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的每场战争都有斗智斗勇的两条战线的较量:一条是战场上战火硝烟的军事较量;一条是国与国间纵横捭阖的外交较量。而军事较量与外交较量又往往相互交织交融,战争规模越大、越激烈,其中的外交(学界称为“军事外交”)越频繁、越复杂。两场世界大战如此,朝鲜战争也是如此。朝鲜战争虽规模不及世界大战,但外交的频繁、复杂和斗争的激烈不亚于世界大战。


一、“三八线”——二战结束时美苏划定


有人认为,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是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与美国划定的,其实早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划定了。

1945年2月,德国法西斯即将覆灭,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三巨头”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讨结束战争、战后领地分配问题,经4次相互讨价还价,达成《雅尔塔协定》。其中提出,“美、苏、中三国对朝鲜(包括全半岛)进行20-30年的托管”,后又邀请英国参加,成四国对朝托管。

1945年8月6日美国对日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在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痛击日军使之节节败退;同时苏军派第25集团军进入朝鲜打击日本占领军。

美国见苏军入朝十分着急,因为此时的美军还在千里外的冲绳岛。为阻止苏军独自占领朝鲜,必须美、苏两家在朝鲜一起接受日军的投降,这就需要在朝鲜划一条军事分界线。

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在华盛顿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划定军事分界线,经激烈争论,最后以陆军部参谋腊斯克在朝鲜半岛地图中部北纬38度线上划的一条直线为准,通过了“腊斯克方案”。因为这条“三八线”把当时朝鲜首都汉城也划入了美军即将占领的南部地区。美方担心苏联不一定会同意。

美国将“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的意见试着提交给了苏联,想不到斯大林竟然同意了。这条线不仅把数十条河流和道路拦腰斩断,更重要的是把完整的朝鲜国家人为地分成了北朝鲜和南朝鲜两部分。消息传出后,引起南北朝鲜人民的强烈反对,“反对南北分治”,“反对四国托管”!朝鲜人民反分离的斗争从此开始。

美军乘机急速开进南朝鲜,立即物色筹备,于1948年1月举行所谓“大选”,扶持亲美的李承晚上台,于8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大韩民国”,同年12月,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三届大会承认了“大韩民国”政府。

1599981193351655.jpg                (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金日成)

在金日成倡议下,于1948年4月在平壤召开南北朝鲜56个政党和社会团体参加的联席会议,不承认南朝鲜单方面“大选”,要求撤走在朝鲜的外国驻军。在苏军的帮助下,选举产生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于1948年9月2日举行首次会议,通过宪法,选举金日成为国家元首、内阁首相,9月9日正式宣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促使美军从南朝鲜撤军,苏军于1948年底全部撤出北朝鲜;但美军拖拖拉拉于1949年6月才宣布撤完军队,其实留下了大批“军事顾问”和价值1.1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这方面美军比苏军“慷慨”。


二、朝鲜战争爆发前的频繁外交


南朝鲜李承晚政权在美军的帮助下大肆征兵,建立了一支15万人的“国防军”,同时扩建港口、道路,建立海军基地,尤其沿“三八线”挖筑了数百公里的战壕;大规模逮捕、屠杀爱国人士和人民游击队队员万余人;李承晚狂妄叫嚣:“南北分离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

1950年2月,李承晚亲自率领军队高级将领到日本东京,向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汇报“北进”作战计划,请求美方指导。

北朝鲜的金日成将军面对南方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和北方现有的缺乏装备的3个师,深感忧虑。扩军备战必须求助于苏联和中国。

1949年3月,金日成到了莫斯科,见到斯大林后就开门见山说:“我是为朝鲜的安全问题而来。”在向斯大林汇报目前朝鲜南北形势之后,金日成具体提出两个请求:一是希望缔结《朝苏友好互助条约》,二是希望给朝鲜提供军事援助。金日成见斯大林未表态,进一步说道:“作为朝鲜的共产党人,统一祖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自己的当然责任,希望苏方能给以理解。”斯大林只表示可以提供一些军事援助。因为斯大林要考虑美国的态度。

