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4日下午,阴云密布,乘车经过芒砀山主峰刘邦巨型塑像的大门前,南麓山脚下的平地向西300多米,一片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林,两边郁郁葱葱的松柏路绵延。青枝绿叶之间掩映着一座汉代门阙,门阙的南边有十二个石兽横卧在两边。门阙的北边就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魂归之处——陈胜墓园景区。

  汽车在近年落成的停车场里停稳。下车后,北面景区青石雕成的汉代门阙映入视觉,穿过门阙。广场地中央陈胜的青铜塑像,袒露右臂持剑疾呼,左手直指东南,怒发冲冠雄姿英发。陈胜倔强地高昂头颅,圆睁的双眼仰视东南方向,大声呐喊中,似乎在诉说着遥远而辉煌的梦幻。


  走过陈胜雕塑,来到红墙青瓦汉代建筑大门口,左边唐太宗李世民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警句,右边是唐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句,使人深思。大门上面有烫金的四个大字“陈胜王陵”,楹联上联“水可覆舟大泽洪流掀巨浪”、下联“民能创史陈王浩气卷狂飙”。

113.jpg

  《史记.陈胜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走进大门,青砖灰瓦围墙的四合院落,前殿的两边有石雕,左边为“揭竿 大泽”,右边为“主力 出征”,在前殿与主殿之间,有一个铜镜,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主殿为隐王殿。此处大厅墙壁上的数幅巨幅油画,都是描绘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时的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不畏暴政、英勇斗争的主题。


  陈胜墓园的主殿与前殿之间,是宽敞的庭院。院两侧是东、西厢廊房。廊房墙壁上,镶嵌着十余幅石刻线条壁画,东、西厢廊房各有数幅石刻。这些石刻图画,取材于陈胜的生平事迹和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直观地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中,由发动起义、蓬勃发展、战绩辉煌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是生动具体的中国第一次农民战争纪念馆和百科全书。

111.jpg

  东厢墙上的石刻画是:“辍耕垄上”、“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揭竿起义”、“攻克陈城”等。“辍耕垄上”,表现出陈胜家境贫寒却素有大志,不堪忍受阶级剥削与压迫,抱有远大志向。他很有胆量,不为权势所屈,身为农民雇工,文化没多少,兵书也没参悟过,就敢揭竿而起。“篝火狐鸣”,表现出陈胜聪明才智。他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通过“篝火狐鸣”和“鱼腹藏书”的手段,制造起义舆论,迅速得到众人的信任和崇拜,为起义顺利启动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揭竿起义”,表现出陈胜有突出的组织领导才干。他振臂一呼,起义戍卒们,群情激昂,齐声响应。“攻克陈城”,展示了陈胜率兵攻克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时的情景。陈胜颇有战略意识。在起义军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今河南淮阳)。打下陈县后做出称王立国的决定,以陈县为都城,国号为“张楚”。陈胜打的旗号虽是“张楚”,但并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也是他对统一号令起义军的战略考虑。张楚政权的建立,推动了全国范围反秦斗争的高潮。可以说,攻克陈城,建立张楚政权是陈胜吴广起义的转折点,为以后推翻秦朝暴政奠定了基础。


  陈胜墓位于园区主殿后面院落深处的松柏林间。墓前高高矗立的一通墓碑。石碑两米多高,墓碑下有须弥座。墓碑正面正中的位置镌刻着我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手书的碑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一行大字苍劲潇洒,行笔如龙飞凤舞。


  《史记.陈胜世家》记载:“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石碑后面是青松翠柏掩映下的石券墓冢覆斗状。坐北向南,高2.6米,周长约27,3米。四围建有0.5高的青石墙,墓冢上芳草如茵。

112.jpg

  《史记.陈胜世家》记载:“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据专家介绍:刘邦建立汉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并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把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派30户丁役守冢 。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砀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


  到解放前夕,陈胜墓仅存残迹了。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陈胜墓,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围墓,载松植柏,置人守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墓碑题了词。


  七律.陈胜墓怀古


  民夫九百边疆动,


  陈胜渔阳受雨淋。


  找死不如求自保,


  伐秦聚义战旗勋。


  西南土冢石劵壁,


  位置微山绿柏群。


  壮士辉煌千载颂,


  苍凉墓地惦英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