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有个美丽的沿江县城——木兰。 二十二年来,县里一批为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黄金产业的人们在锲而不舍地奔波着,奋斗着。

    说起木兰,人们也许不会对这块沃土感到陌生。作为革命老区,木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中,陈列着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四位中共将领照片。其中,有两位曾在木兰为抗日救亡战斗过。他们是杨靖宇将军和赵尚志将军。中共早期共产党员王梓木抗战期间,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屡建奇勋。毛泽东复信予以首肯。毛泽东银质奖章获得者商庆春在解放天津战斗中,智勇双全,荣立殊功 ,成为闻名全军特级战斗英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们堪称木兰骄子。木兰无愧人杰之地。

也许,是大自然青睐木兰这块土地,厚爱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便用神工鬼斧在这里打造出鸡冠山,使鸡冠山披上浓墨重彩。     

然而,长期以来为民族生存、人民解放,人们无暇观赏秀美风光;为家庭温饱、维系生计,人们无心纵情山水。当改革春风吹遍北疆,户外旅游成为家庭生活所需之后,这里的人们开始用愉悦的心情打量鸡冠山,才发现她是如此之美。木兰无愧地灵之称。

揭开木兰自然风光神秘面纱的,是以原建国乡副乡长冯宝山为代表的渴望家乡发展、人民富庶,从而痴迷于旅游景区开发的一群探索者。

鸡冠山景区的发现是偶然的。1994年11月2日,是一个应该写进地方史志的日子。这一天,在鸡冠山角闪岩矿区留守的建国乡副乡长冯宝山闲来无事,用望远镜向矿区四周的群山观望。望远镜里出现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在层林掩映下,一座座模糊的山形和一个个怪异崖影是那样的壮观与奇特。莫不是在鸡冠山里还隐藏着人们所不知晓的美景壮观?想到这里,冯宝山的心里顿时激动起来。

第二天,他和乡干部鲁景海开始了为期四天的鸡冠山景区首次旅游资源踏查。四天里,他俩披荆斩棘,穿行于山间密林之中;眺望于峭壁绝顶之上。鸡冠山景区“雄、奇、秀、险”的壮观景象,让他们心灵为之震撼。从此,冯宝山开始为开发鸡冠山旅游资源而长达22年的守望与奔波。

1995年3月4日,《松花江报》第二版大篇幅刊登冯宝山撰写的游记“北国奇观鸡冠山”。这是关于木兰鸡冠山的第一篇公开报道。

为开发鸡冠山区矿产资源,建国乡于1994年6月开始测量修筑资源路。鸡冠山景区的发现,更激发了建国乡干部、群众修路致富的热情。木兰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县份。建国乡又是木兰县中的经济窘困之乡。然而,在乡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和组织下,全乡干部群众毅然决然踊跃投入这场为致富修好路的战斗。经过5个月的艰苦奋战,12.5公里基础坚实、路面平整的资源路出现在人们眼前。         

修路过程中,冯宝山从组织沙石备料到下达修建任务;从施工质量监督和完工分段验收,参与了全过程。修建结束时,他一共磨露了四双军用胶鞋。修路的艰辛由此可想而知。但是,冯宝山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他相信 修好资源路能促进鸡冠山旅游景区的开发。他觉得能为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出力是人生的光荣。他把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当作自己的梦想。为追此梦、圆此梦,他矢志不渝地坚守着。

1996年5月,冯宝山利用5天时间,详细踏查四个山峰,并用相机对景观进行拍照。这些照片是推介鸡冠山的首批照片。照片在乡政府门厅展示后,更加坚定全乡干部、群众开发旅游资源,加快致富步伐的信心。同年9月,五花山时节,他带领县电视台记者到鸡冠山摄像。这部风光片是首部宣传、推介鸡冠山旅游资源的影像作品。

1997年4月,他参加了黑龙江省旅游局在牡丹江市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汇报会。利用这个机会,他和木兰县与会的领导同志捧着鸡冠山景点图片册主动向省市旅游局领导及香港大公报等媒体记者推介鸡冠山的秀美风光和奇特景观。经省旅游局长宁世敏批准,木兰县制作的电视短片 “北国奇观——木兰鸡冠山”在会后电影招待会上播出。这是会议期间,唯一一部推介地方秀美旅游资源的电视片。这一举动在与会者中间产生很大反响。木兰鸡冠山自然而然在省市旅游系统挂上了号。

1997年,是木兰鸡冠山旅游资源开始叫响的一年,也是冯宝山为开发家乡旅游产业,宣传鸡冠山秀美风光最为忙碌的一年。无论省市摄影家莅临采风,还是省市媒体记者到木兰采访,乃至省市相关部门来木兰工作调研,冯宝山总会以向导与导游的双重身份出现在鸡冠山风景区。他激情翔实的介绍,热情儒雅的谈吐给每位客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忙碌时,一周竟有四天陪同各方客人登山考察。酷夏时节,年近五旬的冯宝山尽管每天登山都大汗淋漓,晚上回到家里腰酸腿疼,可是,一接到领导让他为客人在鸡冠山引路及导游的通知,他二话没有,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鸡冠山景区。

