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庆日,总喜欢回顾往年的国庆日,细细地品味着那每一年、每一件令人感动、令人快慰的情节……其中一年的国庆日,我最难以忘怀。

  七零年,备战备荒,深挖洞、广集粮的年代。各个单位都抽调人员到附近的山上打防空洞;我是基干民兵,理所当然的是第一批,时间,是那一年的秋日。

  大连附近的山都是石山,表层只是一层薄薄的土层,刨开土层,下面即是坚硬的石层。当时是:人上了山,可,设备,根本没有来得及调用;尤其是,山上没有电。我们所能使用的工具,就是钢钎、铁镐、手推车。

  当时的负责人,厂武装部薛主任十分着急,薛主任是复转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对打坑道很有经验。

  他在好几次动员会上对我们说:入冬前必须打好洞口,否则,很麻烦,因为冬季时节,不适合野外作业;所以,掌子面必须尽快开出。有人说,光靠人工打眼,人工排渣、用铁镐“啃”,怕是很难;再说掌子面越打越陡、越陡越难打。薛主任叹了口气:唉,我已经向厂里打了好几回报告,我想,厂里不会不重视的。

  这时,有人提议,咱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来个挖山不止,加班、加点……十一国庆咱们也不休息了;当时的年代,政治氛围很浓,这些话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响应,当然,也有没有表态的;薛主任看了看大伙,说:要是大家十一加班,我一定让食堂做好吃的送上山。

  那些年,文艺活动、娱乐活动都不多。当时我与不少人都这样想:在家里也没啥意思,上了山,人多还热闹点,而且,休息时,还可以到秋收后的地瓜地里、果树园里搞点小秋收。

  十一那天,几乎全体都上了山。当然,随大流的居多。

  中午,吃饭了,薛主任没有食言;与食堂的领班,还有司机开着车,带着一大盆饺子上了山。

  我们开始领饺子,食堂的师傅分饺子,可刚刚分了还不到十来个人,这边还没盛完,头几拨人的饭盒已经见了底,我们那时,一个个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薛主任一看,楞了一下神,跟我们山上负责熥饭的一名工人说,你赶紧烧水,说完,赶紧与司机开车下山,不一会,车回来了,从车上卸下了一大袋粉皮子,还有土豆、猪下货。

  那天,大伙都敞开肚皮,好一通吃。

  有几个很勉强来加班的人也说:嘿,这比在家里听样板戏强多了。

  那天,其实,没开出多少土方,可,影响挺大,因为我们是打防空洞,是做备战工作。

  薛主任不失时机地把我们的情况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厂黑板报,广播站也好一通把我们表扬;厂部领导或许也被触动了,赶紧召开会议,安排有关人员,加强山上各种设备及原材料的配置,加快了向山上供电工程的工作。

  过了十一没几天,沿着山路,就竖起了线杆,接着,变压器、空压机各类设备都运上了山,甚至,还给我们搭建了一处带有洗手间的休息室。

  有了电,有了空压机,可以用凿岩机、风镐了;还没到冬至日,我门的洞口已经掘进了十多米。

  七零年,细细算来,已经五十年了。

  昨天,在微信上与曾经一同上山的老友,共同回顾起当年的十一加班,回顾之后也有了共同的感叹:这事放到现在,人们会有怎样的看法?

  当然,用现今的社会背景作依据,去评论那时的行为,是不科学的。

  人的一切行为,受自己的思维制约,我们的思维无须过分地超越时代,当然,可不要滞后于时代。

  最佳选择是保持与社会潮流同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