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老北京高碎的小文,引起了一些友人的热议和好奇,有人问我是否还有什么有关茶的趣闻轶事,希望我能和大家再聊聊,一则是满足一点大家对茶多了解的欲望,再则也能记录一些有关老北京关于茶的状况,供后人去伪存真留传于世。

       其实我并不懂茶,对茶的知识稍稍知道一点,但也仅仅是皮毛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老北京人爱饮茶不假,但也真的不像有些文章中说那么的讲究。

       记得当年我父亲也有饮茶的嗜好,几乎是每天都离不开茶。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用茶缸到锅炉房泡上一大缸子茶。当年父亲用的是最大的搪瓷缸子,瓷缸子有一个盖子,用线绳拴在茶缸的把上。因为父亲是做财会工作的,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大半天,茶缸容量大,可以减少打水的次数。加盖子的原因,是每天会接触许多的票据,难免有许多纸屑和灰尘,茶缸有个盖儿减少落灰尘。为了防止盖子丢失,所以把它和茶缸拴在一起,不致分离。由于茶缸用的时间太久了,上面积累了厚厚的一层茶碱,把白色的茶缸都染成了深褐色。当年市面上没有现代的洗刷工具,父亲只能用丝瓜瓤子刷一刷。后来,刷过几次不见什么成效,于是就随它去了。后来,有的地方的搪瓷磕碰脱落了,里面的铁慢慢地锈了、漏水了,父亲找了位小炉匠,花一毛钱补上一块儿锡,接着又用了好几年。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的北京人都是这样喝茶的。至于当下流传的什么茶道啊、茶艺啊、品茶啊、斗茶啊等等,都是少数的有钱有闲人士的事情。如果一定要和“老北京”联系起来,充其量就是部分老北京人中成功人士的“小众”癖好。

       我有位亲戚是老辅仁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是准备留校的,不料阴错阳差地被分配到一个中学担任历史教员,据说工资级别定的不低,是二级或三级教师。当时在北京,教师职业就够令人羡慕的了,有享受寒暑假,还可以不坐班。再加上高薪,可以说是位典型的“有钱有闲”人士。他没有别的嗜好,唯独喜爱饮茶。他每次来我家都要讲述有关茶的事儿,并主动指导我父亲如何选茶、沏茶、倒茶、喝茶。我父亲说他“好为人师。”他却说自己本来就是个灵魂工程师吗!他讲茶就像讲课一样妙语连篇,经常还穿插一些小故事。所以,每次他来,我都坐在一旁认真听他讲。当时我还小,对他讲的许多事都不太懂,但对他讲的一些小故事记忆犹新,他说:斟茶时要“张飞巡城”和“凤凰三点头”。所谓“张飞巡城”就是把所有的茶碗并排放成可循环状,斟茶时很快地从第一杯斟到最后一杯,再不间断地按逆向重复斟一次、二次,甚至更多。这样做的意义是每杯的茶汤浓度基本一致,避免浓淡不均。为何称之为“张飞巡城”呢,就是因为张飞性子急,巡城时急急忙忙地跑了一圈,发现有些疏漏,于是急忙又跑回来,再次发现还是有疏漏,于是再跑一圈。这点事儿被我那位亲戚一说,有声有色,逗得我捧腹大笑。从头到尾父亲只是在一旁陪着笑,静静地听,默默地点头,并不发一言。接着那亲戚又讲了“凤凰三点头”的典故,他说,就是用茶壶斟茶时,要把壶嘴抬三下,增加杯子里茶汤上下的融合,避免每杯茶上下层的不均。说罢,他熟练地举起茶壶往茶杯里点了三下茶水,做了个示范。他说,这样作一方面有使茶汤均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对客人点头表示尊敬的意思。说罢,他向我父亲微微地点了三下头儿做了个示范。

1606882770413965.jpg       当时,在我这个小孩子眼里,这位亲戚就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了。它不但有学识,而且十分健谈。他说的一些事情常常是我闻所未闻的东西,因此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成年之后,查阅资料时才知道茶道分有八道顺序,分别是:洗杯、落茶、冲茶、刮沫、倒茶、点茶、看茶,通过这七道程序之后,才是“喝茶”。想想过去喝碗茶,还要经过如此复杂的程序,这懂茶道的人也确实“太辛苦”了。

       不过每道程序的名称还是文雅的,比如:洗杯,被誉之为白鹤沐浴。仔细品味,把雪白的茶杯比喻为白鹤,用沐浴形容洗杯,真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其他如:洗杯、落茶、冲茶、刮沫、倒茶、点茶、看茶、喝茶,都各有名堂。八个程序依次如下:

       1、白鹤沐浴 (洗杯)  2、乌龙入宫 (落茶)  3、悬壶高冲 (冲茶)  4、春风拂面 (刮沫)  5、关公巡城也叫张飞巡城 (倒茶)  6、韩信点兵也称凤凰三点头 (点茶)  7、鉴尝汤色 (看茶)  8、品啜甘霖 (喝茶)。看来茶未入口,文雅之气已经是先夺其声了。

       不过为了喝一口茶,要经历如此多的流程,确实够难为人的了。难怪我在东城期间,一位区政协副主席被邀请去高级茶馆品茶,回来后说:这哪是喝茶,简直就是受罪,一碗茶被斟来倒去,折腾了半天还没喝到口,好不容易喝到嘴了,就是一小盅。若不是碍于情面,我真想对“茶小姐”说,您别管了,我们自己斟算了……

       这位副主席是本市某医院的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侨眷,应该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即使是这种人士,对所谓的“茶道”“茶艺”也并非完全认同,可见当前的一些繁琐的茶道、茶艺,也就是一种“有钱有闲”人士消磨时光,过度享受的一项消遣罢了。

      记得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位朋友请我写一些条幅,说是有同学要开间茶馆作茶室内装饰。于是,我就找了些有关茶的诗歌、警句。送去后,店主还算满意,于是邀请我和那位朋友去他的茶馆坐坐。后来,我们还真去了一趟,体验了一把坐茶馆的体会。茶馆开在一座居民楼的下面,占了上下两层,门面不大,里面有十几间茶室,最大的可容纳十几个人,私密空间很好,可以作为谈生意的场所。小的也就有三四个座位,据说是专门为搞对象,谈恋爱的人准备的。房间里设有遥控电铃,只要按铃,服务员就会过来,添杯、加水、换茶叶等。据说,中午还有简单的午餐。如果有兴趣,要上一壶茶可以坐一整天。据老板讲,顾客基本是“皮包公司”的老板、年轻的情侣、闲极无聊的社会人员。有时也有家庭环境不好,需要应对高考,复习功课的学生。这些人中最省事的是老板们,他们一般都速战速决,谈完事儿就走,有的茶都没顾得喝几口,而且点茶叶的标准也不低。后三种人就不同了。情侣们缠缠绵绵,虽不需要什么服务,但占座的时间比较长。 闲散的社会人员最麻烦,事儿最多,一会嫌茶不好,一会嫌水不热,杯子不干净等等,个别的还有动手动脚的。女服务员对他们都有点犯怵。幸好老板不到四十岁正当年,身板结实,必要时,也能唬唬刁蛮之徒。对于学生,老板很是同情,估计他们家境都不好,所以老板中午备了一些简单的午餐,可以为他们节约点时间。我们去的那天,老板准备的是炒饭。据说,有时候也会有馒头或米饭和两三样小菜。当我问起茶馆的经营状况,老板表示“还可以”。后来朋友告诉我,“还可以。”就是略有盈余,如果说的是:“还可以吧。”那有可能就是惨淡经营,收支相抵、不赚钱了。别小看这个“吧”字可有讲究了。我久在机关工作,对这方面是一无所知,不知道这位朋友的说法,是商圈里流行的“行话”,还是他们小圈子里的“方言”!

       提起“茶艺和茶道”,老板却满脸不屑,说:开始时,我们也想弄点那玩意,但是没有人感兴趣,真正聊天的、谈事儿的不想让你听,嫌你在旁边碍事,讲大排场的又很少来。我也请过一位受专门培训的茶艺师,但没啥用,后来人家自己走了。这不,她的“资质证”复印件还挂在我柜台里,她走时要拿走我没让,挂在那里充个门面。

       听老板的口音似乎是位久居京城人士,于是我顺口问了句,您是老北京(人)?老板答道:我家祖上几代都居住在南城,我除了插队几年,就没离(开)过北京……我们都知道“宣南文化”是最能代表老北京汉族的文化传承的,也许这家茶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就是典型的老北京茶馆的真实状况。

       其实所谓“茶道”“茶艺”并不是老北京的标签。或许上面介绍的情况才是老北京们的真实写照。也许有人会讲,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如果提高了,那“旧时王谢堂前燕”也一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我想,我们大家都期盼着那一天!

 

       宣南文化注:

       清初的"满汉分居""旗民分治"使北京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南城成为商业与服务业的中心,同时也成为流动人口的集散地。宣南的大栅栏和天桥遂成为老北京最繁华的娱乐、商业场所,以戏曲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平民文化应运而生。走进大栅栏,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市井文化博物馆,可以接触到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