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福县境内的洲湖、甘洛、金田、洋门、彭坊五个乡镇,属该县南乡片的上南乡(位陈水河中上游流域),具有特定的语音系统和风俗习惯。据考证,上南乡的特色方言(赣语羌音,家乡人称之为“土话”)和风俗习惯自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基本没有因受到外来语音和习俗的影响而改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远古特色。其中以洲湖、金田、洋门为核心区域。

       我的家乡是南乡的金田前溪,属千年古村。家乡农家过节,如春节、元宵、清明、谷雨、立夏、端午、吃新、中元、中秋等,都有比较独特的地方特色。

 

一、 过  年

       春节,家乡称作过年,包括除夕和大年初一到初三四。有句俗话叫:“细人(即指小孩子,乡音念作sēi nīn)打点(准备、盼望的意思)过年,大人(乡音念作tāi nīn)打点莳田”。                  

       一入冬,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几甑冬酒。大大小小添一身新衣。养了肥猪的人家,到了腊月杀年猪,热热闹闹地请左邻右舍吃杀猪饭,薰制腊肉、蹄膀、火腿。年前做几锅豆腐。女人做各式米果、煎油豆腐、煎糕点、炸水酥(约2厘米见方、肥瘦相间的猪肉块,粘有糯米粉、蛋清煎炸而成)。主妇起煎之前,必定先在灶台的墙壁上虔诚地点上香烛、油灯,烧几张钱纸,祈祷灶王爷保佑煎炸顺遂,不溅油。除夕前一两天,里里外外打扫一新,弄得个清清爽爽,几净窗明。

       早些年,农家的春联大多是自家动手写或请人写的,不像现在,图省事在街上买几副现成的。即使现在,有几样街上是买不到的。比如说,厅堂条案上席正中要贴一张“当今值年某某太岁神位  灯结平安字  竹报吉祥声”,不同于湖南等地的“天地国亲师神位”之写法;上席祖宗牌位处也贴上张“某某堂上历代祖宗神位    俨然其上  佑我后人”;上席条案下贴上“中宫土地神位  土能生万物  地可产黄金”;灶台的墙壁上贴上“九天东厨司命神位  上天奏善事  下地降吉祥”,旁边再贴张司命娘娘的版画。大门照壁是“开门大吉  方方得利”,水缸上方是“水中取宝”,鸡舍上是“金鸡报喜”,牛栏、猪舍是“六畜兴旺”,等等。

      “蹄”是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各家各户早在一两个月前就腌制一至两个猪蹄膀备作过年用。年三十日的前晚,将燻成蜡黄的五到六七斤重的蹄膀刷洗干净,放在鼎锅里“炆蹄”。到了三十中午,贴好春联,鞭炮响起,将鸡、肉、鱼三牲斋饭等置于条盘里,敬过天神、土地、灶王诸神和祖宗后,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饭了。每家的饭桌上必定还有一碗半熟的方块红肉,这碗红肉从除夕到正月初十间,餐餐都会摆上,但家人或客人一般不会动筷子吃。是寓意新年日子吉祥火红。即使在经济拮据的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年饭这一餐,小孩也尽可放开肚皮吃个饱,大块的蹄膀肥肉吃下去,满嘴流油,满口留香。吃腻了可以管上几天不吃肉。吃完年饭,大大小小沐浴完毕,穿上新衣。肉管腻,饭管饱,着新衣,放鞭炮,喜洋洋,真热闹,有这等美事,难怪乎“细人打点过年”了。晚上掌灯后关好“财门”,给孩子送上压岁钱,一家人围坐在炉膛或炭盆边守岁,围炉夜话。现在则是看春晚,玩手机。家乡有句话叫“三十晚(乡音念mān)咯(的)火,十五晚咯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时至午夜,鞭炮声起,这是家家在关“财门”,不让一年赚下的财宝流失。

                   

