,一天工作8小时,加班另有补助。工资每月一发,不押身份证,不押工资,住的地方还有空调、电视,如果是夫妻还有免费夫妻房。不知不觉,一讲就是三个小时。到了转钟,饭菜好了,乡亲们还兴犹未尽,羊副书记催了好几趟才宣布散会。喝酒吃饭时,吴贤洋接着继续讲,乡亲们虽然很少急于吃米饭和动筷子夹菜,喝酒却一点不含糊,一顿饭下来,一桌至少喝了二三十斤塑料壶装的米酒。开会时仅三桌人,最后竟然吃出了六桌人。村民的热情之火,及早求富脱贫欲望,被吴贤洋彻底点燃了。

       会后,吴贤洋一个劲地跟福建的大弟吴贤立不停打电话,要吴贤立像军人一样立军令状,反复叮嘱他办此事不能有半点闪失。派出单位省社科联党组领导看过吴贤洋编的第一期简报,听了他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计划汇报后,当即拍板从并不宽余办公经费中挤出2万元,让他做好村民去福建务工的事情。有单位党组的大力支持,有乡亲们的信任,有弟弟的拍胸承诺,有361度知名企业做后盾,再加上驻乐东大安镇工作队队长梁誉腾(省财政厅处长)出谋划策,梁誉腾队长还让报名的乡亲们一个个在免责条款签名按手印,还有村书记或主任承诺签名,免责条款、担保承诺书等一一形成的文档。还有海南省医院的扶贫工作队员陈用成处长,乐东县招商局办公室副主任、联企工作队员谢辉琴。外出务工,同时得到了乐东县委组织部郑文权部长的大力赞赏。吴贤洋的信心更足了,计划订得更加详细周密。

       然而,开局不利。2010年“十·一”前后,海南普降大雨,第一批报名的45人,等到豪华大巴车开来,大安镇傅得波书记、工作队梁益腾队长讲话祝福送行时,只来了24人,且坚定决心去福建的只有17人。走?还是等?吴贤洋心想,这是他第一次带大家出去务工,如果首次就拖泥带水,下一次就不好组织了。他下定决心,哪怕只有一个乡亲愿意走,也要准点按时亲自带队去。2010年10月22日早上7:30,他带着第一批乡亲17人的疑惑和希望,从大安镇镇政府门前出征。由于是包车,去的人太少,司机不愿意了。他给每个司机师傅买了两包烟两包槟榔后,跟师傅说好话,承诺答应加收7个人的运费钱,也就是给司机24个人的钱,才稳定了他们的心。车到秀英港码头,有位村民因身份证没有办下来,身上只有纸质身份证明,被卡住不让过。吴贤洋拿出军官证,说是省委组织部下派的扶贫干部,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带他们去打工,却遭到质疑,差点将他扣押拘留。后经多次解释并与省社科联联系,证实是真的,才放行。

       去福建的路上,吴贤洋把17人按2-3人一组,6-7人一个班, 选定组长、班长、副班长。先找三个班长互相沟通交流,交待路上的注意事项,每个班组每人轮换值班1小时,班长负责交接班,责任到班,具体到人谁看包、谁管人、谁统一保管身份证等。每次中途上下车,除了各班小组清点外,吴贤洋还大声点名。一路上,他分别找每个人谈心,上下车注意什么?到厂后注意什么?然后每个班组跟开会,传达他的要求。

       临出发前,有位单身叫阿车的村民,好长时间没有洗澡,身上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吴贤洋请理发师为阿车理发时,理发师强忍难闻的气味,手按着他的头,脸却转向了一旁。阿车从乐东出门时,口袋里揣的20元钱,还是他50多岁的姐姐给的,他在万宁休息时买了一包烟,就只剩下了10元钱。途经江西中途休息时,吴贤洋安排大家吃盒饭,村民们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好多人连吃两份,他为了节省资金,将就着吃泡面,同去的乡亲们问他怎么不吃盒饭,他说希望吃泡面。

       大巴车到福建晋江工厂车刚停下,吴贤洋的弟弟吴贤立夫妻俩就为乡亲入厂入职一条龙服务,注册、照相、发放胸卡、领厂服,忙得团团转。那位没有身份证的村民,也被安排进了工厂。工厂的条件特别好,8人一间50平米左右的宿舍,独立洗手间(热、凉水淋浴),有独立洗漱、晒衣的地方,每个人一个上中下三层的红木衣柜,还有24小时免费供应的洁净饮用水。每个月,工厂充值100元到菜卡上,主食、粥、小菜汤水免费,主晕均有的菜,每餐仅2-5元一份管饱。

1608264850(1).png(村民们在361度工厂合影)

       这第一批人进厂后,吴贤洋立马用相机将他们一天的生活照相录像,返回村里时,用手提电脑放给乡亲们看。这首批进工厂的17人,为后续务工的村民,起到了积极的表率带头作用,都从组长升到了副班长、班长、个别还晋升到了队长。吴贤洋承诺给班长每月20元、副班长每月10元的岗位津贴,一直坚持了半年。半年后,班长人数也相应增多,吴贤洋就乘送村民到福建361度鞋厂的机会,把那些升到了副班长、班长、队长的村民召集到一起,跟大家说心里话:你们现在一个月都2000-3000元的工资了,干得多的一月4000-5000元了,原先我承诺给你们每个月的岗位津贴,你们就别再领了。其实这些岗位津贴,都是我自己掏的腰包。那些村民说:“吴书记,你的良苦用心我们领了。我们现在谁都不差这10-20元钱。但组长、班长、队长这些帽子,我们还想继续戴!我们一辈子都没有当过官,平日私下里互相以职务相称,有事找队长、班长、副班长反映,挺好的。当了这官,有一种成就和责任感。”

