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我的小学时代,那时老师在课堂上指着笨重的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一个香烟盒大小的空间就能把这台收音机的所有全部装进去。那时听着就像是在做梦一样,可能吗?感觉老师就是在说天书,哄小孩吧。

十几年之后的1978年,我们的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刚开始时,有了录音机俗称“半头砖”、收录机、电唱机等比较现代的家用电器,可以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也可以用盒式录音带录放节目。用收音机与电唱机连接,可以用唱片播放歌曲、戏曲、相声等。这些都是有声无像的。但是这些对一般的家庭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能看着极少数人在使用着,而大多数人仍在“做梦”的过程中。

进入八十年代,慢慢地开始有了电视机,机体笨重,耗电多、节目少、影像还是黑白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电视机的产量很少,市场上商品紧缺,托熟人或凭票才能买到。那个时代的老人,能够拥有一台袖珍半导体收音机,听听新闻、歌曲、评书,就是一个生活水平很高的老人啦,令人羡慕不已。电视机进入每一个家庭,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待每个家庭都能够看上电视时,有的家庭悄然的换上了彩色电视机。如果再配上一台放像机就可以用录像带看电影、电视剧啦。正在过渡中,市场上又有了VCD、DVD光盘机,连接上电视机、功放机、音箱,用一张薄薄的光盘在家中就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变成家庭影院。然而这些追超科技发展的弄潮儿都是一些年轻人,有的老年人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深深感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

而正在多数老人感叹社会发展太快,跟不上步伐的时候。有的老人开始学习使用上了电脑,从练习打字开始,写文章、回忆录,并逐渐连接上互联网发表文章。浏览新闻,了解天下大事,学习法律法规,维权办事等等,使用电脑成了这部分老人的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时代猝不及防来到了每个老年人身边,智能手机几乎涵盖了电脑的所有功能,并且可以随身携带,4G、5G网络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一机在手,可以足不出户,办理所有你想办的事情。

还有一部分老人,或拿着老人专用手机,或拿着智能手机,走出家门。带着音箱,带着录制好的U盘,到公园、广场,唱歌、跳舞、练拳、舞剑;有的老人则拿着小型收放多用机,插上仅有一平方厘米大小的内存卡,就能在任意一个地方欣赏有音、有像的音乐、戏曲节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科技市场也不是只有年轻人才去的场所,那里也时常有老人光顾,他们也在与时俱进呐。

老人在珍惜生活的同时,也找到往事的意义。直面自己的局限,也要积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四十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有小步快跑不跟趟的感觉。有时我也在自问:这是做梦吗?正确的回答:不是的,是我们这一代老人赶上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与时俱进的过好老年生活,老有所乐、乐在其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