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踯躅闲开艳艳花

    杜鹃花闻名遐迩,全中国都有,南方长在山林,北方长在花盆,因为花色多样美丽,花期长,特别是在北方是年节花卉最重要的品种。

    杜鹃花的名字很多,比如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特别是映山红一名,因为一首《映山红》的革命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至今传唱不衰,杜鹃这一别名就更响亮了。

    杜鹃花的由来原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周时,蜀地的领袖杜宇,注重民生,教化大家务农,死后都不忘自己的责任,化成鸟儿,一到播种的时间就“布谷、布谷”,提醒人们赶紧播种。因为太过用心,鸣叫的啼血,把此时正开放的杜鹃花都染红了,此鸟就叫杜鹃鸟,此花就是杜鹃花。是不是真的不要紧,有一种传说就是动人的传说,听之就好。

    说唐朝的杜鹃花还是离不开白居易,他是尤爱杜鹃的,比牡丹尤甚,一则他写过十数首关于杜鹃的诗,而且在诗里明确表示,他要封杜鹃为“百花王”,可见其对杜鹃的偏爱。

    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整整一百二十个字,就是夸杜鹃——山石榴的好看,那真是极尽夸赞之能事,艳照四方,以至于“花中无比方”的。千朵万朵的开放,风来增加它的仪态,日照平添它的晶莹,如此这般的美色,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也比不了,不如告诉那玉皇老儿,就差那青鸟,把杜鹃封作百花王吧。

     老白这样夸赞的杜鹃让人喜气洋洋,一扫“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血染风采”。这正是杜鹃花的真实写照。

     杜鹃叫踯躅时也有诗,元稹写过《紫踯躅》,但我选了韩愈的《答张十一》,为的是雨露均沾,不能都是个别人的天下。

    答张十一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觉霜毛一半加。

    这是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后和友人张属的诗。他被贬的这地方其实风景很好,山色干净,水流清澈,山林能听到猿啼鸣的地方有零落的几处人家。那粗壮的竹子正长出纤细的竹笋,让人眼前一亮的正是鲜艳夺目的杜鹃满山遍野开放。眼前的美景再好,可惜我是在被贬的地方,想一想,皇帝的圣恩我还没有报答,不知自己将死于何地,不要让这有烟瘴的地方送了我的命。此时看了张署的诗,不由感慨,再看我的双鬓,哎呀,一下子竟然发觉鬓发白了一半。

    杜鹃花开的再好看,也难抵挡我被贬此地悲凉的心,只希望有朝一日回京,我还希望报答“君恩”呢。这就是古代士人“修齐治平”的宿命。

    还想说一首关于杜鹃的诗,晚唐吴融的《送杜鹃花》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吴融四十岁才开始为官,五十四岁死于任所,就是十四年的宦海,也是沉浮不定。他死后三年,曾经是盛极一时的大唐也灰飞烟灭。

    这首《送杜鹃花》别有意味。不是如白居易那样可送杜鹃的。晚唐时的杜鹃,春天的花枝招展刚谢了,秋天又开始花枝乱颤。就像那“桃花夫人”息妫,因她导致的息国灭亡了,她又到了楚国为王妃。这杜鹃花开的如此不息,是因为蜀王杜宇的哀怨啼不尽吧,他无以为告,只能凭鲜艳的颜色倾诉给西风听。

    息夫人的故事第一次和杜鹃有了关系,她因为美丽遭遇姐夫调戏,丈夫为她伸张权益,不幸遭灭国之灾。楚王依旧是因为她的美丽娶进王宫,息夫人以无言抗争,就像冤屈的蜀王通过鲜血般鲜艳的杜鹃花诉与西风一样。

    人有时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又不甘于屈服于命运。就是这样,杜鹃花就承当了这样的角色,是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还是白居易的杜鹃花好,就是满山遍野,就是小户人家,无处不在,无处不艳,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于是,是不是百花之王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给我土地,我就恣意生长,开出映山一般的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