     “爆竹声中旧岁除”。大年初一,天还未亮,鞭炮声四起,烟花冲天,家家在开“财门”,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这一天大体都吃得比较清淡。饭菜有部分是除夕剩下来的,寓意有吃有余。很多人家会做上这两样菜:一个是青菜,一个是豆腐,寓意一清二白,一年清洁。刚吃过早饭,邻居和本家族房相互来拜年的络绎不绝。大人间拜年大多是拱手打揖,或是握手相互道喜。十来岁上下的小孩跟长辈拜年还要跪下叩首,受拜的大人一般会给孩子一些拜年钱(现在叫红包)。女人稍后去人家拜年,还要留住喝上几碗茶,吃些点心才会让她们离开。

       村里该拜往的人家都走完了,就要带上纸钱、香烛、鞭炮到上年去世的丧家家里“拜新年”。这些人家的初一、初二在家里设灵堂,叫做“新灵”(初一是本村的人去“拜新年”,初二是丧家的亲戚来“拜新年”)。村子里的年拜完了,家家都会到山上给先人扫墓,拜祭祖先。

       村里在年前扎制竹骨纸皮龙灯(现在是购置的布皮龙灯),龙灯初一先到烈、军属家拜年,而后去上年乔迁新居的人家“红新屋”,热热闹闹地祝福新屋人家日子越过越火红。洋门乡的洋溪村、洋树上村、槎昌村、田心村的刘氏多是由我村1400年前后迁出去的,相互称作家门人。每年的初六至初十间相互打龙灯拜年,并留住一晚,场面十分热烈与壮观。

       初二起不论晴雨天气都要走亲戚拜年了。无论是新婚夫妇或是老姑丈,有孩子的都带会着孩子去岳父家拜年。“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野姑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初三初四去岳父岳母家是不敬的。新婚夫妇初二去岳家拜年,岳家叫“等(迎接)生客(乡音念sāng kā)”。“岳母见到郞,火钳火杖不离常(常,即手里。意思是岳母十分高兴地在灶前忙着为女婿做吃)”。岳家“等生客”的宴席十分丰盛,山珍海味,满桌子二十来个菜,层层叠叠的。姑丈、姑娘分坐一席、二席,请来至亲亲戚或族房作陪。岳家“接完”饭,还要去岳父的至亲兄弟和亲戚家拜年。这些兄弟和亲戚只有接待了“生客”,日后才能相互认亲走往。“生客”大多要做到初六、初七,才能由岳家及至亲送他们回家。当日到家,也会做一两桌十分丰盛的宴席回谢亲人。做“生客”比较累人,但大多数人一生仅有一次这样的待遇,累着并幸福着。

       乡下,从正月初几开始一直延续到二月间,相互请客吃饭。初五六日前,家中来了客人要请本家邻居前来作陪。过完“半月”,叫“吃春饭”,今天我家,明天你家地相互吃请,酒桌上猜拳行令,“禄位高升”、“五魁首呀”、“全福寿呀”、“宝一对呀”,气氛热烈亲和。女人之间也会东家西家地相互请茶、吃点心,乡邻乡亲之间,即使先前有些疙瘩,也在这亲热的欢声笑语中烟消云散。

       五六十年代时期的每个春节前,以年轻人为主,村里组织起临时业余剧团,自编自演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戏剧。1964年前的沿沛三进式的大祠堂还没有改建,祠堂前部有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大院,在大祠堂里搭一个临时戏台。那时村里还没有电灯,戏台上挂着一盏汽灯,把整个场地照得明晃晃的。台前深红色的幕布上缀着“沿沛俱乐部”五个大字。开演前,好奇的孩子们扒在台缘,不时掀起幕布一角,偷看演员化妆、布景。那时十来岁的我也是对看戏充满着新奇。乐队、演员都是本村人,道具也是自己制作,念唱多用乡语。至今还记得当时三四十岁的道兴叔叔扮演一个老太婆,头裹一条土布黑头巾,身穿开边扣的老式女上衣,手里还拿着一根吊着烟袋的长烟杆,巍巍抖抖地走着台步,有一句唱词是:“急急忙忙赶回家,赶回咯屋里(家里)做(乡音念zū)咯啦(做什么)......”,接地气而又滑稽的表演把观众逗得满堂大笑。那时,演员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常常忘记台词,剧组就让一个人躲在中间的幕布后面念词提醒。作为回乡青年,1969年我也参加了业余剧团。那年演的是《红灯记》,找资料,刻印剧本都是我一手操办。我在剧中扮演送密电码的交通员,出场后仅仅说完一句“磨刀人,左手戴蓝手套”就牺牲了。村里的演员不会唱京调,唱段就配乡土老调。柘田剧团演《智取威虎山》,剧中的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服饰应是件皮毛大衣,剧组借不到皮毛大衣,就穿着件长雨衣代替,扮演出来也算得上英武潇洒。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的。那时的文化资源十分贫乏,那些演出,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是土得掉渣,但因为贴近生活,人们却津津乐道,观之不疲。八十年代初,村里有几个人合伙成立一个电影放映队,节日及平时在周边村子巡回放电影娱乐。再到现在,随着电视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业余演出和放映队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纵深发展和文化娱乐活动的进一步普及,乡村文化生活和文艺演出一定会日益得到重视与复兴。