1949年5月,金日成派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金一作为特使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在西山“双清别墅”接见了金一,听取他关于朝鲜南北方形势的介绍,并转达金日成和朝鲜劳动党中央的请求,希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由朝鲜人组成的3个独立师返回朝鲜,以加强朝鲜军事力量。毛主席当即表示同意。解放军四野中的两个朝鲜人独立师,在中方为他们增补装备后先于7月回朝,另1个师于1950年春节后开赴朝鲜,均编入了人民军。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新战略,把日本、朝鲜、台湾、菲律宾划入美国远东战略防御圈之内。着急的金日成立即向斯大林报告了朝鲜应对时局的计划,希望尽快提供援助。

斯大林考虑到朝鲜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东方桥头堡的战略位置和金日成曾带领朝鲜人支队参与苏军在远东作过战的情况,于1950年1月给金日成电报,表示同意提供军援。3月金日成赶赴莫斯科,与苏方达成协议:苏方向朝方提供可装备3个师、价值1.38亿卢布的各式武器装备,不过苏方提出,这些武器装备不是无偿提供。无钱款的朝方只好逐步用9吨黄金、40吨白银和1.5万吨矿石来偿还。

1950年5月,金日成秘密到北京向毛泽东及中国领导人介绍了朝鲜南北形势,朝鲜人民军总兵力13.5万人,以及编成和装备情况,还有朝方南进作战计划。中方表示支持,并给以提醒。

1599981344116702.jpg(麦克阿瑟会见李承晚)

195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的外交顾问杜勒斯访问汉城,专门到“三八线”视察,为李承晚“北进”鼓劲。此时距朝战爆发仅7天。

“三八线”两侧双方冲突激烈,每天都会发生三四次武装冲突。开战前双方冲突有所减少,是因双方都在“三八线”两侧运兵、布阵。


三、战争期间的你来我往


1950年6月24日是星期六,北朝鲜军事指挥部情报获悉:南朝鲜前线指挥官和美军顾问团军官过周末都到汉城去参加“军官俱乐部”隆重开业,南朝鲜军队则准许农村征来的兵放假数天,回乡收割庄稼。此时传来“三八线”发生武装冲突的消息,人民军司令部乘势下令发起全面进攻,6月25日凌晨4时,数百门火炮齐鸣,闪着红光的炮弹划破夜空、飞过“三八线”,摧毁了南朝鲜的前沿阵地工事。朝鲜内战就此爆发。可谁先开的第一枪,这很难说清楚。

华盛顿时间6月24日晚,正在老家过周末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收到“三八线”战事和请求美军支援的电报,立即飞回华盛顿召开军队和外交高官参加的紧急会议,作出了“派飞机空袭北朝鲜人民军和朝北部地区,同时投入地面作战部队”的决定。意味着美军出兵朝鲜。

1599981463999757.jpg                              (美国总统杜鲁门)

6月25日下午,趁苏联驻联合国的代表回国的时机,美国操纵联合国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作出了“谴责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武装进攻(美国提案是‘武装侵略’)大韩民国”的决议;27日联合国再次开会要求会员国出人组成“联合国军”支援大韩民国;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同意“联合国军”由美国统一指挥;美国随即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司令。“联合国军”堂而皇之地开进南朝鲜。

朝鲜人民军跨过“三八线”后,势如破竹地实施“汉城战役”、“大田战役”、“大邱战役”,迫使李承晚3次迁都到釜山。“大田战役”时,美军从日本赶到,参加反击。此时朝鲜内战演变成了反侵略战争。斗志正旺的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将军的亲自指挥下,凭借苏制飞机、尤其坦克优势,击败了一路南逃的伪军和立足未稳的美军,美第24师师长迪安少将被迫拿起火箭筒参加战斗,最后当了人民军的军衔最高的俘虏。人民军一鼓作气取得了“大邱战役”的胜利,并准备组织“釜山战役”。

此时,中国提醒金日成,美军很有可能从仁川登陆,这样将切断人民军的退路,形成对人民军南北夹击的不利态势。此时的人民军是一心“解放朝鲜全境,实现祖国统一”,没有后撤的思想准备,客观上也一时难以把分散驻守和包围釜山的部队组织后撤。其实,战争对人民军消耗不小,空军飞机所剩无几,坦克损失严重,兵力还剩一半。

