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春,我们那时正在上高中,社会上开始了一场学习毛泽东主席哲学的热潮。记得当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这样的文章,题目是“石头里面有哲学”。文章里讲的是一个农村的村干部,从研究石头的利用、发展到学哲学。当然,“文革”时期很多文章都存在“假”的问题。究竟“石头”里有没有哲学,至今好像也无人知道。但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社会上就掀起了学习毛泽东主席哲学著作的热潮。当时中央定的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共有五篇文章,这五篇文章分别是:《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我学哲学,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写道:“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毛泽东主席的这几篇哲学文章,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值得每一个学哲学的人去读一读。我们在“文革”时期,由于动乱的影响,学习上是差了一些,但在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上,可以说还是下了许多功夫的。我那时读了毛主席的这几篇文章后,知道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什么是“感觉”和“印象”这些词语,在我后来学习《社会学》时,又从《心理学》的课本里读到,印象更深刻。

       毛主席在他的《实践论》中还专门讲到认识问题。即: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的检验上升到理论上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在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证明,没有这样的飞跃,我们任何一项工作都难以发展。

       学习哲学,真正读的好、读的明白,是在“文革”结束后,读人大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才真正读明白。在这本书中的第一章绪论中讲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个不太好理解的规律,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虽然教材和学习问答上都对这个规律做了认真的讲解,但做为学习者,对这个规律的理解仍然感到有一些困难。后来我看到一个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在写文章时讲道,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曾请教过毛主席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问题如何理解,毛主席做了这样一个比喻:“飞机从地面可以飞到天上去,这是飞机对地面的一个否定。飞机飞到天上后,还要再落到地面上,这是飞机对天空的一个否定。”我在看了这篇文章后,心中豁然开朗。也就是说:飞机可以离开地面飞到天上去,不停在地上也能行。但是,飞机飞到天上后,还要再落下来。如果它不落下来,必然要从天上掉下来,这对天空也是一个否定。我认为这样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就符合辅助教材上讲的:“它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过程。”

       总之,学哲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研究其中深奥的哲理,才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