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作为文学最高桂冠而存在,受到历史的青睐与尊崇,究其根蒂除了它有美体、美言、美韵之外,重要是它千古不衰的警言佳句和悠远高妙的灵魂境界。谁都懂得一首诗的力量,是任何物质所不能企及的。不去引证一首诗词成就一段凄美的爱情,只当年一首《沁园春.雪》贯盖古今、轰动两党朝野,它不仅助推了重庆谈判的成功,更确立了毛泽东的伟人地位。

      而诗词作为心灵的寄托,表情达意,抒怀寄愿,显然成了文人学士的另一种生存手段。对这一种形式笃定不二的则属海外游子的一群,正是故土的远离,才情切心急,“月是故乡明”的感慨由衷而发。奇特的是,往往他们的诗词高人一筹,另有一番风景。

      出自严行慈先生之手的《止间集》就其中典型的代表。

      由此,读严行慈的《止间集》心里便涌动无限感慨和感动。因之,也就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在行走,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显然,这里强调的是灵魂的存在,是经受皮血之苦以后的灵魂洗礼。严行慈先生海外四游,又壮心刨业于异国,无疑,是一个身居身他乡、胸怀华夏的有志之士。他的灵魂游弋,为我们带來了什么呢?一句话,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向上的、不甘于浮华的、醒着的灵魂。

       男儿志在千里,贵在情怀。假若他技压群雄,争得黄金满罐,只为一己之乐也就罢了,显然,严行慈先生不是这样的。他“万里梦中思故土,唐宋风韵枕上来”,决然是国民心之期望也。因此,他以他的全部诗词风貌,赢得了我们的尊重和拥戴。

      我们都说:“诗与远方”。诗或词的去处不是家雀乳燕的呢喃,诗去的地方是鹏举万里的世界。那个远方必然是人类畅想的诺亚方舟,是意志、梦想最后成就的存在,真善美的所在。

      严行慈先生的生活轨迹正是这样的契合,而他的《止间集》恰巧作了完美的印证。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旅行,就是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已的身体到自己的内心。在历史的栈道和瓦砾中,求得一种超然、怡然和警然,让心依然温润如初。我们读王勃游历滕王阁序,他“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博大而雄踞的目光。读杜牧游秦淮河“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家国情怀。宋词人方回过湖口望庐山时,“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江来”则是另一种闲适和自得。与之相比肩而后生輝的恐怕是严行慈先生的诗词了。

     《止间集》禳括洋洋百多首诗词,涉猎谒贤、访学、贺颂、赠和、时节、时弊、齐家、云游、雅聚、时尚、悼挽等内容。可谓诗人所历,琳琅存记。从严行慈先生的设题可以看出他已有的古体诗词的底蕴,当展开一一逐读时,便入佳境。除了承袭优秀的传统形式之外,他最可贵之处是能在普世的价值中,找到自已的视角,实现自己的心灵寄托,去攀爬诗意的巅峰。也就是说,他始终站在游子的山岗上,审视、回望、思索眼前的事物,而背后站立的是伟大的华夏民族和这个民族创建的繁华盛世。

       他由衷的清晰历史的流向与创造历史的人,他们有的作古,但还站在原地瞩目这片土地,而今人正踏着他们的足迹奋力前行,正在谱写旷古绝伦的新的史诗。

        诗人登上深圳的莲花山,站在伟人邓小平的铜像前,激情难捺:“脚下莲花捧邓公,大鵬依训献奇功。梧桐聚满归巢凤,皇岗开光入海龙。革故鼎新四十载,改天换地谢三中。登山万众尊前照,摄进民心伴铸铜。”深沉的思绪伴随字玑句珠的落地,搅动的风声、雪雨,淋漓了诗人也濡染了我们。在台南郑成功庙前,诗人叩首礼拜:“山门吞内海,庙殿镇台澎。御匾延平諡,楹联石井鸣。孤忠争半壁,大义誉全瀛。正朔驱荷寇,英雄万载名。”有谁不为掷地有声的诗句所感动而击掌称快呢?而在伊梨林则徐纪念馆,诗人思潮汹涌:“汉狮一对诉烟殇,壁列殊功表列疆。国教戍人存浩气,皇渠龙口倾私囊。良田万顷留谪史,展馆千文溢耿光。品望百年垂典范,伊犁山水久流芳。”在行走的路上,诗人没忘书坛大儒,同样走近朱熹唱道:“懿竹身绿千岭翠,嘉禾叶黄满坑金。天灯烛会朝龙凤,怎叫朱熹不动心!”