 

二、 闹 元 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将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夜称作元宵。汉文帝时昭告天下,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咏哦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像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月夜,街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美篇。

       上世纪五十年代,乡村元宵节前后很是热闹。一是滚龙灯,二是拳术表演。前溪是个以刘姓为主的常住人口达四五千众的大村,分为沿沛、塘头、广丘、砂洲四个自然村。滚龙灯一般从初十就开始。以前参与滚龙灯的人大多是练武出身的。不过,现在社会安定,大多数年轻人已不再习武了。

       元宵节那天的下午,每户人家又是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女人们还要在房屋四周和园土里扎上稻草燻烟,寓意除虫驱邪。晚餐的主食是揉入经煮熟的嫩艾叶或“水牛”做成的汤圆大小,汤汁里加了糖的青团,吃起来很甜美润滑,咀嚼有韧劲。

     “十五晚的灯”,天刚擦黑,每家室外和室内的每个角落都点着由蚌壳当灯盏的灯火,厅堂、灶台香烛明亮。

       傍晚的龙灯是重头戏。有趣的是,十来岁的孩子们也会来凑兴。他们在当天也向各家各户发帖,下午四五点左右就举着扎制的禾草龙灯来各家贺喜了,常常一来就是两三拨。人家放挂鞭炮,多少也会给点钱,图得是个热闹和吉利。大人的龙灯则晚一些。在坪地上点亮龙肚内灯火,先在场地上舞上几圈。一波波金龙舞动,如巨浪翻卷,流星赶月,眼花潦乱;一声声锣鼓铿锵,像沙场鏖战,金鼓齐鸣,催人振奋;一朵朵焰火冲天,似仙女散花,鞭炮轰鸣,震耳欲聋。在四个扁灯、一个球灯(即所谓“龙珠”)的引导下逐家逐户滚龙闹元宵。龙灯入门前,户主点燃鞭炮“接龙”。龙头先在“上席”作个揖,然后龙灯随着龙珠在厅堂中来来回回转上几圈。从接龙到送龙整个过程中,鞭炮声不绝于耳,火花四溅,舞龙人没有点胆量是弄不来的。我们村子百多户人家,龙灯逐户走完要几个小时,整个村子一直沉浸在爆竹的轰鸣、烟花的绚丽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之中,空气中久久地弥漫着喜庆的硝烟气息。很多爱热闹的孩子一直追着龙灯看。闹完了全村人家,龙灯最后来到村首古石桥上舞上一大会,叫做“龙亲水”,龙灯来来回回在石桥上上下翻滚,将农家古老古朴的元宵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五十年代中的正月初,前溪大村还组织武术表演。解放前社会动荡,人们为防匪、防身、健身,村里很多男性都会练武,拳、剑、刀、棍都能上手。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值年富力强的刘金春则是武术队的领军人物。儿时记忆中的几次武术表演是在塘头松茂堂后面的场地上,放着一两张方桌和刀剑棍之类的表演器材。开始表演,大多要展示站桩,一个稳稳的马步桩,两手叉腰或平伸运劲,双目圆瞪,运气丹田。尔后各自施展看家本领。或一个箭步,双手在方桌边上轻轻一按,腾空而起跳过方桌,如蜻蜓点水飘然落下;或连续几个腾空翻越,似大海波涛翻卷;或连续几个扫蹚腿,旋风陡生,卷扫千军;或步法沉稳绕场一周,而后一套长拳,挟风带电;或长棍一舞,风声鼓荡,赛蛟龙出水;或刀剑出鞘,星光点点,眼花潦乱,寒光逼人。场地四周围着黑压压的观众,有本村的,也有外来的亲戚朋友,不时响起一阵阵喝彩和掌声。个别年份还有舞狮,舞狮人手持狮头在铿锵的锣鼓声中腾挪跳跃,雄壮轻灵。精彩的武术表演,为古老乡村的新年展现了一出出威武壮阔的活剧。