       两年多的时间内,吴贤洋把大安镇大炮村周边的167名乡亲,分7批(其中1批由扶贫队员、海南省医院陈用成处长护送)护送到361度打工。事实证明,打工经济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两年前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大炮村三队第三批去福建晋江361鞋厂做工的杨春、卢朝燕夫妇,两口子一个月有6千多元的收入,供三个小孩读书。2012年春节,西装革履回家探亲的杨春对吴贤洋说:“大女儿2011年考上山西太原传媒学校,每学年仅学费8千元;二女儿在五指山卫校,一个学年也是2千元,两个小孩每月各600元生活费,还不算寒暑假往返车费,如果不打工在家靠三亩水田两分坡地,就别想说供得起小孩上大学了。真的感谢政府急我们所急、想我们所想!”当杨春的大女儿杨小慧大学寒假回村,甜甜地叫吴贤洋“吴书记”给他搬凳子就座时,他就想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想起2010年10月第一批带去的村民们对他感激地说的:“前两天我们住芧草房,喝米酒,喝茶、嚼槟榔,睡觉睡到自然醒,白天做梦是白想,年收入不足2千。现在,我们一月至少也有2千了!感谢省委组织部派下来的工作队,感谢改革开放党的好政策,感谢361度福建鞋厂,我们能吃苦,我们也有人的尊严与基本需求!有了钱,我要改造茅草房,我要让弟妹上大学,我要孝敬父母,我要娶老婆生儿育女,我要帮助曾经帮助我的人,我要寄钱回家请村里人帮我家收割稻子,种反季节瓜菜,种橡胶、香蕉。有了钱,我还要尽公民义务回报社会。”此时,吴贤洋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值。

       到福建晋江361度鞋厂打工的,有大炮村1队叫卢燕的女孩。卢燕生于1983年9月,家中只有母亲与弟弟。因她脸上与后背,都长有瘤子,特别影响形象,怕人取笑没有上学读书。她为了割除瘤子拥有自己的小家,经常外出打工攒钱。在吴贤洋与工作队的努力下,省第二人民医院为卢燕免费割除了脸上与后背的瘤子,给了她希望。姐弟俩去到晋江361度鞋厂打工不到三个月,家里的草房变成了瓦房。现在,瓦房早已变成平顶房。截止2020年12月,卢燕已是两个女孩子的妈妈,大小孩已住校上幼儿园。

1608264662(1).png

  2011年春节,吴贤洋回湖北老家过年,全家人听驻村的老二吴贤洋讲扶贫的故事:张家穷的连门窗凳子都没有,李家还揭不开锅,王家连双鞋都没有,甚至有的家穷的连铁锅都没有,只能用工地上的油漆桶当锅;全村光棍多文盲多茅草房还不少,全家人都听傻了。看了老二拍乡亲们的图片及视屏,心疼心酸。本是全家团聚的喜庆年,被老二吴贤洋一个个悲酸的故事弄得沉沉闷闷。吴家兄弟的老妈妈掉泪感叹:都是一个天,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家住茅草房!老父亲也感叹:乡亲们观念要改变,人要走出去,农产品要卖出去。他叮嘱老二下了乡,要务实,要想法设法让乡亲脱贫致富!

  在此期间的2012年3月初,吴贤洋还引荐介绍16名大炮村村民,到文昌市抱罗镇东苑村武汉四季美果蔬行老板陈四清的农场务工,种豆角与玉米,包来回路费、包吃住、每月1800元。乡亲们通过走出去开拓了眼界,一边打工创造财富同时也学到了先进的现代种植技术,为下一步种反季节瓜菜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

       在上级领1608265215(1).png导和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的关怀支持与吴贤洋的努力下,2011年春节前,乐东黄流镇的李陈平先生与陈太来女士投巨资兴建的万头生猪基地,在大炮村境内落成;那两年,省委组织部也每年拿出1万元给驻村点搞建设。截止2011年12月,由省财政厅出资,大炮村和礼乐村与周围西黎村、南仇村连接的村路,全都完成硬化。礼乐村世代居住茅草房没了,特困户都住进了政府帮盖的30平方米瓦房。2010、2011、2012和2013年连续四年的春节,省社科联领导都亲率慰问团到礼乐村、大炮村为村民拜年,并拿出2万元的经费装修大炮村会议室,先后争取省、县财政修了3公里的四条环村公路。2012年,乐东县投资350多万对大炮村老村7、8、9队抱板村进行新农村试点建设。当年,礼乐村考上的6名大学生与大炮村考上的8名大学生,有4位家庭困难。吴贤洋从《海南特区报》得知海南希望工程与海口创新书店联手开展“圆梦行动,不让一个大学生掉队”活动,立即与圆梦行动负责人、共青团海南省委希望工程管理办公室秘书长羊光然联系,为4位学子争取到了每人5千元的资助,圆了他们大学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