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感觉里,浙江临海的东湖远比杭州西湖要静谧要雅致,杭州西湖名气太大,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喧嚣燥热,自然也就少了期盼中的温婉和画意,反而是临海的东湖,更能让人产生留恋产生遐思,每次来临海都会去东湖看看,只为那一池春水,只为那一瞥秋波,只为那蓬勃倔强的绿,还有常存于心对骆宾王,对戚继光的尊崇。


为什么说东湖的绿色就体现着蓬勃体现着倔强,在我的感觉里,东湖真的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也是因为有了数次的清晨游览更增加了这样的印象,这些绿色植物就犹如有了人的性格,婆娑的翠竹,妩媚的紫薇,油亮的香樟,张扬的芭蕉,低调的桂花,遒劲的柳树,还有摇曳的夹竹桃,密密匝匝的鸟巢蕨,或许这些浸蕴着朱熹、骆宾王、戚继光等临海历史名人风骨精神的植物也具有了他们的风采和情操。1607824777111047.jpg



东湖公园可谓源远流长,原来是几条溪流的汇合处,曾为水军泊船屯兵的所在,宋熙宁四年郡守钱暄开凿为湖,形成今日东湖的雏形,也就是说东湖已经有将近千年的历史,东湖北侧就是著名的江南长城和逶迤的群山,站在雄伟的揽胜门俯瞰东湖公园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大有物我两忘的快感,清代文人俞樾就曾经大发感慨: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难怪笔者也会有如此感受,其实在我的心里东湖远胜西湖,和西湖相比东湖就是面积小一些,其它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杭州西湖可谓风光旖旎,也成了历代名人的葬身之所,埋葬岳飞、于谦、陆文龙、秋瑾这样有风骨的人也就罢了,张苍水、盖叫天、苏小小、章太炎、林和靖、苏曼殊、冯小青、李叔同、徐锡麟、史量才、陈布雷等名人也葬在这里,还有更多知名度略低些的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也喜欢凑热闹,如果不把普通老百姓的墓地处理掉那简直就是遍地坟墓了,阴气太重的西湖侧畔曾经残留着一个仅剩半壁江山的南宋,“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就毫不奇怪了,与西湖相比,临海东湖就是另外一种境界。1607824815248336.jpg


在东湖,最高的建筑物就是樵云楼,高耸入云的樵云楼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反清复明而投湖守节的义士樵夫而建立,为有骨气而殉国的勇毅樵夫建楼以示纪念,还规模大的难以想象,临海百姓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在这并不太大的东湖公园,还有一处佳境必须要去,那就是东湖碑林,明代的谭纶画像碑和戚继光表功碑,清代的朱熹画像碑、雍正皇帝御笔碑等名碑,也都昭示出临海百姓对文化,对历史,对功臣,对前贤的客观评价和尊重敬仰。



说临海就离不了朱熹和紫阳真人,一个与临海渊源颇深,一个至今还有紫阳街传延,说东湖就一定会提到“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当年一篇讨伐武则天倒行逆施的宏文震动朝野,文采和骨气都流传千古影响万代,“亘古一檄”牌匾更是将骆宾王《讨武瞾檄》的精髓高度概括,令人叹服,曾经在此为官的骆宾王被临海人民爱戴尊敬也是必然,骆宾王祠就寄托着这座城市这片厚土对仁人志士无限的爱戴。1607824843733433.jpg


东湖不但历史文化厚重渊博,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堪称经典,经过近千年的雕琢沉淀,东湖呈献给游人的是不可多得的韵致,是难以描绘的精彩,春天徜徉在东湖花团锦簇的甬道上,享受沁人心脾的江南花季之美;夏天的东湖浓荫蔽日,绿色的植被和蔚蓝的湖水营造出不可多得的水韵胜景;而到了秋天,天空澄碧,五彩斑斓,远山和近水都呈现出少有的层次和色彩,此时的临海和东湖最令人流连忘返。


东湖的冬天也给人一种静谧和安详,游人少了许多却流露出高雅和品质,要说在东湖最有感觉最有意境的享受则是在霏霏细雨中,江南雨特有的轻柔、温润在东湖尤其显得更有韵味,烟雨朦胧中亭台楼阁和树木花草都格外的厚重、鲜亮、轻盈,就是沐浴着甘霖的那几只孔雀也犹如精灵般的生动鲜活,小雨丝丝落下,天上的水和东湖的水,相亲相吻相融的样子,也只有亲自来体味来感觉来观察才能悟出绝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