         

三、清 明 节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千百年来妇幼皆知,传唱不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4月5日前后。《历书》载之:“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节,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后来演变为祭祖和扫墓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春秋时期晋文公把寒食节后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与端午、春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家乡称作“挂清明”。

      “乌啼鸦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节前后一两天,无论是居住于农村还是在城里的人,都会来到祖先墓地扫墓,追思先人。特别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用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要修葺祖茔,或刈除坟头草木,一年中只能在清明或冬至节前后两三天之内进行,避免在其它时间“打扰”先人的清静。清明这一天,先在家里厅堂的祖宗牌位前点燃香烛拜祭先人,再到山上祖茔祭祀。清除墓前坟头的草木,摆上绢花、祭品,在坟头压上一两张纸钱,这就是“挂清明”的来历,意思是已有后人来祭祀过。然后点燃香烛、纸钱、鞭炮(现在,为了防止山林火灾,绝大多数地方禁止在山上燃放鞭炮及用火,人们便将鞭炮等摆挂在墓地上),祭祀者依次跪拜在墓前,虔诚地作揖叩首,寄托哀思。

       千百年来由前溪徙居外地的刘氏后裔遍布于湘、鄂、川、渝、云、贵等省市,近些年,外地宗亲年年在清明节前后结伴来祖籍地寻根问祖,祭祀始祖,增进血脉亲情。

       去年的清明节,我偕妻子及女儿家等一行回到祖地祭祖,面对父母等先人墓碑上的栩栩如生的遗像,触景生情,吟哦七律《清明》一首:清明万里洗纤尘,祖孙虔心缅先人。茔地萋萋生碧草,香烟袅袅祭亲魂。叶枝欲静风难止,晚岁犹惭孝未成。处世立身善为首,传承美德赖后生。

  

四、谷  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中,阳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这时候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人认为“雨生百谷”,这就是谷雨节名称的来历。“杨花落尽子归啼”。此时最重要的物候之一就是布谷鸟开始唱歌,它的叫声既像是“布谷、布谷,快快布谷”,人们听来又像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我们家乡也正值插秧前后的大忙时节。

       田园里的蚕豆成熟了,孩子们盼望着这一天大人给他们炒黄豆,做蚕豆吃。鲜嫩的蚕豆生吃熟吃皆可。孩子边帮大人剥皮蚕豆,边把饱满的蚕豆籽丢到嘴里嚼咽。炒熟的嫩蚕豆再加入香料、米粉,嫩滑爽口,半菜半饭。炒得黄澄澄香喷喷的黄豆,大人小孩衣兜里都装着半兜儿,不时丢几颗在口里嚼着,满口生香,很是惬意。上学的孩子在课余甚至在课堂上忍不住嚼上几颗,教室里弥漫着诱人的豆香。

忙完了农事的女人们,则聚在一起喝几碗“谷雨茶”,茶杯里一定要放上一大把黄豆泡茶,还有其它“送茶”的佐料,边喝茶边嗑着话儿,它与“表嫂茶”有同工异曲之妙。

       关于谷雨吃豆,相传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当年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心百姓受灾挨饿,夜里偷偷地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并立了一块木牌:“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有人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或黄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玉帝和龙王看见。龙王知道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叫:“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看见人间家家的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谷雨吃豆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有的地方还会在这一天举办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现在不少城市会举办“谷雨诗会”,赋诗吟唱,以艺术形式展现春天之美、生命之美、家园之美。

