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决策抢修鹰厦铁路准备解放台湾   1607481632844756.jpg

       穿山越岭的鹰厦铁路是建国初期修建的战备铁路。毛泽东一生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铁路建设,亲自规划铁路发展蓝图。鹰厦铁路是浙赣线上的鹰潭站向南途经江西省的贵溪县、资溪县,穿越福建省的南平市等县市,终点为厦门市的线路,是华东地区当时出海的一条主要铁路干线。这是毛泽东主席采纳了全国政协委员陈嘉庚的意见决定修建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军事和经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处东南的江西和福建交界县市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福建境内无一寸铁路,严重制约了该省经济发展。1950年5月,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政协委员陈嘉庚先生“要求修建鹰厦铁路”的提案获得通过。毛泽东非常重视,亲自过问和答复,后因朝鲜战争爆发未能实施。

      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党进入解放台湾的战备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空前严峻,朝鲜战争硝烟再起,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趁机驶入台湾海峡。对此,周恩来总理说,解决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及台湾问题要文武并重看“二王”,一个是王炳南在华沙和美国谈判,一个是王震率十万铁道兵快修鹰厦铁路。


       毛泽东亲自点将王震司令员领兵火速修建鹰厦铁路

      1954年,为了适应解放台湾、国家经济建设和福建发展的需要,毛泽东与铁道部领导商量,拍板推迟湘潭至韶山的铁路建设,优先决定建设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全长约700公里,由王震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负责修建。其中江西省的72公里,由铁道兵部队第三师、第七师分段负责。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铁道兵部队肩上。军令如山,兵贵神速。1954年末,在勘察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王震就命令铁道兵第3、第5、第7师在鹰潭至光泽间120公里的线路上展开前期的施工。

      王震司令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考察鹰厦铁路。铁道兵总指挥部从北京火速迁到福建省南平黄金山,全线共分11个工程段,部署铁道兵8个师和1个桥梁团。赣闽两地人民政府全力配合与支持,经勘察设计,新线于1955年2月动工兴建,先后共动员12万民工参加建设。

     “自古闽人出山如登天,闽道更比蜀道难”。王震把铁道兵司令部搬到南平黄金山,在王震雷历风行的指挥下,铁道兵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缺乏大型现代化设备的条件下,靠肩挑背驮;钢纤、大锤打炮眼,用炸药开路,刨造了一个个奇迹。成功突破武夷山天堑,啃下大禾山隧道的花岗岩,炸开戴云山区海拔600米的分水岭,一举削平6个山头……终于把铁轨铺到厦门海峡前沿。


       王震司令员在鹰厦铁路指挥部殚精竭虑

       厦门和陆地间隔着五公里宽的厦门海峡,因此,鹰厦铁路要通到厦门就必须填海。移山填海,修建集杏海堤,是一项超级工程。铁道兵和专家及当地民工克服当时经验、设备和技术等难题,采取“条石插砌”“竹笼快速抛石"等新方法加速施工。同时还要面对国民党军机的空袭、特务的破坏和台风的登陆。终于克服千难万险,于1956年12月,全长5035米的集杏海堤胜利竣工。在当时,它与武汉长江大桥等建筑并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厦门海峡变通途,很快鹰厦铁路的最后一根铁轨便铺到了终点厦门。1956年12月9日下午1时35分,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仅耗时1年零10个月的鹰厦铁路提前一年全线贯通。


        鹰厦铁路施工现场昼夜奋战热火朝天

1607483111939685.jpg

      鹰厦铁路铺轨速度连创新高,鹰厦铁路的提前竣工,从根本上缓解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国防压力,对新中国国防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鹰厦线通车后仅一年,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粉碎美国“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阴谋,党中央决定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

       此后,福建前线万炮齐轰,举世震惊。国民党军队盘距的金门岛笼罩在火光烟雾之中。作为东南大动脉的鹰厦铁路,为前线运输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为炮击金门立下了汗马功劳。

       枪林弹雨后的厦门复归平静,但作为福建乃至东南沿海最重要的钢铁大动脉的鹰厦铁路,并没有就此安歇,它被用来客运和货运,往来的旅客商旅不断,大大加快了福建的经济发展,也使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经过两年的努力,1956年12月,鹰厦铁路跨海铁路桥竣工,鹰厦铁路全线铺轨任务顺利完成。经过1957年9月和12月的初验和复验,1957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了鹰厦铁路签字交接仪式,交付地方运营。至此,历时3年、总投资4亿多元的鹰厦铁路,由部队正式交付政府铁路部门运营。1958年11月,鹰厦线连通福建的外辐线也相继通车。陈嘉庚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赞颂“新中国好,共产党伟大”。

        

       军民守护鹰厦铁路鱼水情深

       铁道兵官兵欢迎沿线老百姓来参观。鹰厦铁路虽然移交地方经营,但铁道兵部队仍继续担负着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把此线路作为战备线路来抓管。1965年以前,资溪境内铁路线的榨树隧道、妙嘴坳隧道、柏泉铁路桥、沙苑铁路桥等均有部队战士持枪日夜守卫,每个隧道驻守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地方民兵在节假日也配合部队充当铁道卫士,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敌人破坏。

      在修建鹰厦铁路时,为确保路段安全运行,资溪公安部门对居住在铁路沿线2.5公里内的社会危害分子等进行了清理,同时在铁路的主要桥梁隧道旁建立哨所8个,流动哨2个,分别由驻军和民兵守卫。

      资溪县护卫铁路的民兵被誉为“铁道卫士”。民兵连长曾秋莲夜巡铁路桥时,抓获一个企图炸桥颠覆列车的敌特分子,从他身上搜出雷管和炸药及大量的钞票。曾秋莲单身勇擒炸桥罪犯的事迹受到了省军区的表彰,并光荣出席了1960年4月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一支半自动步枪的嘉奖。当年,资溪人民特别是沿线乡村干部群众以支援解放台湾为己任,全力做好修筑铁路、土地征用、物资供应和安全保护等各项工作。

       鹰厦铁路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国务院于1986年8月开始对该线路投资5.6亿元进行电气化改造,该工程于1993年年底完成。如今鹰厦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与其他相继建成的入闽铁路,已成为快速入闽的通道,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鹰厦铁路,作为解放台湾的战备铁路,你默默服役了63年。如今台湾还没解放,你仍旧需要忍辱负重,当志存高远,前程辉煌。

       鹰厦铁路,你的修建,是由成千上万的铁道兵以及江西、福建人民的流血牺牲铸就的!一条铁路通车了,烈士们却永远长眠在了赣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中。

       归国华侨参观鹰厦铁路,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也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和钢铁意志。

       你曾经是中国建设最快的铁路,七百多公里的路程,两年左右就完工了。那是铁道兵速度,中国速度!

       你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福建出省的唯一通道!也是内地与福建沟通最便捷的通道,昔日关山阻隔,今朝彩虹通途!你是铁道兵留在中国东南的又一座丰碑。

       你也成就了鹰潭这个城市,正是你的修建,鹰潭才由贵溪县下属的一个镇,一跃成为江西乃至中国东南的铁路枢纽城市;也成就了鹰潭站,让它从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一跃成为江西和福建唯一的一个特等站!

       有这样一个兵种,它的生命诞生在共和国的黎明;有这样一群将士,他们的步伐与共和国同行;他们的气概横贯祖国的崇山峻岭,他们的血液与国旗一样鲜红。

      王震司令员、铁道兵和鹰厦铁路一样,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