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珲春市的防川风景区,你可以走进东方第一村感受朝鲜族的奇风异俗,也可以去图们江(朝鲜称其为豆满江)第一码头乘船游览中国与朝鲜的两岸风光,还可以登上龙虎阁眺望中、俄、朝三国的边境景物,但就是不能登上距防川村仅1.5公里的张鼓峰。您可望得见峰上的建筑,看得清山上的树木,但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许多游客都以为张鼓峰是个人名,其实,不过是一座海拔155.1米的小山包,既不巍峨也不险峻。它得名于中国境内的长鼓湖,原名为长鼓峰。因长与张发音相近,久而久之,被叫成了张鼓峰,而防川村就在山下、湖边,与山与湖相依为命,天人合一。就是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包,却曾经发生过一场大血战,使它在国际战争史上出了名,成了标志性地理,影响了世界的大格局。

   你知道的,张鼓峰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即使是最窝囊的《中俄瑷珲条约》也没有放弃对它的主权要求。国境线原本在山的东侧,而不是峰顶。然而,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是图们江入海口附近的最高峰,真正一眼望三国(中国、俄国和朝鲜)的地方,是块三国都眼红的战略要地。谁控制了张鼓峰,谁就能虎视另外两个国的边境地区,使图们江两岸以及入海口都在其威慑和控制之下。

      1938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全境,并扶植了一个伪满洲国政权。防川那里的中苏边境,变成了满苏边境。驻扎在中国和朝鲜境内的日军,名义上使用伪满洲国防军担任边境巡逻任务,实际上排长以上军官都是由日本人担任的。张鼓峰的北侧是苏联的哈桑湖和波谢特平原,使这个“战斗民族”感受到了空前的军事压力。一眼望三国,变成了三国压一国。1606277873117648.jpg

   当时的苏联,当然不吃这一套。1938年6月底,苏军占领了张鼓峰,并在山上构筑工事。扩张成性并在朝鲜和中国频频得手的日军,根本不把曾经的手下败将——俄国人放在眼里,更何况还是个他们所敌视的红色政权。两军的高级将领在防川村的小学里多次进行交涉和谈判,针锋相对,毫无结果。其实,都不过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罢了,双方的枪炮早就相互瞄准,只等着上峰发令的那一枪。

   7月15日,日军的松岛伍长和伊藤曹长等3人,化装成朝鲜农民,越境到张鼓峰附近侦察苏军的军事设施。松岛伍长被苏军边防军击毙,成为张鼓峰事变的导火索。这是日军侵略他国时的一贯伎俩,先跟你玩士兵失踪和要人的把戏。在内蒙的诺门罕、在沈阳的柳条湖、在北京的卢沟桥,都不过如此。

   从7月30日起,双方展开了对张鼓峰及与之相连沙草峰的反复争夺,并且都在不断地增加兵力。在日军的眼中,苏军不过是曾经在旅顺口向他们举手投降的“老毛子”,拼刺刀时,他们一个人就能干掉对方十几个人。可是,今昔非比,人还是俄国人,但在战场上的表现大不一样了。如今的苏军官兵不怕死,不投降。他们的武器装备比以前更好,有先进的大炮、坦克、飞机,还有火力强大的舰队。日军虽然拿下了张鼓峰,但被地面、空中和海上的强大火力孤立在山头之上,伤亡惨重,增援无兵,进退两难。

   陈旧的军事观念,落后的军事装备,在实战中露了馅,碰上了硬茬儿。日军感到,红色的苏联真不好惹。但,他们并不甘心。第二年,日军又在诺门罕挑起战端。苏军的著名战将朱可夫用诸兵种合成集团的现代战法,歼灭了日军的一个主力师团,使日军吃了大亏,这才使他们改变了原来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对进,吃掉红色苏联的军事战略。

   战至8月11日,日军挺不住了,要求停火。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并把洋馆坪一带也纳入了势力范围,仅给防川村民留下一条通往珲春的狭窄道路。同时,苏军的舰队封锁了图们江入海口,截断了中国的出海通道。日军则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在莫斯科,双方签订了协定书,各自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你看,明明是中国的领土,却被另外两个国家来任意肢解和划定边界。那个满洲国一声都不敢吭,也没人拿它当盘菜。80多年过去了,满洲国完蛋了,苏联解体了,日本也龟缩回自己的本岛,但张鼓峰却被切成了两半,山顶成了军事禁地。

  1606277913139263.jpg21世纪初,一个来防川开饭店的吉林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不再开饭店,办个纪念馆。他是偶然听说苏联与日本在张鼓峰打过仗,周围遗留不少战争遗物。他到周围一搜寻,果真捡到了炮弹壳、军刀、军帽等作战物资。随着搜集物品的增多,他开始查阅有关资料,不断加深了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他想到,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知者不为过,既然知道了,就要铭记这段历史,让一代代年轻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耻辱,比挣多少钱都重要。他叫刘丛志,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前夕,把自己的正开着的酒店转型为“张鼓峰事件纪念馆”。

   在防川村前、302国道旁,我们走进了这个战争纪念馆。一排平房,如同民居,面积不过几百平米。这可称为面积最小、建筑最简的战争纪念馆。室内的墙上布满了带有图片和文字的展板,柜中有战争遗物,无声地讲述着张鼓峰事件的经过和原因。其中,有些图片非常珍贵,再现了当时的战场情形。

   参观当中,忽然发现原苏联著名的《喀秋莎之歌》竟产生在张鼓峰战场上。1938年的夏秋季节,原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来到了张鼓峰,了解战斗情况后,产生了创作灵感,写下了一首诗:“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于他。”这本是一首欢快、朴实、深情的爱情歌曲,目的在于鼓舞边防官兵勇敢作战。作曲家勃兰切尔看到后,立刻谱成了歌曲,由鲁斯诺娃首唱。1606277945134878.jpg

   在两年后爆发的卫国战争中,原苏联研制出了一种自行火箭炮,由于保密的需要没起名字。火箭炮兵看到炮架上有个K字母,便昵称其为“喀秋莎”。这种火箭炮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每当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每当火箭炮齐射的时候,苏军官兵便士气高涨,勇猛冲锋。为此,原苏联为这首歌专门建造了一座纪念碑,这在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德国人、韩国人、中国人也都很喜欢唱这首歌曲。残酷的战争让官兵想家乡,想亲人,想爱人,想和平。

   如果你到“张鼓峰事件纪念馆”的房后,会看到一个纪念碑,上书“让人类远离战争”七个大字。碑的前面还有个“张鼓峰战役苏军阵亡者遗骸”的标示牌。那是2004年铺设国防光缆时,挖掘出了阵亡的苏军官兵遗骸、遗物。然而,那里并不是他们的边防,而是中国的领土。在阵亡的苏军官兵中有多少喀秋莎姑娘思念的人,那就不得而知。

   在“让人类远离战争”的纪念碑前踱步,内心燃烧起一团又一团烈火。这是在哪里啊?中国的地盘,却是外国人厮杀的见证。弱国无外交,弱国就可以任人宰割、欺凌,就可以成为餐盘中任人争夺的美味佳肴!这种无奈与感叹怎能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想,更多的是加深了战争与和平、军人与爱情、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思考。人类一直想避免战争,但又不断地走进战争。两个国家到别国领土上打仗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我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所要做的,不仅是要富足安康,还要居安思危,富国强兵,军事的强大,才是永续安宁的保证。平时不未雨绸缪,战时不仅会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还会被强盗恣意糟蹋。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座战争之山、边界之峰、屈辱之地——张鼓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