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是调味品,没做过饭的人也知道,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尤其是四川火锅,靠的就是花椒提味,没有花椒,没人敢说那是四川火锅。

  自从人们生活富裕到可以“脑满肠肥”之后,各种食材的“花式”吃法层出不穷。关于花椒就有很多种类。比如用花椒的嫩叶炒鸡蛋,用花椒的老叶晒干碾碎蒸馒头,或者干炸花椒叶,椒叶油饼等等,就算不是现下发明的,也是现下蓬勃的,或者挖掘出重新发扬光大的。

  至于花椒可以治病就不提了,花椒用处大呢。

  说了半天花椒,似乎很熟悉,但还真不知道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的植物。说到芸香科更多的想起橘、柑子等典型的芸香科植物,花椒也是芸香科,出乎我的意料,但没关系,我的小心脏承受得起只关乎我的意外。

  花椒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诗经》时代就有,而且寓意美好,《唐风·椒聊》就是专门说花椒的,不妨一赏。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

  大意:

  花椒的果实,可以繁衍满升。那人的子孙,长得高大健壮。椒粒繁多,枝条粗壮。

  花椒的果实,可以繁衍满捧。那人的子孙,长得粗壮有力。椒粒繁多,枝条粗壮。

  诗中的花椒是表示子孙繁多壮实的。但花椒还有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妙用,就是泥墙,用花椒泥墙显然很奢侈,这当然不是给一般人的,而是给皇后的,所以,自花椒给皇后泥过墙之后,皇后的住处也被称为椒房。有汉·班固的《西都赋》为证:“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寓意皇后可以多生子嗣,另外花椒原本是温性热性植物,也取此房温暖、芬芳、多子,以及你能想到和花椒相关的众多美意。

  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种椒第四十三中就专门讲了如何种植花椒。

  到了唐代,花椒自然继续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调味品。但是在诗人眼里,花椒更有诗意的是“椒房”,我找到的有关花椒的三首诗,都是关于椒房的,好不容易有一首专写花椒的诗还是宋代的,那就不提了,还是回到唐朝,看看诗人们眼里的花椒,不,椒房。

  似乎每一种植物都离不开大诗人白居易,他在《长恨歌》里就提到椒房。“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我看还是用别人的是吧,好像离了白居易就没法举例子。

  再有就是杜甫,老杜也不容易离开。不常举老杜诗中植物的例子实在是因为我的承受能力差,老杜满脸的忧愁让我不知如何是好。

  杜甫诗中提到花椒——椒房的是《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相关,也是说的关于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和她的姐妹们豪奢的生活。诗有点长,只说大意,就是说春天的时候,杨家姐妹出行,那时花团锦簇,旌旗招展呀。那杨贵妃的姐妹被封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就是因为有能住在椒房的宠妃呀。这些人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品行却如杨花一样随风舞动,但就是这样一帮人那时炙手可热,权势熏天呀。

  此时花椒——椒房是地位的象征,权势的标志。喜耶?忧耶?

  后来,到了晚唐,又有一人写花椒,和椒房有关。那是一位终生不得志的诗人,他叫张孜,就是因为他喜欢讽刺时事,被朝廷追究,不得不隐姓埋名,所以他的诗就留下一首完整的,恰恰是有花椒的《雪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此时那个万千气象的盛唐不再,只留下苟延残喘的病夫弱唐。这一天,长安下大雪,鸟雀都看不到了。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很冷时节,那豪门贵族家却是有着花椒和泥砌的墙,再加上暖烘烘炉子烧着,那是温暖如春呀。豪贵们正在饮酒作乐,莺歌燕舞。歌舞极为尽兴,以至于都热的出汗。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很不精彩,那饥寒交迫的人,在这样的风雪交加的极寒天气,那手脚都是冻伤皴裂的。

  这样的对比,刺目、寒心,犹如千年前长安那场大雪。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只是张孜含蓄一点,只不过豪贵出了一点“香汗”,饥寒人冻伤了手脚而已。

  那可怜的花椒,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了。面对这样的花椒,我沉默了,就像沉默的大多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