战场态势正如中方的估计发展。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29日夺回汉城,“联合国军”和伪军南北夹击人民军,人民军只好分散北撤。“联合国军”10月1日越过“三八线”,急速向北推进;麦克阿瑟向朝方发出劝降通牒,金日成当然坚决拒绝。

金日成同时向苏联和中国发急电,请求派兵援助。毛泽东主席在收到金日成求援急电不久,也接到斯大林建议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电报。毛泽东主席早有预案,已从两广调四野等部队北上,成立“东北边防军”待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出兵朝鲜问题作了反复讨论。

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9月30日在政协庆祝建国1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对美国的侵略行动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周总理紧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告诉他:“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要派遣军队援助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的警告使美国总统杜鲁门中断休假,约麦克阿瑟到太平洋的威克岛会见,让他注意中国的表态。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人是虚张声势,狂妄地说:“他们敢过江,我就会让他们遭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

中共中央与苏共中央秘密商定,如果中国出兵朝鲜,苏联即出动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

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助朝鲜的决策,并决定以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出征。

10月8日,周恩来总理秘密访苏,10日赶到黑海疗养地会见斯大林,向苏方通报,中国决定出兵援朝。经商谈,斯大林最后同意先装备中国10个师,并同意派空军到中国安东(今丹东)地区驻防。不再提派飞机支援志愿军地面作战事。10日当晚,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电话告周恩来:转达斯大林正式通报,苏联空军没准备好,至少两个半月后,即使空军到中国,也无法进入朝鲜境内掩护志愿军作战。周总理连夜向毛泽东主席报告。

10月11日深夜,毛泽东召集中央领导同志和被紧急召来的彭德怀、高岗开会,再慎重研究出兵朝鲜问题。最后决定: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仍按原定计划出兵援朝。这是中国领导人伟大气魄的历史性决定!

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26万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山区。就在19日,平壤陷落,朝鲜人民军和群众迅速北撤。占领平壤后的南朝鲜军队争先恐后地北进,以争先到鸭绿江边的头功。

10月25日晨,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入朝作战第一枪。志愿军第40军把只顾北进的南朝鲜军队的一个师全部装进了“口袋”,其他部队也纷纷传来捷报。一年后,经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将1950年10月25日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作战纪念日”。

1599981644585877.jpg(志愿军在修建坑道)

南朝鲜军队开始还以为遭到朝鲜人民军的袭击,其指挥官分析战场及伤亡情况,断定中国出兵了,报告麦克阿瑟,但他不相信。此时志愿军一个小分队误入南朝鲜军队防区,几名志愿军战士被俘,被押到东京审判,麦克阿瑟仍认为是小股中国军队进入,仍一门心思要在圣诞节前“饮马鸭绿江”。直到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参战的美军被击溃,这个“联合国军”总司令才相信中国出兵朝鲜了。

接着,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双方激烈较量。在一条山谷的激战中,美军仅增援的922人中就有321人被我志愿军击毙,美军将此山谷称为“地狱之火山谷”。我军将士面对巨大的牺牲仍英勇顽强,杨根思连的阵地多次打退美军陆战队的轮番进攻,最后就剩下杨根思和两名受伤的战士,杨根思让两名战士撤下去,他自己抱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进蜂拥而来的美军陆战队员队列中……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英雄——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美国总统杜鲁门面对美军节节败退的形势,11月30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企图进行核讹诈。中国领导人不吃这一套。

12月3日,金日成急来北京,同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讨论朝鲜局势。毛泽东告诉金日成,美国不会扔原子弹,这是对我们进行核威胁,并英明地指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停战可以,他们必须承诺撤出朝鲜。”关于下一步行动,研究确定,成立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联合作战司令部,越过“三八线”,乘胜打击敌军。

杜鲁门“使用原子弹”的谈话没吓住中国人,倒把西方人吓住了,英国一百多名议员联名上书英国首相,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


