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漫长的封建社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国家管理层中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他们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很早就悟出了“水可载舟、水可覆舟”的道理。在国家治理相对清明的时代,上层的有识之士无不重视对民情的体察,注意处理好与广大百姓的关系。关系理顺的时候,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恶化的时候,国家会在瞬间转入风雨飘摇。所以,爱惜百姓,关注民生,是国家治理永远不会过时的热门话题。

       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与百姓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千万种,但无论哪一种答案,只要是正确的,其中必然包含着一个字——“爱”或者两个字——“真情”。
       答案实际早就有了,只不过是后来者并没有深刻领悟,或者自以为懂得而实际上并未做到。知行不能合一,没有内化于心,何来外化于行。于是乎,终致历史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轮回,应验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不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人,注定重蹈覆辙”。
       清代郑板桥有一首著名的墨竹图题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意颇耐人寻味。从表面意思看,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在风雨如磐的封建时代,郑板桥能一反官场的积习,布衣草鞋,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一本其真,毫无矫饰之情,凭借着对百姓的爱,对百姓的一腔真情,才赢得了时人和后来者的爱戴。相形之下,那些躲在深深侯门之中的官僚政客,他们会在内心深处亲近百姓,自觉自愿走进百姓之中吗?表面的文章可能做了很多,是真的爱吗?是真的情吗?群众的心里自然有杆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评价我们的干部,只有老百姓才能说了算。
       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们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党员干部,老百姓会不喜欢吗?这样的党员干部,心中难道不是装着“爱”和“真情”吗?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出现了疏离甚至紧张的状况。条件好了,日子好过了,有的党员干部耽于享受了,再也不愿从办公室、会议场走出,再也不愿奔赴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社会分化,物欲横流,有的党员干部心理失衡了,举世皆浊,我又何必独清,众人皆醉,我又何必独醒。于是乎,随波逐流,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准,丧失了底线,最终脱离了人民的队伍,甚者沦为人民的敌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遭人唾弃的千古罪人。追溯根源,就是丧失了对人民的爱,丧失了原本应有的真情。
       何为爱?何为真情?看似简单的问题,需要用心来回答。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十一师师长张子清脚踝受了重伤,却把自己珍藏的食盐捐献出来,留给其他重伤员洗伤,最终自己的伤口化脓感染,不幸逝世。张子清把活下来的机会让给了别人,靠的是什么?是爱,是真情。
       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人民群众肩挑车推、做衣送粮、送子参军、传递情报,军民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情谊,他们心中装的是什么?是爱,是真情。
       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做好群众工作,饱含爱与真情是关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对群众真爱,真的动情,群众才会对你有感情。郑板桥对县民的关切,虽已尽心竭力,仍感惶恐未足。他在《范县》诗中说:“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宸。”小小的县衙门尚且难进,何况隔着君门的紫禁城呢?郑板桥对待百姓的“感情观”真的值得当下的党员干部们认真学习和反思。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