          

 

三、 立 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一般为公历5月6日前后。古人云:“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古人十分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帝王要率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民间则有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以前家乡有句俗话:“谷雨莳田田中歇,立夏莳田日见日”。现在由于育秧技术的进步,家乡基本上在谷雨后几天就莳完了田。

       俗话说:“吃了(乡音念作“恰里”)立夏子(蛋),芒锤(乡音念作:chú)打不(乡音念作:ōng)死”。也就是说,入夏了,天气逐渐炎热,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蛋类,把身子调养好,准备度夏。家里养了鸡鸭的,会把蛋攒起来,没养鸡鸭的人家,也会到街上买上好些蛋。到了立夏这一天,农家每人都会吃好几个鸡蛋、鸭蛋。早上,主妇为每人煎上两三个以韮菜作佐料的荷包蛋,再将一碗煮熟的带壳盐水蛋(在盐水缸里浸泡一两个月)或黄泥蛋(用黄泥加入油盐等做成糊状将蛋裹住腌制一两个月)放在饭桌上,吃完荷包蛋接着吃盐水蛋、黄泥蛋。黄泥鸭蛋在蛋黄与蛋白之间往往有一层蛋油,这样的鸭蛋特别好吃。小孩上学,母亲也会在他(她)的口袋里放上一两个熟蛋。孩子们早几天就专门用竹片做成个小勺子状,蛋壳上磕个小孔,在路上或课间不时小心翼翼地挖点出来吃。中餐和晚餐家人也少不了要吃蛋。            

                            


五、端 午 节


     “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源出为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江浙一带也有说是纪念春秋时被吴王夫差冤杀的伍子胥,以及东汉时浙江上虞投江殉父的曹娥。

       家乡叫作端阳节。各地过端午的习俗大体相同。

       在我们家乡,一年中有四个重大的节日:端午、吃新、中秋和春节。除了吃新节,其它三个节日前几天都要准备若干礼物去走往至亲亲戚,如岳父母、外公外婆、舅舅、姑妈、姐姐等。以示尊重和敬孝,家乡话叫做“落(送)节礼”。其中,端午节的“落节礼”,一定要送上几把蒲扇,表示为至亲扇凉消夏。

       节前一两天,家家的主妇都忙着裹粽子。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有的人家会加入些红豆、红枣、火腿、腊肉等辅料,这比单纯的糯米粽子味道更好些。然后加些用早稻灰制成的弱碱水一起浸泡几个小时。箬叶和棕榈叶洗净。把箬叶卷成锥状装盛糯米,用柔软细长的棕榈叶绑扎好粽子,放入锅里煮熟。锅里同样要加入一定量的早稻灰制成的弱碱水。弱碱水的作用,一是可让糯米加快软化和煮熟,二是粽子更浓香,三是收存时间较长些,也不易腐败变质。农家煮制的粽子,以现在时髦话来说,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端午这一天,又是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屋檐水沟菜地都是洒上石灰粉,点火熏烟,寓意除虫。门框上插上艾草菖蒲避邪。艾草气味芳香,菖蒲又称水剑、蒲剑。“手摇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主妇还会用加有雄黄的烧酒涂在家人的额头、鼻沟、肚脐、四肢等处,说是可以避邪防病。以前的端午节还会饮上一两杯头锅的雄黄烧酒,现在人们知道雄黄酒有一定的毒性,很少再有人饮这个酒了。而是把雄黄酒用密封的瓶子盛起来,留作日后皮肤消除无名肿毒之用。家乡还有这样一句俗话:“糠(读作hāng)格蟆(即蟾蜍,别称癞蛤蟆)怕五”,所谓怕五,就是端午节这一天,在田园屋宇周围很难看到丑陋的癞蛤蟆的踪迹。大概是它们害怕闻着石灰粉、烟火及雄黄烧酒的气味而远远地躲藏起来了吧?

