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瑟瑟的晚上,街边的路灯晃出凄清的光晕。我急匆匆地往家中走去,忽然一股烤红薯的香味飘来,萦绕着、亲近着,那股味道氤氲弥漫,使我在寒冬中忽然有了一种款款的温暖,一种淡淡的慰籍。红薯(小时候叫它白薯)是我童年时期无可替代的“零食”,它相依相随,伴我长大。如今回望走过的岁月,红薯那特有的淡紫色、那悠悠的味道,给我单调匮乏的童年时光抹上了玫瑰色的光彩。

      记得孩童时期,家里分到责任田,父亲知道我们爱吃红薯,就买些秧苗,插了7分田。记不清家里有谁浇水、有谁管理了,只记得到地里看到绿如翡翠的秧子爬满了那片田,郁郁葱葱荡起绿波。这时候,需要把每一垄的秧子都翻到一面去,露出垄与垄之间的沟来。这样避免枝蔓落地生根而流失养分,利于红薯生长。翻过面的秧子露出叶子背面的浅粉色,远远望去,一地的“碧波”多了行行“条纹”,韵味盎然。

       红薯秧漏斗形状的叶子下有半尺长的叶茎,我掐了几根叶茎进行“编织”。左一下,右一下,把叶茎掐成半厘米长的一个个小块块,每一个块块中间有绿中透粉的皮连着,串成长长的“翡翠链”。我们戴在腕上当手镯;连起几根戴在脖子上当项链。独特的、凉凉的手工艺品,给那时孩童的心儿一种小小的满足,一种对美的朴素向往。戴着用薯秧做的“手镯”“项链”,那种感觉到现在还有丝丝的惬意呢!

      经历了几次翻秧,红薯在10月初成熟了,刨红薯成了我们的收获节。父母在前面挥锄掀土,拽出一嘟噜一嘟噜的大红薯。我们在后面往筐里捡。红薯经过春秋季节,在地里使劲生长,已经长得胖胖的了。如今一堆堆地躺在地里,看上去就像惹人喜爱的小娃娃。拿起一个个红薯,真是压手,感到丰收就在手中,喜悦溢满心田。我们来来回回拾捡红薯,弄得浑身都是土,也酷似一个大红薯了。我们把红薯运回家,院子里堆成一座紫色的小山了,看也看不够。民以食为天,这是最实在的“家底”啊。父母感觉吃不了这么多红薯,就卖掉一些。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卖红薯的情景。母亲把红薯放在公路边,她去忙地里的活儿,让我看着给卖。好不容易一辆从西往东的拉煤车停下来,司机刚看看盛在筐里的红薯,我就赶快叫他叔叔,让买一些。他扫了我一眼,就在筐里扒拉来、扒拉去地挑了一秤盘。我称完了又学着母亲的做法,给搭了几个。当时7分钱1斤红薯,他给了8毛多钱。他看看车里没有袋子,就要我家盛放红薯的筐。我不知道一个筐值多少钱,就约摸着说带走筐给1元钱吧!司机眼一瞪说,我要筐没用,明天我就回来路过这里,给你筐还不成?我被他震住了,记下车牌号,同意让他连筐拿走了。晚上回家,我把这件事说给干活回来的父母听,他们看着我笑着说,傻孩子,2元钱也买不了一个筐,就权当送给他了。父母没有责怪我半句,可我不甘心,第二天还执拗地又去公路上卖红薯,看着一辆辆往西的空拉煤车,等着那个司机给还筐。望着望着,第三天、第四天……我责怪自己、抱怨司机,怎么能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呢?直到现在,那个筐也没给送回来。倒是我这个小孩子卖红薯送筐的事,成了当时公路边小范围的“笑谈”。现在想起来,也成为有关红薯的苦涩而美好的回忆了。

       小时候,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零食,红薯责无旁贷地充当“小馋猫”们的“代食品”了。放学回来,洗个生红薯,脆脆地咬上几口,红薯中丰富的奶液很快渗出来,就像吃苹果、鸭梨一样解渴解饿。若是肚子咕咕叫,就找些晾晒好的薯干当快餐,填充一下辘辘饥肠。我们小伙伴经常是嚼着薯干玩游戏,开心着呢。平时一日三餐中,吃着蒸红薯,就着大咸菜、酸萝卜条,吃得一样啧啧作响,满口生香,也可抵得上今天的美味珍馐。

       最有诱惑的是冬日的烤红薯。那时农村冬季家家生个土炉子,在炉子下方靠近中间炉火的地方,掏个洞,安块小木头当门,俗称“窑窝”。傍晚放进去几个洗净的红薯,到晚上睡觉时拿出来,红薯在“窑窝”里烤熟了,真是绝美的“夜宵”。撕去烤焦的红薯外皮,滚烫滚烫冒着热气,袅袅升腾,濡染着冬夜刺骨的寒风,弥漫在农家小屋。香甜的味道,如光亮一般扩散着,冬夜暖了、冬夜甜了、冬夜美了,心儿随之醉了,日子有滋有味了。红薯在手上曼舞,左手换到右手;右手又倒腾到左手,热乎乎的红薯从手上暖到心中。看着馋涎欲滴,咬开外焦里软的红瓤烤薯,用舌尖慢慢舔着,滑滑润润、香香甜甜、丝丝缕缕、点点滴滴,缎子般的口感,熨心贴肺。舔着、咂着,红薯不烫了,这时过瘾似的咬下一大口,贪婪地咀嚼着,尽情满足眼馋口香堆积起来的热切,又让你感觉生活就是这般温柔,这般玉帛。现在想起来那甜美的红薯“夜宵”,不由得咂咂嘴,那股味道还在唇齿间弥留。

       世上的食品有千百种,而我对红薯情有独钟。童年时期与它相伴,大概红薯的特性也融进了我的血脉中,感觉自己也像红薯一样,远离浮华,扎根泥土,涵养自我。待到金秋时节,默默展现自己的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步步攀高,昔日5斤红薯顶1斤粮食的时代渐行渐远了,红薯也从低价粗粮中华丽转身,跨越到精制绿色食品行列中,成为新宠。童年时期,家中堆积如山的红薯,在过往的岁月中定格成一种意象,烙印在脑海中。红薯成为我童年时期温暖的记忆,成为时代变迁的一种见证。
       忘不了那悠悠薯香……

1603497765970840.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