四、战争结束期间的打打谈谈


不出毛主席所料,1950年12月7日,印度驻华大使突然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十三国联合倡议的备忘录,提出作战双方先在“三八线”停火,然后谈判解决朝鲜问题。12月14日,联合国第五届大会通过了十三国提案,美国投了赞成票。第二天,杜鲁门马上发表广播讲话:“美国愿意谈判,但决不向‘侵略’屈服。”他同时宣布“12月16日起美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可见,美国并无谈判诚意。

1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断然拒绝联合国14日通过的决议。毛主席根据彭德怀的计划,指示志愿军在“三八线”以北作短暂休整,补充物资,之后于明年1月越过“三八线”,向汉城发起第三次战役。

12月30日下午,中朝联军100门火炮向“联合国军”阵地发起攻击,拉开了第三次战役序幕,并逐步向南推进,1951年1月4日晚,攻入汉城,把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插上政府大厦顶部。中朝联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三七线”,胜利结束第三次战役。

1599981810133729.jpg(志愿军准备伏击)

彭德怀下令在“三七线”停止前进。朝方和部分志愿军官兵表示不解。金日成和朝军指挥官以及在朝军担任顾问的苏联驻朝大使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彭德怀召开联军干部会议,指出我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勤补给困难,朝方在“三八线”以南地区征集不到粮食,正值隆冬,战士无冬衣御寒,因此减员不少;如果美军空袭我运输线或从我后面登陆就可截断我退路;再说美军只是败退并没有成建制被歼灭,而且“三七线”以南是平原,便于敌军机动。然而,他们在会上根本不听彭德怀的分析,尤其苏联大使多次高声质问彭德怀。

彭德怀将自己看法和金日成、苏联大使的看法及表现电报毛泽东,毛泽东十分赞同彭德怀的意见,并把彭德怀的报告转给了斯大林。斯大林赞同彭德怀意见,去电严肃批评苏联大使在战场上乱指手画脚,后将他撤职调回。毛泽东还教彭德怀说服了金日成。

面对败退局势,美军调李奇微担任朝鲜前线指挥,麦克阿瑟回日本坐镇。李奇微分析了中朝联军停在“三七线”的原因,抓紧调兵遣将。

1951年1月13日,杜鲁门面对前线的溃败,向联合国提出了先停火后谈判的“五步建议”,获通过。美国人主动求和,这是从未有过的。当然这是缓兵之计。

经过细致准备的李奇微于1月25日发起“霹雳行动”,向中朝联军展开大规模反攻。

彭德怀没想到美军反攻来得这么快,25日当天立即下令部队停止修整,准备战斗。根据毛泽东电示,志愿军在迎敌反攻中开始了第四次战役,有胜利,也有失利。此次战役历时87天,美军凭借飞机、坦克优势,以损军8700人为代价,推进至“三八线”。李奇微被任命为“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去职回国。

1599981929110871.jpg         (志愿军首次捕获美军军官)

此时,得到苏式装备的中国新兵团开进朝鲜,轮换部分先期入朝的部队。彭德怀于1951年4月22日组织发起第五次战役,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投入的兵力是朝鲜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十分惨烈的一次战役。在此期间,中国空军飞入朝鲜迎敌空战。中朝联军在歼敌中向“三八线”以南推进。

英国首相提醒杜鲁门:“不要忘记主要敌人——苏联还四平八稳地安然坐在克里姆林宫,一根毫毛都没动。不要把军力消耗在中国人手里。”美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一现实,于1951年6月初,美国通过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表示愿同北京和谈。苏方立即告知中朝。

6月3日,金日成立即到北京同毛泽东、周恩来密商,确定了停战谈判的方针和方案。

6月23日马立克在联合国新闻部发表“希望朝鲜战场双方和平谈判”的演说。25日,杜鲁门马上表示愿意和谈。

6月29日,“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奉华盛顿指示向中朝方面提出停战谈判。7月1日,金日成、彭德怀复电同意停战谈判,地点在“三八线”上的开城。