       端午节的家宴在正午。点燃纸钱、香烛、鞭炮,先用三牲酒饭等祭祀天神土地诸神,再拜祭祖宗,方可开宴。宴席上必有“五子”:粽子、包子、葱子、蒜子、鸡子(鸡蛋),鸡、肉、鱼等等,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很多菜是用紫苏叶做香料,别有风味。不少人家这天的宴席上还有这两个菜:爆炒鳝鱼肉,加入苏叶或莴苣叶作佐料;爆炒土螺(池塘或河里的螺)或田螺肉,也会加入苏叶、蒜子之类的佐料,又嫩又脆,口舌生香。

       我们那里没有赛龙舟的习俗。但吃过午宴,男孩子们大多会跳到河里或水塘里痛痛快快地戏水。“恰里(吃了)端阳粽,跳到河里打水蹦”。童年、少年时期戏水的乐趣至今难忘。

 

六、 吃新节


       吃新节又叫尝新、试新节,是安福县洲湖、甘洛、金田、洋门、彭坊等几个乡镇特有的节日。据考证,这个节日在上南乡片有着两三千年的历史。

       家乡的吃新节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期的一年初夏,安福武功山一带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暴雨,洪水冲毁了家园,田里的稻谷等作物悉数席卷一空。逃难的人们躲在武功山上,在武功山神的庇佑下,靠吃野果、野菜等艰难度日。有一天,汪洋中游来了一只大花狗,从尾巴上抖落几十粒稻种。洪水退后,人们重建家园,播下稻种,当年就有了好收成,终于渡过了劫难。人们为了纪念这次劫后余生,在开镰收割之前,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祷神明,庆贺丰收,合家共聚,设宴“吃新”。吃新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吃新节在每年早稻收割一两天前举办,是所有农家节日中唯一没有固定日期的节日。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10日前后。早些年,由于各乡村的水土和气候有所差别,早稻成熟期有些差异,吃新的时间会相差一两天,现在则由几个乡镇共同决定当年同一日期。彭坊乡如垇云村等部分山村,因不种早稻,也就不吃新了,而在农历六月初六举办火把节。

       家乡有句话叫做:“吃新过年”,也就是说把吃新等同于过年那么重要和隆重。到了吃新这一天,外出做工的人都会赶回家里过节。好客的乡亲还会邀请没有吃新活动地方的亲朋一起过来欢庆节日。                            

       吃新这一天,各家各户会到田里采集一大把金黄的稻穗,分别供奉在厅堂条案正中的谷神、祖宗牌位、条案下的土地神位,以及灶神、门神等处。到了中午,点燃香烛纸钱,鞭炮声起,女主人神色庄重地举着装有肉、鱼、鸡三牲等斋饭的条盘,逐一祭祀神灵和先人,感谢诸神和祖宗赐予的丰收年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村里的大庙及菩萨没有捣毁,很多人家会端着条盘先到庙里祭祀后,再举行家祭。                    

       中午的宴席十分丰盛,除了鸡、鱼等一部分菜肴外,肉和茄子、豆角等时鲜蔬菜,大多是拌着米粉蒸制的。大块的米粉肉,味道好极了。乡亲们笑称是“脱皮肉”,意思是,吃了这餐肉,就要在毒辣辣的太阳下夏收夏种了,要晒得脱皮。

金田乡柘田的吃新节,前几年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乡领导和相关人士也前来祝贺。乡亲们每到吃新节的前夜,便在灵佑庙前的广场杀猪宰羊,排演滾龙灯等节目。次日组织正式的欢庆活动,表演传统和新式节目,打龙灯游团,场面十分热闹。

