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在电影里看过这样的镜头,电话线被炸断,前线情况非常紧急,一位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身体把电话线接通……


  在衡阳市,也有一位这样的传奇英雄。当时的情况比电影更紧急更惊险。他毅然用身体接通电话线,保障了前线电话的畅通。战后,前线指挥部亲自打电话到他所在的营部询问,并指定为他记二等功,火线入党。这位传奇英雄就是廖云其。


  一、首批入朝,一直打到了停战


  廖云其,祁东县鸟江镇丁字村人,1933年出生,1949年入伍,1950年10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炮2师29团3营7连有线电话通讯员。70年后的今天,他对当年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他们的炮兵团第一批入朝,一直打到了停战。当年,炮兵团是晚上进入朝鲜的,过了鸭绿江之后,汽车不能亮灯,一位战士披着一块白布在车前引导,车子只能用一档慢慢开,白天就隐蔽休息。


  廖云其所在的炮兵部队一直开到云山前线。当年的云山是一个只有千余人家的小城,西北距我国丹东150余公里,南距平壤120余公里。它是朝鲜北部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在云山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正与美军王牌骑1师激战。云山之战,是我军和美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云山的山很高,到处是大炮机枪声。到阵地后,廖云其与战友们迅速架炮,并架好了电话线,作好了开战的准备。然而,在云山之战中,我军尖刀连插入城中心,从城中心开花,里应外合迅速击溃敌军。我军的炮兵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


  第二次战役,我军的炮兵团由于跟不上步兵的快速穿插,也没有机会开炮。步兵战士与炮兵战士开玩笑,说炮兵战士是“吃饭的”。炮兵战士笑着说,不要着急,好戏在后头。


  从第三次战役开始,炮二师的大炮就开始发挥作用,配合志愿军第40军一直打过了三八线。有时情况紧急,他们将大炮停在公路上就地开打,掩护步兵前进,打完后再往前追。


  廖云其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在独山地区,连续打了40多天。廖云其所在的炮团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上甘岭战役中,上级安排指定一营、二营打,廖云其所在的三营负责运送炮弹。他告诉我们,在战役中,送炮弹比打炮要艰难得多。打炮战时,不开炮就在防空洞里呆着,而运炮弹经常会被美军飞机轰炸,只能夜里运,天亮之前必须把车伪装好。炮弹头、炮弹身、信管都是分开的,运到阵地后再组装。美军为了破坏我军运输,在下午5点钟的时候,飞机经常往公路上空投抛撒一种4角钢钉。这种钉子不论怎样落地,总是3根钉子着地,一根钉子向上,专扎汽车轮胎,对公路运输影响很大。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自己清扫外,还要动员老百姓帮助清扫。


  在上甘岭,廖云其第一次看到了火箭炮,当时他看到其它炮兵车子上装了很多轨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卡秋莎火箭炮。


  二、十万火急,他用身体接通了电话线


  在1951年秋季的一次攻防战中,廖云其所在的炮兵3营负责提供炮火支援。当时,我军的阵地遭到美军一个团的进攻, 敌人用飞机、大炮 、坦克猛烈轰炸后,对阵地发起了几次冲锋,志愿军伤亡很大,情况非常危急,急需炮火支援。而我军的无线步话机功率小,被美军25W强功率的无线电波压制住了,前线阵地通往炮兵营指挥所的电话线被炮火炸断,不能通话。


  由于不能得知前线敌人具体方位的目标信息,炮兵营无法开炮进行支援。一边是前方急需炮火支援,而这边是有炮又不能打,炮兵营指挥所处于一种非常焦虑无奈的状况。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廖云其勇敢站出来,向教导员请战要去抢修电话线路。由于外面到处都是敌人的炮火,指导员告诉他外面很危险。廖云其表示自己不怕危险,为了胜利死就死。于是他背起一捆电话线,拿了一些工具就冲出去了。刚一出去,敌人的炮弹就来了,每次一来就是3发、4发。他迅速趴在路边的一条水沟里,炮弹就落在沟边,炸起的泥土都把他盖住了,他庆幸落下的不是石头,要不然就砸死了。他用力把身子撑起来,抖抖身上的泥土,快速向前面的一个山头跑去。他知道炮弹不会落在同一处,就踩着炮弹坑前进,炮弹坑里面还是热的。每次躲炮弹,都用双手把身子微微撑起一点,不让胸部和头部贴地,防止被炮弹震伤。也不让双脚并靠在起,防止被炮弹片一次性把双脚都切断。


  就这样,廖云其机智地冒着敌人疯狂的炮火,一路快速前进检查线路,很快就在一个山头上发现了被炸断了的电话线。电话线在中间被炸掉了一截,他本来带了电话线和工具,但重新接一段线,要一分多钟时间。此时,前线正十万火急,他想早一分钟接通,我军的胜利就会早一分钟, 就会多挽救很多前线战士的生命。于是他果断地用双手紧紧地拉住电话线的两头,顿时一种电麻的感觉传遍全身。他知道电话线已成功接通了。一会儿,我军的炮就响起来了,全营12门105榴弹炮一齐开火,一排排炮弹呼啸着飞向前线,准确地落在敌群中开花,美军很快被我军的炮火摧毁,我军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不久,前线指挥部给营指挥所打来电话,问“刚才是谁接通了电话线?”营教导员报告说是“小廖”。前线指挥部当即指定要为廖云其记二等功,并火线入党。廖云其那本珍贵的立功证书至今还保存完好,立功的时间为 1951年10月18日,上面还记载了他入党的地点是小峙洞,也就是前线的坑道。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廖云其大大小的仗打了20多次,他所在的7连伤亡了20多人。他本人很幸运,两次都是有惊无险,一次是炮弹片把帽子掀掉,还有一次是炮弹片把腹部的衣擦破。记得停战后的第二天,他把车子开到河边去洗,只见河里到处都是尸体,散发一种臭味。口干想喝水,都只能在河边的沙滩上挖一个小坑,喝渗透出来的水。


  廖云其除立了一次二等功,还立过一次三等功。他现在还记得说一些朝鲜话,会说“缴枪不杀”等韩语。1954年,廖云其回到祖国。如今,在廖云其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块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和军区政委王任重亲自签发的奖状。主要内容为:“兹有廖云其同志在军区射击体育检阅大会中参加投掷手榴弹,成绩优良,荣获第一名,特授予奖状”。



  整理来源:祁东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周利民著《不能忘记的老兵  祁东县抗美援朝战士采访录》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