中方即刻确定谈判代表,主帅李克农,乔冠华协助,7月5日入朝,会见金日成,中朝双方商定:第一线出面谈判的首席代表是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将军,另4名谈判代表是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参谋长解方、人民军前线参谋长李朝相、人民军第一军团参谋长张平山;第二线是坐镇开城的李克农、乔冠华;第三线是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另外,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的局长张春山和中国驻朝鲜武官柴成文为联络官。白天,第一线中朝代表同美国南朝鲜代表唇枪舌剑,晚上,向第二线的李、乔汇报、商量,之后将情况及对策向第三线的领导汇报。

1599982204394601.jpg【中朝方面谈判代表(左起:解方、邓华、南日、李相朝、张平山)】

美国方面的首席谈判代表是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另4名代表是美军3名少将和南朝鲜军1名少将。

1951年7月7日晚,双方谈判代表见面,互换全权代表证书。7月10日上午正式谈判,美方提出,就地停火,仍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中朝方提出,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切外国军队从朝鲜撤离。然而,美方自己提出的“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恢复战前实际控制状态,可他就不愿意交出“三八线”以北占领的一片地区,而且派兵袭击志愿军控制的“三八线”以南一片地区,派飞机袭击我方代表团驻地,以至枪杀我方警察。在我方的抗议和质问下,美方代表拍着桌子叫喊:“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第一轮谈判只好休会。

美军利用谈判时机重新部署,于8月18日发起“夏季攻势”;中朝联军给以强势回击。此时,国际要求停战压力增大,损兵折将的李奇微只好写信给金日成和彭德怀,表示愿意恢复谈判。

9月19日,金日成和彭德怀复函李奇微,同意立即恢复停战谈判。

9月20日,杜鲁门在华盛顿召开记者会,表示美国“愿尽一切努力促使朝鲜冲突获得和平解决”。

谈判刚开始,李奇微就发动了“秋季攻势”,主要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实行轮番轰炸,称为“绞杀战”。谈判中断。中国空军进行反“绞杀战”,高炮部队火力加强,使敌机毁人亡;老天也为难志愿军,大雨山洪把200多座桥梁冲毁。轰炸和山洪吓不倒英雄的军民,中国铁道兵工程兵部队和朝鲜群众联手抢修、新建铁路公路,仅一个月就保障了运输畅通。美军前线指挥官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美军在轰炸交通线的同时,“联合国军”以猛烈的炮火打击一线的中朝联军。志愿军为躲避铺天盖地的炮火,战士们创建了“猫耳洞”,之后扩建成坑道,任凭敌炮火削平山顶,我战士安守洞中,而且敌进攻时又成了击敌工事。

1951年10月25日,美国人只好又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了。美国人一开始又提出要求中朝联军全线后撤36至68公里,即让出1.2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美方“海空优势”的补偿。中朝方作了有力驳斥,并提出就地停火,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把标好的地图展现出来。美方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实际控制线在哪儿!

彭德怀看美方仍无诚意谈判,根据李克农提议,立即派飞机将鸭绿江口外大和岛及周边岛屿上盘踞有1600多人的美韩军事情报据点炸平,后派我方登陆部队占据。同时,志愿军新装备的坦克部队配合炮兵和步兵,竟然在白天向英军1个旅突然发起攻击,打得英军四处逃窜,美军派飞机支援,却遇到志愿军高炮的猛烈炮火还击;当天晚上,志愿军火箭部队发射一条条火龙作火力掩护,坦克、步兵向美军王牌骑1师一个营的阵地发起攻击,很快将这个营全歼;派来救援的坦克与志愿军坦克对战,也只好丢下伤损坦克无功而返。志愿军多兵种联合作战使美军感到震惊。

1951年11月23日,面对中朝联军的节节胜利,美国人不得不接受中朝方提出的原则,达成“以双方部队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协议,之后由双方参谋人员去校正、确定军事分界线。