       省级千年古村洲湖镇塘边村,2017年的吃新节办得更是隆重,这一天,举办了农耕文化旅游节。先是在网络发布消息,结合古村旅游,引得不少外县、外省,以致外国的朋友也前来参与吃新节活动。旅游节中的民俗歌舞、龙灯游垅、祭祀仪式、古村游览、土特产展销、吃新流水宴席、精彩的文艺表演等,给人们献上了一顿五彩缤纷的农耕餐饮和视听大餐。你看,身着古朴洁净白底蓝花衣服的妇女们演唱的《表嫂茶》,正用柔和的乡音相互请茶:“门前喜鹊叫喳喳,十八大精神传万家。请来姐妹来做客,热热闹闹像一家”,“我家枣里红彤彤,大家泡茶冲一冲”,“ 我家种了落花生,粒粒吃里情意深”.......吃新宴席上唱起了《十碗菜》:“一碗那个菜来喷喷香,豆腐丝里加生姜呀,越吃越有香,哎哟,越吃越有香呀”,“二碗那个菜出心肺呀,心肺面上加肝里 ,越吃越有味,哎哟,越吃越有味呀”.......席间每道菜都是以方言边唱边舞,使吃新宴席气氛既热烈又充满着情趣,体现了高雅的饮食文化。  

       吃新节其实质是农民兄弟通过学习自己的辛勤劳动,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进而发自内心地释放出丰收的喜悦,是感念天地神灵赐福的真情流露。

 

 

七、 中 元 节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祭祀祖宗的节日。

       按照家乡的规矩,六月三十日晚就要设香案“等(接)公婆(祖先)”,迎接自高祖以下的先灵回家享受香火、斋饭祭祀。而后,每日早晚要点燃香灯在祖宗牌位处,敬上茶酒,虔诚跪拜,这个仪式一直要延续到十五日。十五日前分别写好给各位先人的“财包”,财包内装有冥钱、冥衣等。傍晚时分,家人以熟食三牲斋饭拜祭祖先后,再将“财包”在室外或坟头焚烧敬献给先人享用,这个仪式叫“打发(恭送)公婆”。如果当年或往年有亡去的亲人,还会将冥屋、座衣等在这一天送到坟茔焚化,仪式庄严肃穆。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孝道文化:事死如事生。

                  

 

八、 中 秋 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全国性的节日。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烧塔等习俗。金田乡柘溪村和洲湖镇毛田村的龙田自然村的中秋烧塔,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天共月圆。八月十五,国家以法定假日放假一天。许多出门在外的人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以前的农家,这一天会做些如月饼状的米果,待月出东山,与买来的月饼、柚子、花生等供品摆在室外的小桌子上焚香祭月。妈妈和小孩子一起虔诚地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月光公公保佑全家人平安吉祥。祭月完毕,大人孩子一起赏月,有文化的父母也会给孩子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

       十来岁的小孩子会在当天找来很多的瓦片,在空地上搭些大小不等的瓦塔。到了傍晚,他们就到各家各户收集茅草。唱着儿歌:“凑(乡音念dǒu)茅烧塔(乡音念tē),养猪百八(乡音念作wā bē。一百八十斤)”。烧塔时,大人也会来助兴,帮着孩子们烧火,不断地撒些谷糠在塔身上,让火烧得更旺,使塔身尽快烧红。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庞,场地上一片欢声笑语,真正是热气腾腾,热火朝天。柘溪村等村烧塔时还会舞龙灯,吹唢呐,敲锣打鼓,一派热闹祥和景象。

       我们吉安各县民间烧塔、吃月饼的缘由,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元朝统治者统治全国后,采取民族歧视政策,剥夺了汉人的许多正当权利,并对老百姓活动予以监视。五十户人家编为一甲,派一名蒙古贵族任甲长。元朝贵族在乡间作威作福,勒索百姓财物。一些爱国志士纷纷奋起抗争。元末的一个中秋节前,人们在制作的月饼中写有一张字条:在“中秋火烧元鞑靼”,约定以点火烧塔为信号,攻打驻地元军。元朝统治者的暴政,最终在全国民众的反抗及各路义军的攻击下走向了消亡。中秋烧塔,后来就因此为习俗流传下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烧塔,也是生动地反映了老百姓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不屈精神和欢庆胜利的兴奋之情。现在的烧塔,除了包含上述纪念因素外,还展现了农民兄弟庆贺丰收与欣享盛世的喜悦。

 

       我在这里记下的是我们家乡过节的大致情况,安福县上南乡农家的节日习俗一般都大体相同。农家过节,是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进城后的后代可能逐渐对乡村的节日民俗文化越来越疏远了。这些文字就当是立此存照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