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考试,应梅祥永师兄的约聊聊诗歌,聊聊书法,匆匆一聚,匆匆一别,心里藏着的小愿望终未实现,当然我也没有说出来,这个秘密还藏着。
久居闹市看人头攒动,常常视觉疲劳,一直钟情于小桥流水,山啊石的我看了梅师兄的《梅竹小院》之后,对他守护的花果山和他的小院更多了一些向往。
”我有小院在里山,花果飘香人勤善。月照清泉游仙至,凤栖梧桐篱未闩。松风竹露天为被,梅朵竹影地做毡。岁月如刀尽芳华,成败只留笑谈间。”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手头有工作,就一读而已,只是觉得在山中有一小院,有梅,有竹,有篱笆。
现在细细品味才识意境。在花果飘香的山里,有梅兄的一小院,小院的主人勤劳善良,假如有远方的游客借居,主人也会非常热情,入夜如水的月光照在清泉之上,别有一番情致,倦鸟归巢栖息在院边的绿树间,松风竹露为屛天做被,朵朵梅花,竹叶借月光投射的影子就像是铺就的绒地毯,篱笆院门半掩,院门都没有上闩,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鸡犬相闻,但可以夜不闭户,静逸祥和。诗的前部分描写一幅静景如画。最后一句写人和物都在如刀的岁月里,四季轮回中染尽,展尽,耗尽芳华。春来草绿庭前沏水品茶,夏天松下听风纳凉,秋高气爽时捡拾几片红叶,冬天最美的就是雪,透过窗看梅花傲雪开,就着暗香暖壶煮酒。白天在外处理公务,晚上小院一呆,暂时远离城市的灯红酒绿,卸下繁杂事务,舞文弄墨(最近梅祥永的诗画、书法得到著名书画家、马航幸运画翁胥立浦先生的关爱指点,进步很快)一番偷得片刻清闲,小院外的得失成败都付于笑谈。
读到“岁月如刀尽芳华,成败只留谈笑间”原来他说的不仅仅是花花草草的荣枯,也折射他自自己跌宕起伏半生的戎马生涯,我忽然想起他前段时间给我看的一首诗《公安颂》”未忘初心真性情,服务人民保安宁。公正执法担道义,风雨无阻路上行。疫情洪灾身未退,助医救民获好评。中流砥柱奔险处,砥砺奋进赋丹青。”回首上半年疫情比较的连云港,普通人躲家里都焦虑不安,现在想起来也心有余悸,试想冲在第一线的公安干警们是何等担当,在防护物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面前相当于裸奔,好在天佑勇敢的人,梅师兄他们平安无恙,记得那时我们也只在同学群里互道平安,叮嘱要照顾好自己。疫情刚退又遇洪水,揪心的半年,公安干警们又积极投入抗洪一线,能想象得出雨中水中他们奔忙的身影,整首诗写了初心,写了事例,写了决心,娓娓道来他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此次回乡之行从同学们小聚的言谈中才知梅师兄是花果山风景区公安分局特警队指导员,十年前我只知他是个警察,我这个不爱打听的嘴啊加上梅师兄不张扬的性格,要是早知他那么忙,上次回乡我岂敢劳师兄大驾,让他利用中午休息之间把我这个冒冒失失的野丫头送到孔望山脚下,现在想起还有点过意不去,但还是多了点窃喜,至少梅师兄没有那么势利,正如他诗里的说的“未忘初心真性情,服务人民保安宁”,我也做一回被保护的人。
虽然这次爬山去看梅竹小院没有成行,下次就更期待,回乡又多了一条理由,那里不仅仅有景色秀美的花果山,还有可以把我这个路痴照顾得妥妥贴贴的梅竹小院主人,满满的安全感,丝丝温暖一直在心头。下次回乡要告诉他去他的梅竹小院讨一杯茶,把在外漂泊的酸甜苦辣,荣辱得失也付笑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