美军为扩大实际控制面积,不断向北拔点蚕食,战火仍然不断。

1951年12月11日,开始讨论释放战俘问题。本是简单问题美方把它复杂化:首先美方提出要交换战俘名单,后又提出“1对1”交换。中朝方曾俘虏美军7000多人,按老习惯经教育表现好的给以释放,剩3000多人;俘虏的10多万南朝鲜官兵,经教育,大部分转入了人民军,仅剩下7000多人,加上其他国家俘虏,中朝方仅有俘虏11000多人。而美方有俘虏15万多人,其中,中国籍俘虏2万多人。在中朝方的反对下,美方又提出所谓“尊重被俘人员个人意愿,回本国或去他国。”因美国已调台湾军统人员到南朝鲜审志愿军被俘人员,严刑逼他们去台湾;人民军战俘留在南朝鲜。中朝方知敌阴谋,坚决给以揭露。谈判休会。

在谈判期间,美军于1952年1月实施反人类的“细菌战”,向朝鲜北部地区用飞机投下大量的跳蚤、蜘蛛、苍蝇、蚂蚁、蟋蟀、虱子等小昆虫,它们身上分别带有鼠疫、伤寒、霍乱、痢疾、脑膜炎等10余种病菌。这是美军把日本侵华战争时731部队的“细菌战”头子调来南朝鲜用战俘做实验培育的细菌。致使100多名志愿军战士染病,其中36人病亡;朝鲜人染病死亡不计其数。这就是美军在朝鲜实施“生物战”犯下的罪行。

新上任的美军司令克拉克建功心切,进行大规模备战。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决心给他个“下马威”,作迎战部署。克拉克看志愿军已有准备,正在迟疑时,1952年9月18日,中朝联军突然在187公里宽的战线上向“联合国军”的60个目标同时发起进攻,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军工事和指挥所,惊恐的敌军也组织反击,美军把主力集中到抢夺五圣山,仅对山前的上甘岭就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和500余枚炸弹,把山头削低2米,敌军无数次的进攻未果。40多天的上甘岭战役,敌军付出了沉重代价,克拉克不得不承认:“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至此,美军再没有打过如此规模的战争。志愿军涌现了像黄继光和朱有光、王万成(电影王成的原型)等的众多英雄,有381个弹孔的红旗一直屹立山顶。

1952年12月2日,美国新上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飞到南朝鲜,他要实现竞选时承诺:要为“体面的停战协定而努力”。所谓“体面”,就是“全力发动一场进攻。”克拉克马上制订了“8-52作战计划”。但他们发现,中朝联军已建起长达1100公里的钢铁防线,该作战计划未敢实施。但对跟着总统来的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们不好交待,克拉克就选了志愿军一个排驻守的“丁字山”作打击目标,在20多万发(枚)炮弹、炸弹袭击之后,美军1个营向山上进攻,结果被志愿军用手榴弹打下山来,克拉克担心第二个上甘岭再现,只好收手。可遭到观战的国会议员和记者们的臭骂。

1953年4月22日,在克拉克主动建议下,双方先行交换伤病战俘。“联合国军”684名战俘高兴而出,朝中方面6667名(其中志愿军1030名)战俘大多被截去肢体哭喊而归。其余战俘除愿意回国的外,不愿回国的,美方同意中方建议,交由中立国鉴处。

4月26日,休会半年多的谈判恢复,6月25日终于达成全部协议。南朝鲜的李承晚坚决不同意停战协议,撤回南朝鲜谈判代表,组织群众“反妥协游行”,并扬言“要向鸭绿江进军。”李承晚的行动遭到“联合国军”其他国家的反对和舆论的谴责。克拉克曾气愤地说:“让中国人教训一下韩国人吧!”

此时的中朝联军已有180万人。邓华、杨得志同到开城准备签字的彭德怀商量,要打一下李承晚的气焰。经请示毛主席同意,于7月13日夜,1000多门火炮齐射向南朝鲜军4个主力师的阵地,这是抗美援朝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志愿军猛烈冲杀,很快突破伪军防线。12名志愿军侦察员潜入南朝鲜王牌的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搅得天翻地覆。美军不得不出面组织反攻,但均以失败告终。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首席谈判代表在18份协议文本上签字,之后,各自送交金日成、彭德怀和克拉克签字生效。朝鲜战争就此划上句号。但这仅是停战,并未达成美朝“终止敌对状态”的协议,所以开城的谈判仍断断续续进行多年。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体中国人民,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