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8月,写了一篇《忆故乡》的散文,把我在益都县经历的事情,大体上写了写。在写了那篇文章之后,总感觉没有写全,没把我在益都县经历过的事情都写出来,这次就再写一篇文章,做为纪念。(后边文章中讲到的部队的番号,都已经撤消了,高炮部队都改编成防空旅。)

益都县,古称青州。益都县与青州这两个地名,在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时在使用。我曾在《潍坊晚报》上看到一篇与抗战有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旁,同时登了一幅侵华日军制做的胶济铁路线路图。在那上边,日本鬼子当时同时使用青州与益都火车站这两个地名,在地图上做标注。

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我时常在查看一些与青州有关的文章。从查到的资料看,古代青州城墙的周长为13里地。如果按四边等长的算法来计算,每一边城墙的长度为3里地多一点。这个周长,与我当年住在益都县城的感受基本相同。话说回来,青州城应该是东西两端的距离长一些,而南北两端的距离短一点,这与它的地形有关系。

为什么说与地形有关系?青州城的南面是云门山,而在云门山的西边还有一座小山,其山脚靠近青州城。也就是说:从地形上看是南边高北边低,南城墙不能太靠近山体。如果太近了,对县城的防守不利。而在县城的北面有一条护城河,长年有水。

在益都县城的西南面,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湖泊,面积很大并存有大量的水。这个湖泊里的水,每天都经由西城门外的出水口,从南往北流,水量还很大。这些水沿河道向北走,之后分成两条河流,其中一条沿着北城墙外由西往东流,形成北护城河,最终向东进入弥河。我们家在“文革”开始后有半年多的时间住在益都县城里,我曾经下到北城墙下的河里去玩过水,这里河水不深,水质清澈。在河道的南岸和北岸还种了许多的杨树,长的十分高大。

此外还有一部分河水经河道向西北方向流淌,走到胶济铁路线的南面后被拦住,形成一个小型水库。这里,距益都县尧王山不太远,而在尧王山下,驻扎着一支由济南军区炮兵司令部领导的炮兵部队,即高炮67师师部及所属第625团。

言归正转,先讲一下青州简史。历史上,中国曾被称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在河北那一带,与现在的山东省兖州市不是一个地方)。”之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一些变化,有十二州、十三州的说法,但青州始终是其中的一个大州。

在历史上,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到明朝时,朱元璋在青州设置山东省行省。行省下设青州、兖州(这里的兖州在山东省境内。)、莱州、登州、济南、东昌6个府,行省及青州府治所皆设在青州城内。在青州府下,辖潍州、莒州、胶州等16个县城,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山东省。到清朝末年,青州的管辖范围大幅减小,清政府在青州城内设立益都知府。全国解放后,定名为益都县。

前边讲了青州(益都县)的历史情况,下面讲一下当年在益都县尧王山军营里,组建高炮69师的情况。

1965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加强高射炮兵的建设,在济南军区编制内再组建一支高炮部队,即高炮69师。当时,高炮67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已前往越南支援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在高炮67师出国前,我父亲王敬斋与原高炮67师的部分干部战士,奉命留在益都县的军营里参与组建高炮69师。这一年,我父亲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高炮69师副政治委员。

到1966年10月,高炮67师要从越南回国了,要返回到益都县的军营里,高炮69师奉命迁往山东省长清县。但此时,高炮69师在长清县的军营还未建起来。为此,我们家和炮637团的部分干部家属,搬到了益都县城火巷街的一个大院中住了下来。

这个大院,南边是益都县第二中学。“文革”前,这里是该校老师的家属院。“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老师与家属都搬走了。

我们家搬到这个大院里住下后,我发现这个院子非常大,是一处解放前富商留下的大宅院。这个院子有多大?东西长有近百米,南北宽也有五十米,院子里大院套小院,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三进院、四进院。这个大院的大门朝北开,同时建有三个大门(上面有大房顶),可以进出大马车。我们家与637团的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住在最西边的一个院子里。我家的房子坐北朝南三间屋,与637团团长住的房子一南一北相对。团政委的房子在团长房屋的一侧,参谋长与王副团长的房屋分别在院子的东西两侧。这里的房屋,都是明清时期的那种建筑样式,小青瓦、大屋顶、大房檐,院子是青砖铺地。建房子用的砖都很大,一块砖能顶得上现在的两块砖那么大(还要大一些,厚一些)。

当年益都县城的城墙,只有东城墙和南城墙还比较完好(包括城门),北城墙已经拆光了,只剩下一个城墙根还在(城外有护城河)。而西城门上已经无顶,但两侧的墙体还在,这便是1966年时的益都县城墙。

在一般人的脑子里,县城里应该都是房屋建筑,其实不然。在“文革”前,包括“文革”中,在益都县城内有一个苹果园。这个果园在益都县荣军疗养院的东边,中间隔着一条马路。每到秋天,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在益都县城的东北角,还有一个养蚕场。养蚕场在县城东北角占了一大片的土地,种有大片的桑树,在场内还建有多间养蚕的大房子。蚕场里养了大量的蚕,白白胖胖的很是好看。我们家搬到火巷街住下后,我们那些小伙伴时常到蚕场里去玩,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州,在历史上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管辖的范围非常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重要地位在一步步下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益都县(青州)成为昌潍地区的一个下属县城,这就是益都县(青州)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益都县改名为青州市,又恢复到古代青州的名称上(县级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