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黄山馆,地名。 年轻时去过,为什么叫这个名,当时没在意,现在也不想深考了,仅把对当初的一点记忆回顾一下吧。

早在1974年12月,我随到期轮换的一支医疗队到了黄山馆。那里有一座医院“黄县人民医院黄山分院”。医疗队是烟台地区精神病防治院派出的。每批三到四人,三个月轮换一次。黄山分院为医疗队提供十七张床位,提供一切工作方便,精神病防治院院本部只派人过去,看门诊接诊病人,开病房收治病人,一切收入归黄山分院。

刚到黄山分院时,人生地不熟的,需要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尽快熟悉病人。尽快交接班,替换同事们返回院本部。住下以后才知道,黄山分院位于黄山公社驻地,属于黄县人民医院的一个分院。黄山分院驻在黄山公社的隋家村大街上。西邻公社党委政府,东临供销社。

当地人把村名前边加上两个字,如:馆前隋家、馆前徐家……馆后实际上没有什么村庄了,往北越过烟潍公路就是防风防沙林带了。黄山公社位于黄县(即现在的龙口市)的最西边,与招远县界河公社交界,再往西就是掖县(即现在的莱州市)了。黄山公社往南就是招远地界了,往东经过海岱公社等乡镇……就到了黄县城了,黄县的东边就是蓬莱县了。黄山公社的东北大约三十华里就是龙口港。那时在烟潍公路上每天有交通部派出的五十辆解放牌汽车往返于黄山至龙口之间,把海边的沙子运到龙口港装船,然后再海运到天津港,用于码头修建。遇到好说话的司机,去龙口办事有时还能搭上顺风车呢。

医疗队的医生们工作的地方,就是黄山分院精神科门诊,住的地方也是在门诊。病房在医院的后院,有两间房安排了六张床位,还有三间房安排了十一张床位。收治的都是黄县、招远县、掖县、蓬莱县的病人,有家属陪床,医疗队的医生是24小时值班、听班,随叫随到。每天上午还要看门诊,看完门诊就查房,床位使用率基本上保持100%。那时农村到了冬季,农闲时就开始搞计划生育,隔壁就是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疗队的办公室也成了接送手术病人的农民休息等待的地方。我们有时也利用闲暇的时间,为手术室准备消毒用的大棉球、纱布等。分不出主客,有活大家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那时的医院,条件很简陋,正是冬季,病房里生着炉子,烧的煤就是黄县煤矿挖出来的,不抗烧 。还要注意病人及家属的安全,避免煤气中毒。病房是开放的,男女是混住的,陪床人是复杂的,工作困难可想而知。虽然不像在院本部需要值夜班,但在医疗队很少有一个夜晚睡得安稳。

在医院的东北角有伙房,吃饭凭票,那里的水又苦又涩,早上喝的玉米面稀饭里,都带着咸味。炊事员是个退伍兵,很负责、很敬业。当他发现哪一天到了开饭时间医疗队的人没去,他估计是医生们太忙顾不上吃午饭,他就把饭留出来,待他忙完了,再把饭菜给送到门诊。他虽然退伍了,但军人的责任、军人的担当在他的身上都真实的体现出来了。

那时没有什么副食品,去供销社买点心需要粮票。我正患胃病,需要少食多餐,就自己想办法联系供销社的饭店去烤馒头干。供销社饭店在烟潍公路边上,离着黄山分院大约两公里的路程。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己克服吧,那个年代的人都这样。

同样,理发、洗澡都是问题。那个地方就是农村,理发师傅对发型没有研究,只能把长发理成短发。洗澡需要到龙口或者去招远城,洗一次澡须骑着自行车,往返几十里路。关系好的可能会到公社扬水站,用那里大功率柴油机的机器循环水,洗个热水澡。可以说,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那里的人很淳朴、厚道,不像人们道听途说的黄县人如何如何。他们尊重医生,服从管理,懂得感恩。不时还有老乡给医疗队送来鸽子、梭鱼、晒好的鱼米、各种水果以及农产品,给大家调剂生活、补充营养。那时叫:贫下中农的一片心意。想推却是推却不掉的,收下了,他们才感到心安。东西不在多少,那片心意、真挚的感情溢于言表,十分感人。

这批医疗队工作一半时间,大约一个半月吧,院本部就会有领导到医疗队看望大家,带去医院领导和同志们的问候。同时还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医院领导见面,了解医疗队的同志们工作情况及表现,处理好与当地的各种关系,以利于长期延续下去、开展工作。院本部的领导患糖尿病,不能吃含糖高的食品,出行前先准备好豆面窝窝头,到了医疗队驻地以后,把窝头送到伙房熥一下,这就是领导的午饭。没特殊情况,领导都是乘救护车当天往返,不给当地当地党委、政府及医疗队所在的单位添麻烦,那时的领导都这样。

工作忙,时间过得也很快,转眼之间到了1975年新年。新年那天,黄山分院的院长自掏腰包,委托炊事员采买鱼肉菜酒食品等,晚上在口腔科门诊临时找几张桌子对起来,就是餐桌。大家一起动手,择菜、跟刀、烧火,炊事员掌厨。大家做的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起共同分享。没有什么祝福词,只有异口同声的一句话:在院长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下一年的工作会更好,更上一层楼。

短短的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三个月的基层临床实践,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很多,从黄县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优良传统,对人的亲切和善,积极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参与基层医疗单位那些事无巨细的社会工作的同时,也使大家学到了工作方法,丰富了工作经验,受益一生。

父老乡亲们,黄山分院的同仁们,黄山馆。那段美好的回忆我们会永远记在心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