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以前,横跨在莱阳蚬河上的大桥只有209省道水沐头村边的那座公路大桥,从莱阳城东去只有涉水过河了。宽阔的河面上有一些石条,水少的时候可以跳跃着过去,到了夏天进入汛期,河水深了,只能挽起裤腿蹚水过去了。

  那时从城里大街往东不远,即现在的旌旗广场东端,路就开始变窄了,仅能容一辆马车或小型汽车通过。而且往东一直到河边都是土路,到了蚬河边所有的车辆都要从河滩过去。来往的马车运送着货物、河沙。汽车则很少,主要是解放军第145医院的那辆苏联嘎斯51型汽车改装的救护车,来往于河东、河西。

  1970年,经莱阳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城里大街的东边蚬河上架桥,命名:东关大桥。大桥于1970年3月15日开始施工修建,当时设计的是建十八孔空腹石拱桥。除了桥两边人行道上用钢管做护栏外,整座大桥施工没用钢材,全是用石材、沙子、水泥建成的。

  大桥的北边是两条河往南流淌。一条是从西北方向流过来的旌阳河,也就是莱阳人所说的从小河口流下来的水;一条是从东北方向流经莱阳的蚬河。两条河的中间是莱阳农校的实习基地。大桥的南边两条河有时汇在一起,比如夏季丰水期,有时则分别向南流淌……

  建设大桥的施工人员有莱阳县公路局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从周边人民公社抽调的农民,即会手工加工石材的农民,或称为石匠。这些农民由他们所在的公社、生产大队领导带队,自带粮食、工具,统一吃住、作息。他们在城里修桥,其所在的生产大队给记工分,那时能体现出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这些人专门配有在简易伙房做饭的炊事员、有在烘炉打铁修理工具的铁匠师傅、还有负责医疗保健的卫生员。

  大桥在有条不紊的建设着,有一天工地上来了一位40岁左右的女人,这个人衣着简朴貌不惊人,面部皮肤黝黑,说着一口莱阳人能听得懂的南方话。她看到农民(石匠)在慢条斯理的凿着石材,就说“你们这样干活,大桥啥时候才能完工呢,延误了工期,影响了通车、通行咋办?”这时一位石匠说“你嫌我们干的慢,你干干试试?”。这位女人二话没说,拿过石匠手里的工具就开始干活,很快就凿出五块整齐漂亮的石条。同时撂下一句话:就照着这个标准抓紧时间干吧。石匠们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惊讶。刚开始从心里不服气,到后来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说:打了半辈子石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女石匠,高手!这个人就是莱阳公路局大名鼎鼎的女工程师瞿仲华。老人家现在已经离开人世,但这段施工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故事还在继续演绎下去……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大桥在1970年底胜利建成通车,为莱阳人又架起了一条东西快速便捷通道。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政府决定在大桥南边修人工湖,把两边的河坝用石头砌起来,河床蓄水,靓化、美化城市环境,河边建设十里绿化长廊。这时,东关大桥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洪水冲刷,依然坚挺在蚬河之上,为莱阳人们的交通、出行默默地服务着。

  1985年8月19号,九号台风从青岛登陆,强台风带着狂风暴雨不停地下着,东关大桥的桥基每天都在经受着洪水的冲刷,大桥很快就被洪水破坏、垮塌了。只留下西端那五孔石拱桥,也就是旌阳河流经的那部分。至此,莱阳城与大河以东的交通被迫中断。为了给河东、河西的市民解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就在这座大桥的北边先搭建了一座简易木桥,用的材料就是被九号台风刮倒的大树,裁成厚木板搭起来的。只能走行人不能通汽车。河东各单位用的粮油、煤炭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派汽车绕行水沐头大桥拉回去的。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东关大桥,即蚬河过水面那部分。新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十一孔,长度146.58米,高13米。新的东关大桥于1986年12月20日竣工通车。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市民生活的需要,城市亮化工程的推进,大桥的桥面、栏杆、路灯不断更新靓丽,老桥变新颜。新桥老桥又连接在了一起,这就是现在的东关大桥。

  从第一次建东关大桥至今已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就是这座从那年那月开始的那座大桥,承载着数以万计人次的莱阳人东来西往,见证着莱阳城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着莱阳城的历史变迁。这座大桥是莱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莱阳人永远离不开东关大桥。东关大桥,莱阳人需要你。东关大桥,莱阳人天天都在陪伴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