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发起脱贫总攻,“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如期实现,决战决胜大功告成,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这是一座耸入云端的千年丰碑。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建立了两座彪炳千秋的丰碑:一座是1949年成立新中国,标志着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再一座是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标志着人民群众拔掉“千年穷根”迈步小康。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大战略胜利,是我们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两大历史贡献。


       一、胸有成竹操胜券

       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绝非主观臆想和一厢情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在实践中又相继提出并形成了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倾斜“三区三州”、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保证“一个都不能少”的战略布局和落实机制,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并加速前进。近7年来,累计减贫1亿多人口,年均减贫超过1300万人,2019年底全国已有9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6%,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和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决战决胜志在必得。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勠力同心的奋勇拼搏,有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奠定的坚实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有改革开放物质成果的强力支撑,贫困的最后堡垒必将被彻底攻克,这就是我们藐视困难、决胜贫困的信心和底气。


       二、尽锐出战啃硬骨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下,习总书记一再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全国在年初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可能,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的情况,告诫我们“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要求我们“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返贫可能,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

        实践表明,决胜时刻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时间更加紧迫,务必尽锐出战,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时,与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支书一路同行,生动地显示出各级一把手责任在肩,身先士卒,真抓实干,带领精锐之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

       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各地坚持因村选人组队,把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贫困村,把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脆弱的贫困村,把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社会发育滞后的贫困村,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驻村干部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村解决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在这支精锐之师中,既有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单位,也有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派出的帮扶人员,还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干部。近300万扶贫干部和志愿者投入脱贫攻坚战场,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先后有700多名扶贫干部因公殉职在脱贫攻坚的冲锋路上。

       国家发改委对“十三五”易地搬迁安置区住房主体等加强监管;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明确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教育部在全力巩固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教育扶贫成果基础上,今年又在全国范围内选派22842名老师援助连片特困地区并向未摘帽贫困县倾斜;农业农村部大力促进在现有扶贫产业基础上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并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民政部提出了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的一系列举措;水利部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不断加大“健康扶贫工程”实施力度,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对贫困患者“应治尽治”……恢宏而清晰的国家脱贫路线图,为“脱贫列车”快速、准点运行提供了保证。

       湖南省军区针对罗霄山区和武陵山区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深度贫困区的特点,牵头组织19个团以上驻湘部队与98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确保全部实现高质量、高稳定的脱贫,谱写出新时代军民并肩作战的凯歌。

       福建省建宁县的5位驻村第一书记,分别带领高峰、罗源、水尾、枧头、兰溪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乡亲们启动发展光伏发电、乡村旅游、水稻制种、艾草种植等产业项目,由‘输血’转向‘造血’,实现了村财政增收、村民致富的目标,决战之年斩断‘穷根’,成为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三、攻城拔寨见真功

       山有险峰河有暗流,智勇双全万无一失!参与攻城拔寨的各路英豪,审时度势抓战机,攻无不克传捷报。

       周密部署立足“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实施三轮“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确立“有土产业”和“离土产业”相结合、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色种养产业思路,在贫瘠的土地上盛产中药材、有机枸杞、圆枣和芦笋,推动脱贫攻坚稳定持续发展。云南省楚雄市做足战前功课,全面分析问题症结、疫情影响和攻坚路线,着眼“攻难点、补短板、强巩固”三个基本点,制定出统筹配套的《楚雄市脱贫攻坚作战方案》,确保“百日总攻”稳中远行,圆满成功。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说过:“贫困地区干部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广东省兴宁市实施“头雁工程”,在完成58个省定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期满轮换工作的同时,选拔培养支部书记后备干部553名,增强了脱贫工作的力度和韧性。各级组织关心爱护一线扶贫干部,内蒙古敖汉旗还为950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奉献热情,以队伍的稳定奠定决胜的基础。

       火力攻击寻求“准”。瞄准问题症结实施“靶向治疗”,是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体现,也是不同地区脱贫工作提速增效和巩固提高的共同体会。贵州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重点抓好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并增加了群众收入。云南怒江州兰坪县在易地搬迁脱贫工作中,采取“搬迁安置+扶贫车间”的方法,做到“楼上安居,楼下就业”,一举两得,满足了群众“搬迁住得好,生活有保障”的愿望。江苏省如皋市慈善会安排611.5万元资助金,“助推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脱贫攻关项目,资助725个特困家庭完成了危房改造。四川省阆中市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30亿元、年出栏8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的产业项目,安排了近2000人就业。甘肃华池县针对一些村镇存在“陋习致贫、越贫越陋”的怪圈,制定并推广健康向上的《村规民约三字经》,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而且大幅减轻了村民在婚丧嫁娶、人情世故方面的经济负担。江苏泗阳县八集乡走科技脱贫之路,在沙土地带开展花生种植试验,摸索出优选品种、高效种收、合理施肥、适时用药的成套经验,培育出高产稳产、畅销全国的“八集小花生”。广西乐业县扶贫干部在结对扎实帮扶工作中,把党和国家的脱贫帮扶政策归纳成通俗易懂的“十四个说清楚”,使群众不仅底数清,还能算好“明白账”,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福建省连城县开辟的军民融合兴业之路和广东省台山市冲蒌镇打造的“红岭致富街”,都给群众带来了可观且稳定的收益。

