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山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老一辈人的美好回忆。传统的莱阳山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莱阳经济的发展。莱阳山会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莱阳山会在传承中发展,必定有存在发展的理由,山会的存在让我们充满回忆

  莱阳山会具有典型的梨乡风俗,也是莱阳风俗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莱阳城这个地方每逢农历三、八赶大集,每个月六次。老百姓赶集的位置就在现在的昌山路与大寺街十字路口以东一直到蚬河边,从昌山路与盛隆街交汇处往北至旌旗路路口。赶集时以东西路段为主,南北路段只有赶山会的时候才会热闹起来。

  莱阳的山会春秋各有一次,春季山会规模很小,时间在每年农历三月,主要交易:牲畜、仔猪、农业生产工具等等,赶山会的人员以农村男性为主,地点在东亭山村南河边。秋季山会从农历十月十三开始,十月十八结束,历时六天。老百姓称为“赶十月山”。地点就是昌山路、盛隆街。

  虽然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山会对老百姓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初冬,农村农民秋收秋种基本已经结束或接近尾声。农民得以用农闲时间到城里逛一逛,添置缝制过冬棉衣棉被的布料;操办婚事必须用的床上用品、生活必需品;购置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赶山会的人员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

  到了赶山的第一天,就看到人们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涌入莱阳城,有步行的、骑自行车的、推小车、赶牲口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城里有亲戚的顺便走动走动串串门,聚一聚唠唠家常、看望老人、买东西购物,赶山的人们肩负着多项“任务和使命。”就连昌山路这一段的南北两边南关村、宫家菜园村的小胡同里都是人车拥挤。有时外地的文艺演出团体也到山会上搭台演出助兴,周边县市区招远、莱西、海阳、栖霞过来卖货购物的人也很多。整个的山会上人山人海,山会名称的由来……

  山会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都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买卖旱烟的地摊上蹲着品尝旱烟的都是大老爷们,评价旱烟的成分(用豆饼喂的还是化肥喂的),产地(上朱兰的还是下朱兰的)。买烟袋锅的则看看是黄铜的还是紫铜的,烟袋嘴是不是“汉白玉”的。

  买卖窑厂烧制的烟囱、尿龛、煮地瓜熥饭用的漏钵的地方,男人都用烟袋锅轻轻地敲打一下,女人则用手指上的顶针轻轻地敲打一下,用以确定是否有伤残裂纹,这种比较原始的挑选商品的办法很方便、实用。

  买卖衣料布料的摊位上则聚满了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她们挑来捡去、不厌其烦、精打细算。在算计着兜里的钞票的同时,也憧憬着穿在身上、铺在床上的幸福美感。老人和孩子们更惦记着、寻找着卖糖球、麻糖、肉冻、炸面鱼、烤炉包的摊位,好不容易来了一趟,都要尝一尝啊。

  还有卖鸡蛋、鸭蛋、鹅蛋的,卖家都是妇女,不论斤论把 十个一把。价格与肉价、季节有关联,每个人带来的都不多,(如果多了有鸡蛋贩子嫌疑呢),别小看这“鸡屁股银行”,它能为老百姓解决零花钱的大问题呢。

  卖牲畜的地方则完全都是男人的世界。牲畜交易很有趣,买家先看看牲畜的嘴、牙齿、个头、身材、毛色等等,卖家等着买家询问。交易期间还有第三者两边传递信息,这类人被称为“驴经纪”,至于价格谈判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双方把手都伸到对在一起的棉袄袖子里切磋。很神秘的呢。

  计划经济、统购统销也挡不住老百姓到山会上交易农副产品的路。他们化整为零,用小花布的兜兜,装上花生米、大米、小米、豇豆、红小豆、栗子、核桃等,在山会上走动寻找买家。买家则先摸、谈价钱,然后再跟着卖家到小胡同里看货、进行最后的交易。买家多为莱阳城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有为买着自己调节生活的,也有为了寄给外地老家父母、战友、朋友的。这类商品平日赶集也有,但没有山会上货品种多、数量大。

  山会上还有卖筐篓的、卖锄镰锨镢的、给猪仔做绝育手术的、卖马车挽具的、掌驴蹄马掌的、掌面箩修麻篓的、掌氊窝的(一种棉鞋)、鋦盆鋦碗的,只要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加工、生产、修补活路山会上都有,各地的民间艺人尽显自己的手工技艺。文化在市场,高手在民间。

  别担心。山会上尽管人很多,但秩序很好。不时地有身带袖标的治安员巡逻,也有公安的便衣警察在市场上执勤。市场井然有序,百姓购物悠然自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短短的六天很快就要过去了,这六天究竟有多少人来过谁也说不清,很多卖家收拾铺子摊位准备着下一站:莱西。

  大家相约,明年的十月山会我们再相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