        这就是一位华人游子的诗心所在。

        当然,诗人游历的足迹不仅如此,在《云游篇》中,在其他诸多的篇章中,无论祖国的奇山异水,还是民族风情、友情交谊,都以诗为媒介,抚心倾慕地存照在案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要说的是成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必备的两大要素:即情如火、诗至瑧。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后,支撑诗人前行的这两点很重要。这也是严行慈先生的人品、诗品给我们的最好启迪。有情怀的人,心里总是在燃烧。严行慈先生就是心怀火焰的人。这个“火”可视为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不断追认与确立。他无论身居何地,事务繁简,他都怀着一颗燃烧的心面对,去思索、去品味、去归纳,提纯出动力和营养,不断助推前行的身躯。

       在几千年的诗词基壤上,长成一棵大树,又因独特而屹立,说实话在当下的中国不太容易。严行慈先生正视了现在,同时也正视了自己。他明白了“诗至臻”其中的奥秘,也有了冲刺的准备。他今天诗词呈现的气场和风貌,已回答了我们。

       他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量,量多不一定纯。也不仅仅在于格律韵脚整齐,合韵合律,那只是衣冠的外形,不一定有高远的内涵。当下的他,完全履行了诗歌的根本要义,即诗魂的存在,而诗魂却恰恰存在于“格局”和“意境”两大概念上,存在于语言、意境的提升和锤炼上。

       诗评家谢冕先生在评判当下诗歌时,曾严正地指出:“当下的诗歌〔包括古体诗词〕不是缺少技巧,而是缺少格局和意境。”这是对国内诗坛出现的轻浅、低俗的现象的批驳。由于严行慈先生多年生活在海外,幸免与这种现象遭遇和冲击,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古典诗词特有的风骨和内涵,也正是这种机缘,加上他契而不舍地追求,在他的的作品里,无不有诗词的品格和魂魄。“唐砖宋瓦门楼赤,汉礼华文踏槐黄”“天籁原来林海产,西洋也可弄胡笳”“藏龙棲凤吾微信,倜傥文人卷韵风”……如此佳句迭出,满篇皆是,熠熠生辉。

       严行慈先生的诗词还有一个特色,即“诗随时运著,兴衰大文章”。他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东西南北风。他总是行走在当下时代的链条上,时刻关注风云集会,情系古老的华夏大地,他挂念哺育自己的青山绿水,那里掀动的一波一浪,都能激起心的波澜。

       中国崛起了,国富民强了,世界瞩目了,我们几乎听到了诗人为之欢呼雀跃的心跳,他用诗的火光照亮脚下的足迹。

       港珠澳大桥竣工:“张口珠江水漫天,难炊三岸客家烟。思归浪子心如箭,助力亲娘铁作弦。隧道千筒鑚地遁,车流百里踏波悬。一龙今日腾蓝海,造岛奇功两制连。”全民实现小康、精准脱贫的战歌在诗人笔下缭绕:“衙门征税古逾今,谁见攻坚为脱贫?第一支书千寨立,七品官吏百家蹲。举国出力捉穷鬼,僻壤融资造富神。且看五年风送暖,顽石孵久也发春。”“一带一路”国策更激起诗人的美好遐想:“巨手绘蓝图,奇韬妙略殊。座标唐汉起,万国在中途。”

       至此,一位海外游子的赤诚之心,袒露无余;一位胸怀大义已登上诗坛顶峰的诗人,同样屹立无疑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