       战斗作风贵在“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习总书记语重千钧,亲历亲为,继去年赴重庆、江西、内蒙古、甘肃、河南等地考察之后,今年又到云南、湖北、浙江、陕西、山西、宁夏等地巡视指导,牢牢把握决战决胜的发展态势。一级带领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不仅是决胜贫困的不二法则,更是严肃的政治纪律。陕西省对履职不力、状态不佳的3名县委书记进行调整,对履职尽责、工作出色的17名县委书记就地提拔,有力推动了攻坚任务的落实到位。各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中西部22个省份安排扶贫项目41.55万个,认定扶贫产品5.2万个,建立扶贫车间2.9万个;东部9省市消费扶贫金额超过70亿;辽宁、江苏、福建、山东等地还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和系统录入工作,对脱贫不稳和边缘人口做到了心中有数;全国有25个省份外出务工人数已略超去年,其中52个挂牌督战县外出务工人数比去年增加了7.46%。

       自强不息胜于“勇”。老区人民发扬光荣传统,像战争年代投身革命战争那样投入脱贫攻坚,不断提升内在动力,用辛勤汗水浇开幸福之花,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河南信阳平桥区查山乡张岗村妇女王书平从小触电失去双臂,成家后以惊人的毅力照顾病重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用双脚织绣鞋垫是全家唯一的创收。面对党组织和乡村领导的关怀救济,王书平激动地说:“党和国家帮助我们‘一个都不少地’摆脱贫困,我们也要‘一个都不少’地为国家多作贡献。”她不断提高工艺扩大销路,决心“用双脚‘绣’出新生活,坚决不拖国家的后腿。”湖北省建始县茅田乡铁厂村是个“世代吃水贵如油”的严重缺水村。虽然县里大力落实《建始县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无奈请来的寻水引水施工队均因无法在悬崖绝壁上施工而撤走。村民们“不信天命靠拼命”,组成“尖刀班”,签下“生死责任状”,绝壁冒险寻水源,铺架天梯引甘泉,硬是在悬崖峭壁上“砍”出一条2.5公里的寻水之路,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搭天梯运物资,在深山泉眼处建起蓄水池并引水入村,村民们终于喝上了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自来水。


       四、挂牌督战保打赢

       在形势逼人、任务压人、责任催人、时不等人的脱贫攻坚决胜时刻,启动挂牌督战机制是保证万无一失的必要手段,目的是让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如期脱贫。

       2019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对脱贫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的重要指示。2020年1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对“2019年底,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1千人的88个村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1025个村,共1113个村”开展挂牌督战工作。国家挂牌县、挂牌村集中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和新疆7个省区。各省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挂牌督战范围的基础上,自行确定一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最高统帅部作出“挂牌督战”的部署,把贫困堡垒“挂”得清清楚楚,把攻坚任务“督”得明明白白,足以表明党中央战之必胜的坚定决心,足以表明党中央始终把握着问题导向,对不负责任、工作滞后、弄虚作假、整改不力、贻误战机者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及时明确了督战重点和完成任务时限。

       有挂牌督战任务的7个省区在第一时间内均制定印发了挂牌督战方案,结合区域实际细化了督战内容,选派精兵强将组建既督战、又参战的骨干队伍投入战斗,始终保持着决战决胜的压倒态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全区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2019年底贫困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其他县(市)和贫困发生率在5%以上的贫困村实行了分组挂牌督战。对口联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扶贫工作的7位省级领导,牵头召开了有国家和省级定点扶贫单位、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省内对口帮扶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确定了具体督促工作。贵州省明确由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及其他省委常委督战9个贫困县并延伸督战到村。云南省省级领导全部下沉督战挂牌督战县,并确保6月底前完成任务。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面落实挂牌督战要求基础上,对易返贫地区、贫困边缘地区、非贫困遗留问题突出地区也都作出了针对性督促安排。

       各市县和乡镇村也闻令而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总要求,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进行了再梳理、再定位、再部署、再促进。

98e9cf81b8361f7d6f1a4aa25c908eb9_2017030917295086137.jpg

       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即使没有上级挂牌督战的地方,也借鉴其基本要求自我督战、奋力冲刺。在辽宁,一张张详细标明村建项目、贫困户情况的“作战图”几乎成为全省各地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标配。湖北省针对疫情影响,对贫困人口较多的11个县市和脱贫任务较重的454个行政村开展挂牌督战并建立了专门工作队伍。内蒙古敖汉旗派出300多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以“导”代“督”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追求,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今天,我们作为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集荣幸与使命于一身,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为缩小相对贫困的差距而努力奋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