鸡冠山的一草一木,仿佛融化在他的血液中。鸡冠山也仿佛在他的脑海里生了根,落了户。几年下来,冯宝山简直成了鸡冠山的活地图、活档案。只要是有益于鸡冠山旅游开发的事情,无论是谁求到他的名下,他总是一不讲条件,二不讲价钱满口应承下来,尽心尽力地帮着把事情做好。他在建国乡工作时是这样;后来到新民镇担任常务副镇长工作还是这样;年过花甲,退休后仍然是这样。

2004年以来,退居二线的冯宝山应邀年年为旅游局撰写文宣资料,并先后四次参与《木兰县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定工作,起草鸡冠山、蒙古山、骆驼峰、白杨木水库等地旅游开发规划初稿。

2011年,他被县政府正式聘任为县旅游局顾问。两鬓斑白的他,有了这样的名分,工作更加勤奋了。他还像十几年前那样,风风风火火地奔走在木兰的青山绿水之间。

六年来,一份份开发鸡冠山旅游的建议在他的笔下形成,一张张鸡冠山景区的草图在他的手下绘成。他一次又一次陪同外地客商到鸡冠山考察,一次又一次向规划设计部门的专家介绍鸡冠山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

看着一叠叠浸透心血的文字材料,看着一幅幅精心绘制的旅游线路,他常常用手捋捋越来越稀少,越来越斑白的头发 ,在心里暗暗地问着自己:“难道我冯宝山真的看不到鸡冠山开发成功的那一天吗?不,鸡冠山不开发,我死不瞑目!”

其实,在木兰县热心鸡冠山旅游景区开发的大有人在。上至历任县委书记、县长、下至部长、局长,乡镇书记、乡镇长乃至平民百姓,许多人都关心鸡冠山的开发,并为其开发尽着心,用着力。然而,由于交通区位的限制,交通条件的影响、经济实力的制约,乃至领导变动频繁等因素的困扰, 20年来,木兰县政府开发鸡冠山的坚实步伐始终没有迈出。许多关心鸡冠山开发的木兰人和冯宝山一样,在等待中渴望着,在渴望中等待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开发鸡冠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鸡冠山迟早会成为致富木兰、造福百姓的一座金山。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信念在木兰冯宝山们的心中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烈。

如同22年前,冯宝山发现鸡冠山神奇秀美自然景观那样,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的嘹亮号角,也是在偶然中吹响的。

鸡冠山林权属于森工总局兴隆林业局施业区。2012年3月,曾亲手开发五常凤凰山旅游区的山河屯林业局局长王礼堂转任兴隆林业局局长。这位曾给山河屯林业职工栽下摇钱树的开拓者与大功臣,到职不久,通过基层调研和实地踏查,独具慧眼看到鸡冠山巨大的潜在价值,为使资源匮乏、亟待转产的森工企业绝处逢生,为给数以万计的林业职工打造致富的聚宝盆,他毅然决然将投巨资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提到议事日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王礼堂和他带领的一班人以及全局上下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义无反顾地拉开了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的序幕。沉睡了亿万年的鸡冠山很快被兴隆人唤醒了。

消息传来,冯宝山兴奋不已。22年来,木兰人为开发鸡冠山旅游景区一次又一次招商,一次又一次引资,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终不果,这不能不让木兰人感到深深遗憾。如今,兴隆林业局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一举开发而初具规模。这对兴隆林业局职工来说是福音,对木兰百姓来讲,不同样是件大好事吗?想到自己22年来的不懈努力与无悔追求即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六旬有八的他竟然兴奋得数日夜不能寐。

根据开发鸡冠山风景区的需要,经兴隆林业局党委讨论决定,冯宝山以专家的身份被聘请参加鸡冠山景区景点的命名工作。2014年5月20日,在浓河林场场部,主管鸡冠山风景区开发工作的兴隆森工局副局长王兴军热情地接见了他。对于他应邀前来援助,表示衷心地感谢。冯宝山,这位鸡冠山的活地图和活档案,这回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2014年5月22日,沿着兴隆森工局新建成的旅游步道,冯宝山登上高高的神鹰峰。他兴致勃勃地站在由他命名的“神来之笔”的景观前,请同被聘为专家的县政协退休干部拍下一张神采奕奕的照片。在他的身后,是一棵由峭壁石缝中生长出的青松。这棵青松和一般的青松一样有笔挺的躯干。然而,它的枝叶却与众不同。那长在弯弯曲曲枝条上碧玉一般颜色的针叶,加上笔直的树干竟与繁体草书的“筆”字毫无二致。在这支“神来之笔”的身后,是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望着这幅天然美景,冯宝山深深地陶醉了。

其实,冯宝山就是“神来之笔”,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神来之笔”。22年来,他用这支神笔,书写了鸡冠山的一段段神话,描绘了鸡冠山的一幅幅美景。

相信,在鸡冠山深度开发的进程中,冯宝山这支“神来之笔”将泼出新的浓墨、洒出新的重彩……

2016年8月8日。群山滴翠,白云飘飘。美丽的鸡冠山像待嫁的新娘一样妆扮的分外妖娆。咬定青山廿二载未放松的冯宝山,此刻自豪地站在木兰县鸡冠山旅游风景区开园仪式的红地毯上。在隆隆的礼炮和爆竹声中,他望着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人们,禁不住流下两行圆梦的喜泪……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